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914篇
  免费   5131篇
  国内免费   11219篇
林业   11727篇
农学   14991篇
基础科学   8683篇
  16322篇
综合类   33942篇
农作物   5809篇
水产渔业   3749篇
畜牧兽医   14143篇
园艺   4278篇
植物保护   6620篇
  2024年   255篇
  2023年   1113篇
  2022年   2799篇
  2021年   3952篇
  2020年   3542篇
  2019年   3512篇
  2018年   2449篇
  2017年   3650篇
  2016年   3305篇
  2015年   4680篇
  2014年   4573篇
  2013年   5537篇
  2012年   6804篇
  2011年   7289篇
  2010年   7272篇
  2009年   6630篇
  2008年   6128篇
  2007年   6241篇
  2006年   5926篇
  2005年   5234篇
  2004年   2521篇
  2003年   2371篇
  2002年   2095篇
  2001年   2086篇
  2000年   2218篇
  1999年   2495篇
  1998年   2220篇
  1997年   1959篇
  1996年   1778篇
  1995年   1625篇
  1994年   1434篇
  1993年   1443篇
  1992年   1149篇
  1991年   965篇
  1990年   813篇
  1989年   666篇
  1988年   522篇
  1987年   313篇
  1986年   181篇
  1985年   84篇
  1984年   62篇
  1983年   66篇
  1982年   70篇
  1981年   72篇
  1980年   47篇
  1979年   18篇
  1965年   16篇
  1964年   12篇
  1963年   13篇
  195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优化了S1核酸酶突变检测体系,结果表明(1)扩增法比杂交法产生异源双链DNA更节省时间;(2)PCR产物可以直接作为突变检测的底物;(3)适当降低反应温度、适当增加反应缓冲液中的NaCl浓度、适当缩短反应时间可提高突变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02.
磷对奶牛红细胞膜脂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5例临床上有明显低磷血症的奶牛血清磷、红细胞膜脂质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低磷血症奶牛血清磷、红细胞膜磷脂明显降低;红细胞膜胆固醇及膜胆固醇/磷脂摩尔比值(nch/npl)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牛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清磷与红细胞膜磷脂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917,y=10.852x+3.196,P<0.01);与红细胞膜胆固醇以及nch/npl之间分别呈显著负相关(r=-0.940,y=2.850x-1.072,P<0.01;r=-0.920,y=1.968x-1.401,P<0.01)。此外,红细胞膜微粘度与膜磷脂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954,y=19.122x-4.384,P<0.01),而与膜胆固醇以及nch/npl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88,y=0.927x+0.964,P<0.01;r=0.978,y=-0.293x+1.113,P<0.01)。结果表明,磷是红细胞膜脂质成分改变的先决因素,而后者又是红细胞膜流动性及膜结构、功能发生变化并导致膜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3.
采用沙黄松天然林自由授粉家系7年生树干材积的材料,分析了联合选择遗传增益结构模式。结果表明:亚群体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亚群体内家系间差异不显著;联合选择增益结构模式为亚群体间72.44%、亚群体内家系间3.55%、单株间24.01%。  相似文献   
104.
本试验测定了pH、温度和EDTA对纯化的绵羊的瘤胃微生物胞外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并用一已知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肽段(由15个氨基酸组成)作为底物,进一步测定了蛋白酶的酶切位点。结果表明,(1)纯化蛋白酶的最适pH在6.0~6.5之间,最适温度为40℃左右。(2)不同浓度的EDTA(浓度分别为1,10,25,50,75和100mM)对蛋白酶活性没有影响,因而该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类。(3)纯化蛋白酶是一种内肽酶,其酶切位点在组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亮氨酸—赖氨酸(?)和(或)缬氨酸—赖氨酸(?)相连的肽键。(4)胰蛋白酶和纯化的蛋白酶虽同属丝氨酸蛋白酶类,但前者对底物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后者对底物的专一性不强,这是瘤胃内饲料蛋白质强烈降解的主要原因之  相似文献   
105.
采用分段浸取新工艺是黑荆树皮单宁提取的关键技术。即以平转型连续最提为常压段、以水平渗滤(进、出)垂直釜为加压段,经生产考核,其工艺先进、运行可靠、经济合理、操作简便,产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06.
经方差分析后发现,3个试验点的直干桉、蓝桉无性测定林在1994年7月以前造的,其处理间的生长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直干桉的生长差异比蓝桉更大。将造林时的苗高作协方差分析,用回归系数调整树高后,大部分无性系的树高都超过对照。对无性系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初步结果的分析表明,多数地点、地点x无性系的差异显著。以实测值(并非调整值)为难,选出了材积超过对照25%的直干桉无性系7个,蓝桉无性系6个,最好无性系的材积分别为对照的288%和256%。  相似文献   
107.
将构建的pBST2~6工程菌质粒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BglⅡ酶切,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电洗脱,回收147bp的目的ST1基因。随之将该基因分别重组到能有效表达K99菌毛抗原和LacZ酶的pGK99之K99基因BglⅡ位点和pUC18的BamHI位点中。通过ST1基因探针菌落原位杂交、特定酶切分析及DNA序列分析,筛选并鉴定出了理想重组子,从而构建出了能分别表达ST1融合基因产物的工程菌株pSK219和pXST1。  相似文献   
108.
梁荣  冯斌 《中国兽医学报》1997,17(2):140-144
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系1D10、1G1中得到了3株能稳定分泌抗鸡免疫球蛋白(Ig)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1B7、1D7、3G6。其抗体类和亚类均属IgG2b,腹水的ELISA效价≥1∶25600,琼扩效价为1∶8~1∶16。3株McAb能与鸡血清中的Ig出现沉淀反应,琼扩在24h以内出现清晰的沉淀线,而不能和鸭、鸽、鹌鹑等禽类及异种动物血清出现沉淀线。纯化的鸡IgG、IgM经SDS-PAGE后,分别用纯化并经辣根过氧化物酶(HPR)标记的1B7、1D7、3G6单抗酶结合物进行免疫印迹试验证明,3株单抗识别的均为IgG、IgM分子的轻链  相似文献   
109.
本文描述了(虫齿)科二新种,属(虫齿)目的(虫齿)科。模式标本保存于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10.
用金龟子绿僵菌的液物培养体,提取绿僵菌素。每升培养液得绿僵菌素0.7mg。用绿僵菌素注射青杨天牛幼虫,每克虫体用量10.6μg,3d内死亡率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