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94篇
  免费   1907篇
  国内免费   3283篇
林业   3025篇
农学   3745篇
基础科学   2374篇
  4566篇
综合类   11620篇
农作物   2077篇
水产渔业   1505篇
畜牧兽医   4693篇
园艺   1397篇
植物保护   2082篇
  2024年   141篇
  2023年   506篇
  2022年   1239篇
  2021年   1453篇
  2020年   1406篇
  2019年   1349篇
  2018年   1019篇
  2017年   1389篇
  2016年   1084篇
  2015年   1515篇
  2014年   1487篇
  2013年   1750篇
  2012年   2335篇
  2011年   2366篇
  2010年   2164篇
  2009年   2060篇
  2008年   1922篇
  2007年   1704篇
  2006年   1485篇
  2005年   1329篇
  2004年   736篇
  2003年   629篇
  2002年   651篇
  2001年   570篇
  2000年   622篇
  1999年   643篇
  1998年   478篇
  1997年   424篇
  1996年   398篇
  1995年   346篇
  1994年   368篇
  1993年   306篇
  1992年   243篇
  1991年   214篇
  1990年   184篇
  1989年   176篇
  1988年   100篇
  1987年   82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9篇
  1975年   5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3篇
  195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粉红女士苹果品质特性分析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观察测定了粉红女士苹果成熟采收时和常温贮藏后果实的外观、抗性、果实硬度、总酸、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蒸腾失水率、出汁率、果汁密度以及果汁性状;全面分析评价了该品种的外在、内在、贮藏品质和果汁加工特性。结果表明,粉红女士苹果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耐贮藏的鲜食、果汁加工兼用型苹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2.
阿魏蘑与杏鲍菇高产优质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证明,阿魏蘑和杏鲍菇最佳栽培模式为菌棒半脱袋竖向畦栽半覆土栽培模式;最适环境条件为菇房温度13~20℃,空气相对湿度85%~95%;最佳栽培设施为半地下冬暖式塑料大棚。  相似文献   
103.
 测定了土壤干旱条件下矮生狗牙根、沟叶结缕草和地毯草相对含水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矮生狗牙根的耐旱性较强,沟叶结缕草次之,而地毯草对干旱敏感。干旱胁迫下,地毯草积累脯氨酸最多,沟叶结缕草次之,矮生狗牙根最少,草坪草的脯氨酸的积累与耐旱性呈负相关。地毯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持续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短暂升高后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矮生狗牙根和沟叶结缕草的SOD活性先升后降,CAT和POD活性则维持较高水平,表明草坪草的耐旱性与抗氧化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4.
萝卜离体再生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影响萝卜离体再生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困型材料均以带柄子叶的再生频率最高;不同基因型材料所需的最适激素浓度和配比不同,在一定范围内提高6-BA浓度可促进不定芽的分化;苯基脲类细胞分裂素TDZ与嘌呤型细胞分裂素6-BA和KT相比,对促进萝卜不定芽分化的效果更好;AgNO_3可显著提高不定芽再生频率;NAA诱导生根的效果优于IAA。  相似文献   
105.
疫霉菌对霜脲氰抗性遗传及对霜脲氰和甲霜灵的交互抗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疫霉菌对霜脲氰抗性的产生和遗传,以及疫霉菌对霜脲氰和甲霜灵的交互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苎麻疫霉容易对霜脲氰产生抗药性突变,但抗性在连续3代单游动孢子分离过程中逐渐丧失。大雄疫霉对霜脲氰不易产生抗性突变,恶疫霉、大雄疫霉和苎麻疫霉对甲霜灵和霜脲氰不存在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106.
淡紫拟青霉菌料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后效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淡紫拟青霉不同菌株的培养菌料,施225kg/hm2,对大豆胞囊线虫不但当年有45%~69%的较好防效,而且第2年和第3年仍然有22.5%~37.7%和7.3%~22.9%的后效,即空胞囊和被寄生的胞囊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7.
燕麦枯对环境生物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杂环类内吸性除草剂燕麦枯(difenzoquat)对家蚕,蜜蜂,广赤眼蜂,瓢虫,蚯蚓及土壤微生物种群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该结果表明,燕麦枯在高于使用剂量下对供试的生物种群的没有明显影响,由此推断,在推荐用量下燕麦枯不会造成对田间生物种群的破坏。  相似文献   
108.
作者采用室内外结合的方法,根据台湾稻螟幼虫、蛹、卵的形态特征,制定了台湾稻螟分龄分级标准,并按所测定的相应虫态历期,采用分龄分级法进行了3年的发生期预测验证,平均准确率达96.7%,用于指导大田防治1.93万hm~2,平均防治效果达85.8%。  相似文献   
109.
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遗传力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采用域性状分析法,估算了棉铃虫对氰戊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和溴氟菊酯的抗性现实遗传力,并对3种菊酯的抗性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棉铃虫对氰戊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和溴氟菊酯的抗性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2027、0.1554和0.1084。假设田间种群的抗性现实遗传力为估算值的一半,杀死率为80%,预计抗性增长到10倍时,氰戊菊酯可使用14次,三氟氯氰菊酯可使用19次,溴氟菊酯可使用31次。三氟氯氰菊酯和溴氟菊酯的抗性风险明显低于氰戊菊酯;棉铃虫对含氟菊酯的抗性发展速度明显低于不含氟的菊酯。试验结果为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双季稻区稻水象甲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稻水象甲在浙江双季稻区每年发生2代,以成虫滞育越冬。春季越冬成虫迁入早稻田繁殖,形成1代致害种群;夏季1代成虫生殖滞育,绝大部分个体(95%以上)迁出早稻田行夏蛰并越冬;秋季2代成虫羽化后,大部分迁飞山上草地越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