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48篇
  免费   554篇
  国内免费   893篇
林业   766篇
农学   558篇
基础科学   479篇
  877篇
综合类   4829篇
农作物   704篇
水产渔业   428篇
畜牧兽医   1564篇
园艺   769篇
植物保护   421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444篇
  2021年   423篇
  2020年   412篇
  2019年   389篇
  2018年   273篇
  2017年   457篇
  2016年   352篇
  2015年   447篇
  2014年   467篇
  2013年   611篇
  2012年   820篇
  2011年   907篇
  2010年   901篇
  2009年   803篇
  2008年   787篇
  2007年   789篇
  2006年   568篇
  2005年   420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猕猴作为一种重要的试验动物,肠道寄生虫不但影响猕猴的健康和质量,而且干扰试验结果,甚至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对猕猴肠道常见寄生虫的种类、流行病学、传播方式、治疗手段以及有效管理和防治措施进行了较全面的描述,为开展猕猴的质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2.
成都市典型农家乐植物组成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成都市北湖公园、农科村、三圣乡选取了60个成都市典型农家乐,对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典型农家乐植物群落中应用的乔木种类有56种,灌木种类83种,草本种类有118种,共计257种,分属91科184属。在植物种类组成方面,成都北湖公园的乔木种类所占比例最高,达到22.39%;郫县农科村的灌木种类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达到36.55%;而三圣乡"五朵金花"的草本种类所占的比例最高,达到47.92%。农科村主要树木的平均胸径为13.32±9.07?,平均高度为5.53±2.49 m,在3个地方中均为最高。群落外貌方面,三圣乡"五朵金花"和郫县农科村农家乐以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的混交林为主,针叶林少。成都北湖公园则以常绿阔叶为主,落叶和针叶林少。60个农家乐平均配置乔木5.1±2.47(N=60)种,平均配置灌木8.77±3.41(N=60)种,平均拥有草本11.83±6.75(N=60)种,超过50%的植物种类为三地或两地共有,植物配置呈现明显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63.
干旱是影响宁夏东部沙化区荒漠草地退化的主要自然因素,也是天然草地补播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该地区大面积种植的柠条是土壤覆盖保水的丰富资源,但是缺乏相关研究。选择平坦的、未生长柠条的退化天然补播草地作为研究对象,在临近有柠条生长的草地平茬其柠条枝条用于试验覆盖,研究不同柠条覆盖厚度(TSM0,覆盖0 cm;TSM1,覆盖1 cm;TSM2,覆盖2 cm;TSM3,覆盖3 cm)对该地区荒漠草地0~40 cm土壤水热以及补播牧草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条枝条覆盖显著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并且随着覆盖厚度的增加逐渐增大,但2018和2019年间所有覆盖处理下0~20 cm土壤水分平均值与TSM0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20~40 cm土层,3种柠条枝条覆盖厚度明显较对照提高了土壤水分含量,表现出TSM3>TSM2>TSM1>TSM0的趋势。结果还表明,柠条枝条覆盖还具有降低草地0~10 cm温度的作用,生长季8:00、14:00和18:00的土壤温度总体均随着柠条枝条覆盖厚度的增加出现降低趋势,且2019年土壤温度随着覆盖厚度的增加,变异系数也在减小,依次为4.6%、2.3%、1.7%,表明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变化具有缓冲作用。补播牧草地上生物量亦随着覆盖厚度的增加而增大,蒙古冰草、沙打旺及补播的3种牧草的总生物量均与草地20~40 cm土壤水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本研究表明,柠条枝条覆盖有效地改善了荒漠草地土壤的水热,提高了土壤墒情,为牧草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可为该地区及类似地区退化草地的补播改良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64.
甘肃省高寒草甸植被覆盖度反演及其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甘肃省高寒草甸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9年遥感数据和2014年实测数据,采用经验回归模型法构建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估算模型,并研究了过去20年高寒草甸FVC时空变化规律、稳定性及变化原因,以期为FVC动态监测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6种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ex,VI)中除比值植被指数(ratio vegetation index,RVI)外,其余VI与FVC相关系数均大于0.65(P<0.01);模型精度检验发现高寒草甸FVC最佳反演模型为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二项式模型:y=-0.65x2+1.97x—0.23(R2=0.81,RMSE=7.33);甘肃省高寒草甸FVC呈现南高北低的格局,20年FVC均值处于较高水平,年均FVC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平均增速0.15%·a-1,其中FVC增加的面积占52.76%,稳定的面积占27.58%,下降的面积占19.66%,FVC变异系数小于0.15的面积占86.57%。综上所述,2000—2019年甘肃省高寒草甸FVC整体上呈现增加趋势,并且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65.
为获得营养均衡的调制牛奶,满足人体的多种营养需求,添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设计出一款适用于糖尿病人、亚健康人群、体重管理、皮肤管理等人群饮用的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的牛奶。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静置12 天后,牛奶无显著脂肪上浮,体系稳定性良好;人体GI值试验结果表明,调制牛奶的餐后血糖值上升和下降均较葡萄糖餐后血糖值平稳,有较好稳定餐后血糖的效果,表明开发的调制牛奶为低GI食品(GI值=22.86)。人体饱腹感试验结果显示,和普通纯牛奶对比,调制牛奶具有显著提高饱腹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6.
杂交构树叶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和优化杂交构树叶多酚的提取工艺,本试验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方法,以构树叶多酚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4个因素对构树叶多酚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借助响应面法设计4因素3水平的试验方案,对构树叶多酚提取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最终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并进行3次平行验证;以维生素C为对照,通过测定构树叶多酚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评价构树叶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4个因素对构树叶多酚得率的影响顺序依次为:乙醇浓度(B) > 液料比(A) > 超声温度(D) > 超声时间(C),响应面分析结果显示:两两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但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在液料比为70:1、乙醇浓度为60%、超声时间为50 min、超声温度50 ℃的条件下,构树叶多酚的得率最大,为13.62 mg/g,与响应面法的预测值接近;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构树叶多酚可以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并且在高浓度情况下可以达到与维生素C相当的水平。综上,试验建立的构树叶多酚提取工艺准确、可行,同时证明构树叶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该结果可为构树叶多酚的生物活性研究以及构树叶的药用价值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为了掌握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马鹿(Cervus elaphus)的种群数量和种群结构,维护内蒙古贺兰山的生态平衡。于2017年11—12月,2018年4—6月、11—12月,2019年4—6月,在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利用样线法对保护区内的马鹿进行调查,采用Distance R进行数据分析,估测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并对种群结构进行探讨。研究发现,马鹿在2018年冬季种群数量最高约为2452(1678—3578)只,种群密度为3.705(2.539—5.048)只/km2,遇见率为1.943只/km。遇见率年际间变化不明显(F=0.12,P=0.986);混合群出现的次数最高,雄性群出现的次数最低,不同集群类型在不同季节的差异极显著(P<0.001);群大小在不同季节的差异不显著(P=0.132);雌雄比在不同季节中没有太大变化。  相似文献   
68.
为了探析引起地温空调井抽回灌效果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单相关系数分析、主成分绝对得分的源解析模型、拟合度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影响单井回灌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井径、滤水管孔隙率及抽回灌井数比与单井回灌效率的相关性和拟合度较好,故将井径、滤水管孔隙率及抽回灌井数比作为影响单井回灌效率的关键因子,同时分析了单井回灌效率与关键因子的之间的拟合方程及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得到了单井回灌效率与关键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69.
不同灌溉方式下冬小麦穗部性状与产量关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以豫麦6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常规灌溉和一体化垄作沟灌的冬小麦产量与穗部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同常规灌溉方式相比,一体化垄作沟灌方式下,冬小麦的穗粒数、籽粒质量及产量分别增加了5.5356%、7.5489%、7.7454%,但穗数减少了0.4302%。常规灌溉和一体化垄作沟灌方式下,产量与穗数、穗粒数以及籽粒质量均正相关,但一体化垄作沟灌方式下的相关系数较常规灌溉方式大。一体化垄作灌溉有利于改善农田小气候、发挥作物的边行优势和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70.
The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mRNA expression pattern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5 (IGFBP-5) gene in different tissues of Kazakh and Yanqi horses.The expression of IGFBP-5 gene in different tissues of heart,liver,spleen,lung,kidney,small intestine,large intestine,cecum,intercostal muscles,longissimus dorsi muscles,brachialis muscle and gluteus in two horses were detected by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compared the mRNA expression in the same tissues of two breed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IGFBP-5 in longissimus dorsi muscle and brachialis muscle of two breed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tissues including heart,liver,spleen,lung,kidney,small intestine,large intestine and cecum (P<0.05),and was the lowest in large intestine.The expression of IGFBP-5 in kidney,small intestine,large intestine,cecum,longissimus dorsi muscle and brachialis muscles of Yanqi horse were higher than in the same part of Kazakh horse,and among those in longissimus dorsi muscle and large intestine of Yanqi horse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he same part of Kazakh horse (P<0.01),and in small intestine and cecum of Yanqi hors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he same part of Kazakh horse (P<0.05).The test was for further researching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of IGFBP-5 gene,and it coul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genetic improvement of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horse in our coun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