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7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47篇
林业   54篇
农学   66篇
基础科学   60篇
  167篇
综合类   590篇
农作物   104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326篇
园艺   75篇
植物保护   7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商业秘密作为一种有竞争力的无形财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99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将部分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从民事侵权行为上升为刑事犯罪行为即是明注.  相似文献   
142.
143.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桃花粉萌发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花粉离体液体培养法研究了6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毛桃(Amygdalus persica Linn.var.scleropersica(Reich.)YüetLu)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GA3能促进毛桃花粉的萌发,超过一定浓度时起抑制作用,并且随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而其最适浓度是100 mg/L;NAA对毛桃花粉萌发呈现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ABA对毛桃花粉萌发的抑制作用也是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强;6-BA促进花粉萌发的浓度范围是12.5~25 mg/L,而其最适浓度为12.5 mg/L,超过25mg/L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TRIA促进毛桃花粉萌发的最适浓度为1 mg/L,超过该浓度花粉萌发率呈下降趋势;水杨酸促进萌发浓度为0.002~0.008 mmol/L,而最适浓度为0.002 mmol/L,当浓度超过该范围时,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44.
以番茄品种中杂9号(晚熟品种)和中杂109(早熟品种)为试材,研究了珍珠岩+蛭石和草炭+蛭石(体积比均为2∶1)2种基质及其结合浇灌营养液对番茄穴盘幼苗生长发育、根际EC值和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基质草炭+蛭石相比,珍珠岩+蛭石营养条件较差,不利于番茄穴盘幼苗的生长。而珍珠岩+蛭石+营养液(ZZS)条件下培育的中杂109番茄穴盘幼苗壮苗指数(0.044 4)、G值(0.026 6)、花蕾长度(0.94cm)、叶片叶绿素含量(1.303mg/g),分别高出草炭+蛭石+营养液(CZS)培育的穴盘幼苗33.7%、35.0%、9.3%、2.0%,根际EC值(0.45mS/cm)和pH值(7.10)亦适合番茄幼苗生长。ZZS比CZS更有利于增加中杂9号和中杂109番茄幼苗的株高和茎粗。因此,以珍珠岩+蛭石(2∶1)基质配比结合浇灌营养液更有利于培育番茄穴盘壮苗。  相似文献   
145.
【目的】研究不同薄膜和太阳能保温技术在草莓高架栽培中的保温效果,并与地面高垄栽培相比较,寻找最佳的保温组合,为草莓高架式栽培在我国的推广奠定基础。【方法】以优良草莓品种“红颜”为试材,以地面高垄栽培为对照(CK),对高架栽培设5个薄膜保温处理(无薄膜帘披垂(CK1),外帘黑色薄膜、无内帘(T1),外帘白色薄膜、无内帘(T2),外帘白色薄膜、内帘黑色薄膜(T3),外帘黑色薄膜、内帘白色薄膜(T4)),对其中保温效果最好的处理进行太阳能热水保温(T5),测定不同处理不同时间点(06:00开始,每隔3 h测定1次,连续测定3 d)的基质和土壤下0.05,0.10,0.15和0.20 m的温度及各处理的室内温度(CK、CK1的温室内温度,T1~T4的帘内温度),并测定各处理果实的单果质量、最大单果重量、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结果】各薄膜保温处理在09:00-18:00的保温效果差异较小,但在保温要求较高的21:00-次日06:00,各处理的保温效果差异较大,其中T3处理不同深度的基质温度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基质的平均温度为18.4 ℃,室内平均温度为17.4 ℃。在对温度要求较高的18:00-次日06:00,T5处理不同深度的基质温度及室内温度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二者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T3、T5 处理的草莓果实经济性状均显著高于CK。【结论】T3处理(外帘白色薄膜、内帘黑色薄膜)对冬季草莓高架栽培的保温效果最佳;冬季低温期,利用滴管输送太阳能热水对基质増温效果明显。采取披垂薄膜帘和输送太阳能热水这2种措施能解决冬季草莓高架栽培中的保温问题,可以确保草莓在寒冷的冬季能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6.
采用人工催产和干法授精技术,在ZOOM645S解剖镜下对花(Hemibarbus maculatus)(♀)×唇(H.labeo)(♂)杂交子一代(F1)胚胎发育过程中各发育时期的发育时序和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受精卵为强黏性卵,卵径为1.60~1.80 mm。在孵化水温为(20±1)℃条件下,受精后1 h胚盘隆起;1 h20 min进入卵裂期;6 h 20 min进入桑椹期;8 h 20 min进入囊胚期;13 h 10 min进入原肠期;16 h 20min进入神经胚期;受精后18 h进入胚孔封闭期;21 h 30 min进入肌节出现期;27 h 20 min进入眼基出现期;28 h 40 min进入眼囊期;30 h 40 min进入尾芽期;32 h 30 min进入晶体出现期;34 h 40 min进入肌肉效应期;36 h 40 min进入耳石出现期;44 h进入心跳期;53 h 40 min进入眼色素形成期;60 h 40min进入血液循环期;68 h 30 min后开始出膜。杂交F1胚胎发育时序及形态特征均偏向母本花。  相似文献   
147.
复合乳酸菌制剂青贮玉米秸秆对优质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玉米秸秆添加复合乳酸菌制剂青贮对优质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6月龄、初始体重95.50(±7.55)kg、遗传背景相近的优质肉牛(日本和牛x海南黄牛)12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饲喂添加不同剂量复合乳酸菌制剂青贮的鲜食玉米秸秆,即对照组(0 g/t)、试验Ⅰ组(10 g/t)、试验Ⅱ组(20g/t)和试验Ⅲ组(40 g/t).试验为期30 d.结果表明,试验Ⅱ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料重比则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Ⅱ组饲料增重成本最低,而毛利润最高,尽管各组之间未达到显著差异的水平.综合认为,20g/t添加水平为最佳,建议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8.
[目的]探讨磷化氢对水稻种子萌发过程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模拟研究环境中高浓度磷化氢对水稻种子萌发过程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水稻土中磷循环过程中磷化氢对水稻生长的初期环境生态效应。[结果]环境中磷化氢的存在导致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分别下降11.11%、19.71%;同时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减少至94.3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减少92.61%,丙二醛(MDA)含量最大增长29.11%。说明水稻种子在高浓度磷化氢影响下下,发芽力及生长状况都受到了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为自然界中磷化氢对水稻种子萌发过程影响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9.
栽培亚麻×野生亚麻种间杂交种的真实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证明亚麻种间杂交种的真实性,对前人开发的14对SSR引物进行了再次筛选,对栽培种亚麻与多年生宿根型野生亚麻的种间杂交种和亲本之间的亲子关系进行鉴定。结果显示,7对引物能很好地标记出双亲,并成功标记出了1份杂交种与亲本之间存在亲子关系,鉴定了种间杂交种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50.
应用多个抗原袁位预测软件对微小隐孢子虫CP15、P23和CP15/60三个子孢子表面抗原的氨基酸序列进行T细胞袁位预测及分析,从中选取了三个抗原表位富集的基因片段,利用重叠延伸PCR(gene splicing by overlapping extension PCR,SOE PCR)将该三个基因片段串联在一起,各基因片段之间以柔性氨基酸(GGGGS)碱基序列链接,得到的拼接片段命名为CpTm.将目的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上,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CpTm,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成功地构建了CpTm串联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以可溶形式高效表达,质谱分析表明重组表达蛋白包含了上述三个抗原的氨基酸序列.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该重组蛋白能被牛抗微小隐孢子虫阳性血清及隐孢子虫鼠基因型CP15、P23、CP15/60基因重组表达蛋白免疫兔血清识别,制备的抗血清能被重组蛋白特异性识别,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为多表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