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48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4篇
  48篇
综合类   167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185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黑龙江省30份主栽水稻品种或品系为试材,在孕穗期设置17℃冷水灌溉处理(20d),以常规栽培管理为对照,分析冷水胁迫对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水胁迫导致所有试材每穴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下降,并根据相对结实率将试材耐冷性分为1、3、5、7和9级,以7和9级最多,1级最少,分别占总材料的30%和10%。在冷水处理下,全部材料抽穗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及比例、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粒叶比、收获指数、叶面积指数、剑叶叶基角、剑叶和倒2叶与倒3叶披垂度均下降,但高效叶面积率增加。相关分析表明,冷水处理的相对结实率与收获指数(r=0.96**)、产量(r=0.91**)、粒叶比(r=0.84**)和干物质积累量(r=0.48**)的冷水反应指数(CRI)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群体生长率(r=0.44*)、净同化率(r=0.44*)和干物质积累比例(r=0.43*)的CRI显著正相关。综上,孕穗期冷水胁迫对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在品种间存在很大差异,在冷水胁迫下耐冷性极强品种(系)干物质积累量及比例、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粒叶比和收获指数对冷水反应迟钝,这是耐冷性极强品种(系)保持较高产量的重要形态特征和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82.
土壤水分是地表水文过程研究的一个重要参数,是众多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科学判定土壤水分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特性,对在蒙古高原地区开展干旱监测预警,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AMSR-2观测亮温、SPOT-NDVI数据,利用微波辐射传输模型及粗糙地表发射率Qp模型,构建适合蒙古高原的土壤水分反演方程,同时将模型应用于2013年蒙古高原植被生长期土壤水分反演。在此基础上,结合TRMM 3B43降雨量及气象站点气温数据,探讨了蒙古高原土壤水分对气象因子及植被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1)构建的蒙古高原表层土壤水分反演模型精度较高,土壤水分反演值与实测值的判定系数为0.680 6,均方根误差(RMSE)达0.031 6 cm3·cm-3,反演结果明显优于JAXA提供的AMSR-2土壤水分产品数据(RMSE=0.044 1 cm3·cm-3)。2)TRMM 3B43降雨数据与实测降雨量线性拟合,其判定系数为0.859 8,直线拟合斜率K=0.941 5,在数值上较站点实测值略微偏低,表明TRMM 3B43数据精度较高,在蒙古高原具有很好的适用性。3)蒙古高原植被生长期土壤水分、植被指数及降水量在空间格局上均表现出由北向南、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少的趋势。干旱区,土壤水分对气温变化最敏感,二者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其次为降水和植被;半干旱区,植被是影响土壤水分的关键因子,而气温与降水对土壤水分影响呈现出季节性变化;半湿润区3个因子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程度表现为植被降水气温。总之,利用土壤水分对气象因子和植被的响应特性,可以采取适当措施降低蒙古高原灾害发生风险,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3.
近年来由于漆酶在生物漂白和农作物秸秆利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漆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然而,自然界漆酶的产量和酶活较低,难以适应工业化生产需求。此外,漆酶的产酶效率低,成本高。实现漆酶的异源高效表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内外已有多种来源的漆酶基因被成功克隆,并在不同的宿主细胞中实现异源表达,但迄今为止漆酶基因异源表达结果仍然不理想,离真正实现漆酶的高效表达还有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84.
基于SPI指数的近50a内蒙古地区干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近50a逐月降水资料,以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作为干旱指标,详细全面地分析了内蒙古东中西部年际干旱强度、干旱覆盖范围和干旱频率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近50a来,内蒙古东部和中部总体干旱强度增加但不显著,西部总体干旱强度减弱但不显著.从干旱覆盖范围来看,西部呈略微减少趋势,中部增加但不显著,而东部呈显著增加趋势,且中部和西部以全域性干旱为主,东部以区域性干旱为主.从干旱频率上看,东中西部空间差异性明显.东部轻旱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包括海拉尔市东北部、兴安盟、通辽市西部以及赤峰市东部,中旱在大部分地区发生的频率都较高,重旱在海拉尔市局部地区发生的频率较高;中部地区锡林郭勒盟轻旱、中旱和重旱发生的频率都较高;西部大部分地区轻旱发生的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85.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对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实现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86.
以水稻品种空育131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研究日式钵育秧盘对寒地水稻植株形态特征和产量形成因子的影响,以探明其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应用日式钵育秧盘是通过增加每穴穗数、每穗着粒数和千粒重来提高产量。并在抽穗期,增加了LAI、有效叶面积率和叶片长、宽等指标促进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87.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未发酵豆、发酵豆和焙烤豆的香气成分,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可可豆香气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未发酵豆、发酵豆和焙烤豆香气差异明显。从未发酵豆和发酵豆中分别鉴定出30和62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醇类、酮类、烯烃类和醛类,发酵后可可豆香气物质增多。在105、125、145 ℃下焙烤的未发酵豆和发酵豆分别鉴定出47、59、84和71、68、83种,主要为醇类、酯类、醛类、烯烃和吡嗪类,低温焙烤和高温焙烤的可可豆香气差异明显;酮类集中于未发酵低温焙烤区,酸类、酯类和醇类偏向于发酵低温焙烤区,呋喃类和吡嗪类等杂环类化合物指向高温焙烤区。这些香气成分的差异,形成不同处理可可豆之间的风味差异,可可豆香气成分的主成分分析可以作为可可豆不同处理潜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8.
本文以研究范围内有代表性的 1 3个气象台站自 1 470年至 2 0 0 0年旱涝等级资料为基础 ,采用平均旱涝等级值和旱涝灾害指数作为旱涝灾害的指标 ,较确切地反映出该研究范围内各年旱涝灾害轻重的程度 ;凭籍 L epage检验、功率谱等方法 ,对近 5 30年的不同时间尺度的阶段性、周期性和突变特点进行了分析 ;引进均生函数累加延拓的时序建模方案 ,对该区的旱涝灾害序列有很好的拟合和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89.
Objective   To determine a reference range for serum cobalamin concentration in healthy cats in Australia using a 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 and to prospectively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hypocobalaminaemia in cats with non-alimentary tract disease.
Design   Prospective study measuring serum cobalamin concentrations in clinically healthy cats and cats with non-alimentary tract illness.
Procedure   Blood was collected from 50 clinically healthy cats that were owned by staff and associates of Veterinary Specialist Services or were owned animals presented to Creek Road Cat Clinic for routine vaccination. Blood was collected from 47 cats with non-alimentary tract illness presented at either clinic. Serum cobalamin concentration was determined for each group using a 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
Results   A reference range for Australian cats calculated using the central 95th percentile in the 50 clinically healthy cats was 345 to 3668 pg/mL. Median serum cobalamin concentration in 47 cats with non-alimentary tract illness (1186 pg/mL; range 117–3480)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o the median serum cobalamin of the 50 healthy cats (1213 pg/mL, range 311–3688). Using the calculated reference range one sick cat with non-alimentary tract illness had a markedly low serum cobalamin concentration.
Conclusion   Although hypocobalaminaemia is uncommon in sick cats with non-alimentary tract illness in Australia, its occurrence in this study warrants further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90.
斯氏副柔线虫rDNA-ITS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PCR方法以保守引物NC5、NC13、NC13r和NC2扩增从内蒙古地区骆驼皱胃分离的3条斯氏副柔线虫(Parabronema skrjabini)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1(ITS1)、5.8S序列和内转录间隔区2(ITS2)。将PCR扩增出的片段纯化后克隆至pGM-T载体,用PCR技术及酶切鉴定阳性菌落,对阳性菌落质粒DNA进行测序。结果表明线虫1(P.sk1)扩增的ITS片段大小为837 bp,包含部分的18S、28S及全部的ITS1(298 bp)、5.8S(157 bp)及ITS2(281 bp)序列;线虫2(P.sk2)扩增的ITS1片段大小为372 bp,包含部分的18S、5.8S及全部的ITS1(296 bp);线虫3(P.sk3)扩增的ITS2片段大小为484 bp,包含部分的5.8S、28S及全部的ITS2(284 bp)序列。同其它属线虫同源性比较ITS2序列同源性在30.2%-60.1%。本研究系首次报道骆驼斯氏副柔线虫的ITS序列,为斯氏副柔线虫分子生物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