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3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2篇
  7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促成栽培条件下,以3a生葡萄为材料,进行遮阴对采后树体养分积累期间环境与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遮阴处理均显著降低温室内环境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强度,使叶片的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由双峰曲线转变为单峰,30%遮阴叶片光饱和点最高,补偿点最低,其架面上部叶片暗呼吸速率最低、表观量子产额最高。遮阴显著提高葡萄叶片对弱光的利用率。说明在外界光照强度大于多数品种光饱和点经验值或气温较高时,对温室进行适当遮阴(本研究30%或50%遮阴较适宜)对改善葡萄生长环境条件、扩大葡萄叶片光能利用区间和提高光能利用率有帮助,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  相似文献   
42.
采用麻茎解剖学方法估测头麻92个,二、三麻各45个苧麻基因资源(品种)的单株纤维产量和品质,结果如下:(1)与产量和支数有关的7个解剖因子均有显著的季别间和品种间差异。(2)产量估测值的品种间变化,头麻为1.62~4.60g/株,二麻为1.34~4.50g/株,三麻为1.49~5.93g/株,其中达县84号,贵州青园麻和汉寿肉麻等品种,3季麻平均估测值>3.8g/株;二、三麻估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4**和0.590**。(3)不同品种纤维支数估测值。头、二、三麻分别为1625~2916支,1229~2174支和1214~2091支,其中浏阳鸡骨白、邵阳黄皮种、乐昌青皮苧、遵义团蔸麻、平乐黄金麻等品种3季麻平均估测支数接近或超过2000支;二、三麻估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858**和0.893**。  相似文献   
43.
【目的】比较分析10个酿酒葡萄品种(系)果实成熟期可溶性糖组分和含量,研究新疆酿酒葡萄糖类物质积累特性,为资源特性评价及糖品质调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赤霞珠、赤霞珠5、赤霞珠6、赤霞珠9、梅鹿辄、梅鹿辄4、品丽珠、霞多丽、威代尔和雷司令等10个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其果实成熟期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分析各糖类物质组分所占可溶性总糖的比例及各品种(系)的可溶性糖含量特性。【结果】10个品种(系)成熟时以葡萄糖和果糖积累为主,蔗糖积累为辅,且果糖略高于葡萄糖,其中果糖占总糖的比例最高为51.23%,葡萄糖占总糖的比例最高为49.02%,蔗糖占总糖的比例最高仅2.91%。10个酿酒葡萄品种(系)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以赤霞珠5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它品种,较含量最低的威代尔高了29.21%。赤霞珠5的可溶性固形物较威代尔高了30.59%。聚类分析将10个酿酒葡萄品种划分为 3 个类群。第1类群葡萄品种有赤霞珠9、梅鹿辄4、赤霞珠、梅鹿辄,各糖类物质含量均适中;第2类群葡萄品种为霞多丽、威代尔、雷司令,各糖类物质含量均偏低;第3类群葡萄品种有赤霞珠6、品丽珠、赤霞珠5,各糖组分关系较近,糖类物质含量均较高。【结论】筛选出高糖型品种(系)为赤霞珠5,低糖型品种为威代尔。  相似文献   
44.
本文在实验室和工厂进行猪皮酶法脱毛的试验,结果表明,“东一号”剑麻蛋白酶对猪皮脱毛效果好,皮革成品质量高,为龙舌兰麻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5.
考查和测绘了秦陵铜车马及在兵马俑坑出土的构件,在史料分析及实物考证的基础上,研究了秦代工程技术语言产生的条件,探讨了以文字式、平面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实物或模型式以及多面图形等五种秦代工程技术语言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46.
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引起的黄萎病是一种传播迅速且为害广泛的土传维管束真菌病害。大丽轮枝菌分泌的水解酶在侵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大丽轮枝菌果胶裂解酶包括PL1、PL3、PL4、PL9和PL11 5个家族,其中PL1家族成员数目最多,但对该家族的致病功能还未见系统研究。本研究明确大丽轮枝菌PL1家族共包含17个成员,且多数成员在侵染早期上调表达,其中VdPL1-4和VdPL1-8在侵染早期强烈诱导表达。挑选VdPL1-4构建缺失突变体,发现VdPL1-4缺失后菌株对棉花的致病力显著下降,对复杂碳源(果胶、羧甲基纤维素、淀粉)的利用能力受限,该基因回补后菌株的毒力和碳源利用能力均得以恢复。信号肽介导的分泌活性验证表明VdPL1-4为分泌蛋白。以上研究表明,VdPL1-4是重要毒力因子,研究结果为后续系统解析果胶裂解酶在病原致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在相同条件下,对C_2植物中的9种双子叶植物和3种单子叶植物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测定。K_m(CO_2)(K_c)和K_m(O_2)(K_(?))的变化范围分别为7.3~30μmol/L和300~1000μmol/L。变异系数分别为52%和38%。K_c值的变异明显高于K_o值。V_(max)(CO_2)(V_c)和V_(max)(O_2)(V_(?))分别为50~1500和16~500n mol/mg酶蛋白·min,变异系数相应为97%和87%。专一性因子的变化相对较小,为78~121,变异系数为15%。说明在C_3植物中,Rubisoo动力学特性的差异主要反应在V_(max)值上,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的动力学特性变化大于核酮糖-1,5-二磷酸加氧酶(Rubiso)。随着物种的进化,K_c、K_o值明显降低,而V_c、V_o值显著增加,致使Rubisco活性显著提高。Rubisco的羧化/加氧比也依物种的进化而上升。K_c与K_o、V_c与V_o之间具有显著的同步变化趋势,相关系数均超过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8.
姚明岐 《油气储运》1994,13(3):27-29
介绍了秦京线输油管道概况及输油泵机组的配置情况,指出秦京线技术改造应从改进工艺流程、增强输油泵性能、提高管道水力运行效率等方面着手。结合每台输油泵机组的性能,提出了优化组合的总体原则:①优先选用高效泵;②充分发挥调速设备的作用;③对DKS型输油泵采用进口调节阀调节。给出了秦京线输油泵机组优化组合的三种运行方式,对每种运行方式的全线启泵台数、日输油量及单位耗电量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指出输油量的大小  相似文献   
49.
测定了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内18种常见植物叶片的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发现鸡蛋花,白兰花,鸡蛋果,羊蹄甲和象草叶片的酶活性较高,以每g鲜重计大于400单位。经过热处理,硫酸铵沉淀和DEAE-纤维素柱层析等步骤,部分提纯了象草叶片超氧化歧化酶,并研究了部分性质。  相似文献   
50.
番麻蛋白酶活性中心基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引起酶变性的条件下,用半胱氨酸(Cys)专一性化学修饰试剂碘乙酸、对氯汞苯甲酸(?)(CMB),5,5′-二硫双硝基苯甲酸(DTNB)对酶分子进行化学修饰后,酶活性显著下降。发现酶的失活程度与修饰剂浓度间存在着化学计量关系,同时底物(酪蛋白)对酶活性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说明被修饰的部位(Cya残基)是酶的活性中心基团。Cys对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同时,(?)CMB、DTNB、碘乙酸对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CMB抑制或O_2氧化而失活的酶溶液,又可被Cys重新激活,而恢复其活力,进一步证明其活性中心存在着Cys残基。以上事实均与典型的植物巯基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一致,说明番麻蛋白酶是一种巯基蛋白醇,其活性中心存在着Cy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