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3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148篇
林业   245篇
农学   239篇
基础科学   101篇
  322篇
综合类   575篇
农作物   73篇
水产渔业   106篇
畜牧兽医   379篇
园艺   146篇
植物保护   18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高等植物体内γ—氨基丁酸代谢的酶学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高等植物体内γ-氨基丁酸代谢的酶学研究进展,特别是参与酶谷氨酸脱羧酶、γ-氨基丁酸转氨酶和琥珀酸半醛脱氨酶的分布、分离提纯和酶的性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62.
环境消毒是控制家蚕传染性蚕病的有效手段。薰烟消毒剂“薰消灵”为新一代氯醛复合消毒剂,对感染家蚕的病毒、细菌和真菌性病原体均有强烈的杀灭作用,且对家蚕生长发育及茧质无不良影响,是一种高效、广谱、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理想蚕用消毒剂。  相似文献   
63.
直穗稻松粳3号高产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发根力、茎叶特性、干物质积累速率和若干穗部性状等方面初步提示了松粳3号的超高产特性,以期有助于当前超高产育种工作中高产类型的选择。  相似文献   
64.
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Hartigi)在黑龙江省鸡西地区1年1代。8月中旬以茧内老熟幼虫在枯枝落吉层3-5cm表土层下越冬。翌年6月初开始化蛹,7月中旬为盛期,8月上旬结束。6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7月中旬为盛期,8月中旬结束。成虫于6月下旬产卵,7月中旬为盛期,8月中旬结束,卵期平均6d。卵于7月上旬开始孵化,7月下旬为盛期。幼虫其5龄,雌雄比20:1,该虫6%的  相似文献   
65.
水、陆稻根部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选用来自日本、中国华北、东北、西北等地的粳型水稻品种8个和陆稻品种7个,在大田旱种和雾培条件下测其根系性状和叶片水势等。结果表明,在2种栽培条件下水、陆稻的根长、根数、根基粗、根中粗和根体积等性状相关显著;水、陆稻不同的品种间根系性状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陆稻品种的根比水稻品种的长、根的基部粗。陆稻品种的叶 片水势比水稻高,并且与根长、根基粗相关显著;水陆稻幼苗4叶期根基粗和灌浆期的根基粗相关极显著。因此水、陆稻苗期根基粗可以作苗期初步鉴定抗旱性的一种指标。  相似文献   
66.
矿质营养与植物病害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矿质营养不仅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还以多种方式直接划间接地影响植物的感病和抗病性。因此研究矿质营养与植物病害的关系、作用机理,对利用矿质养分,通过合理施肥减少植物病害的发生,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从而作为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的补充,既减少农药用量、环境污染,又提高作物的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有关工作。  相似文献   
67.
 Two kinds of bamboo vinegar from madake bamboo (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and moso bamboo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were prepared to analyze their components by gas chromatography (GC). The original vinegar, distilled vinegar, ether-extracted vinegar, and three fractions including acidic, neutral, and phenolic fractions separated from ether-extracted vinegar were diluted with distilled water 102 to 107 times. These diluted vinegar solution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bamboo vinegar on the germination and radicle growth of seed plants. High concentrations of all kinds of treated bamboo vinegars (e.g., 102 of original vinegar and 103 of ether-extracted vinegar) showed strong inhibition against germination of the seeds. However, an appropriate dilution of bamboo vinegar showed an obvious promotional effect on germination and radicle growth for the four kinds of tested seeds (lettuce, watercress, honewort, chrysanthemum). Received: December, 12, 2001 / Accepted: July 29, 2002 RID="*" ID="*" Part of this paper was presented at the 51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Japan Wood Research Society, Tokyo, April 2001  相似文献   
68.
为揭示玉米穗期高温胁迫对子粒灌浆生理及产量的影响,以耐热型玉米品种郑单958和热敏感型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第9片叶完全展开至抽雄期高温对玉米子粒灌浆特性、淀粉合成酶活性、激素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穗期高温处理,郑单958和先玉335的产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1.14%和25.40%;2个品种的粒重和灌浆前期的灌浆速率降低,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延迟,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生长量减小,活跃灌浆期延长;灌浆前期子粒淀粉合成酶活性降低;高温对先玉335的影响明显高于对郑单958。高温处理后,2个品种子粒中的生长素、玉米素核苷和赤霉素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均表现为灌浆初期降低,灌浆后期升高,脱落酸含量表现则相反。  相似文献   
69.
黄河未来输沙量态势及其适用性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索黄河输沙预测的新思路,预估黄河未来输沙态势与输沙量水平,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规划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现状,采用单累积曲线法、滑动平均及频率分析方法,分析1950—2019年黄河主要来沙区间的实测输沙量变化特征及其未来态势。[结果] 1950—2019年黄河输沙量呈现阶梯式减少。1950—2019年黄河中游各站累积实测输沙量随时间的变化可用“左半抛物线”表征。黄河输沙量自1997年以来已进入相对稳定态势,目前已达企稳状态;黄河潼关站未来年输沙量在90%频率下为1.00×108 t左右,在10%频率下为5.00×108 t左右,未来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40×108 t。[结论] 为了维持黄河输沙量低稳状态,提升水土保持措施质量与标准,补齐“后水土保持”短板,构建完善的水沙关系调控体系,维持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平衡,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70.
大叶黄杨尺蠖是绿篱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在吴江地区大叶黄杨尺蠖1年发生3~4代,以2代幼虫危害最为严重。4.5%高绿宝EC 3 000倍液和1.1%绿浪EC 1 000倍液药后9 d防效为100%,55%杀苏DP 1 000倍液防效为9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