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9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林业   164篇
农学   93篇
基础科学   108篇
  114篇
综合类   1071篇
农作物   89篇
水产渔业   144篇
畜牧兽医   217篇
园艺   183篇
植物保护   6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为了掌握高砷煤矿周边旱作农田重金属污染状况,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地积累指数法对高砷煤矿周边旱作土壤重金属(As、Cd、Hg、Cu、Zn)进行污染风险评价,并采用富集系数法、目标危害商数法和致癌风险指数法对农作物和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均值为2.12,属中度污染水平;土壤中As、Cd、Hg、Zn、Cu的含量均值分别为全国土壤背景值的7.91、2.57、5.26、1.53、3.44倍;As和Hg的污染等级高且范围广,Cu污染等级低但污染范围广,Cd的污染等级较低且范围较小,Zn基本无污染。富集系数法评价结果显示,作物对5种重金属的吸收能力表现为Cd>Zn>Cu>Hg>As。农作物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5种农作物的健康风险主要为非致癌风险,As是可食用农作物(除玉米外)的主要致癌风险因子和非致癌风险因子,Cd是烟草的主要致癌风险因子和非致癌风险因子。食用本地农作物对人体造成的健康风险依次为As>Cd>Hg>Cu>Zn。研究表明:研究区域土壤处于中度污染水平,As的风险较高;可食农作物中重...  相似文献   
82.
在江河中下游,堤防是保证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最后一道防线,确保堤防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结了江河中下游堤防决口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分析了堤防决口产生的机理,结合工程整险实践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原则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3.
【目的】分析旱坡地宿根甘蔗生长、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对生物炭的响应,揭示生物炭改良宿根甘蔗土壤的微生态机制,为缓解甘蔗连作障碍、宿根蔗病害及生物炭在甘蔗栽培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旱坡地宿根甘蔗(种植第4年,1年新植3年宿根)为试验材料,设2个处理:不施用生物炭对照(CK)和施用生物炭处理(3 t/ha),分析生物炭对宿根甘蔗土壤养分、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和甘蔗生长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施用生物炭可显著增加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P<0.05,下同),显著提高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施用生物炭还可改变土壤细菌和真菌分类单元(OTUs)总数,对土壤中各优势细菌门、细菌属相对丰度影响不大,但降低了真菌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及淀粉藻(Amyloflagellula)和镰刀菌属(Fusarium)相对丰度,增加了接合菌门(Zygomycota)及毛壳菌属(Chaetomium)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的相对丰度。在甘蔗生长方面,施用生物炭可显著降低甘蔗梢腐病发病率,使甘蔗产量显著提高5.2%。【结论】施用生物炭可改良甘蔗土壤,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强宿根甘蔗抗梢腐病能力,提高旱坡地宿根甘蔗第4年产量。  相似文献   
84.
除草剂咪唑烟酸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经过瓶培养法富集培养,从长期使用咪唑烟酸的非耕地土壤中,分离出两株该除草剂的高效降解菌ZJX-5和ZJX-9,经VITEK-AMS细菌自动鉴定仪对上述两菌株分别进行鉴定为:ZJX-5为荧光假单胞菌Ⅱ型(pseudomonasfluorescenesbiotypeⅡ);ZJX-9为腊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当原始浓度为100mg·L-1时,其在5d内的降解率分别可达89.40%和95.56%,并研究了单一菌株和混合菌株对咪唑烟酸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混合菌的降解能力明显优于单一菌株,尤其在咪唑烟酸浓度较高时,混合菌在降解率及耐性方面均比单一菌株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5.
以6个家系的仿栗为试验材料,通过动态监测4种光合特征参数,对不同家系间仿栗的光合特性进行比较研究,为优良家系的选择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仿栗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叶绿素总量(Ct)、叶绿素a/b值(Ca/Cb)在家系间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净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胞间CO2浓度Ci与净光合速率Pn呈显著负相关;仿栗光合特性在家系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综合各方因素,3号家系为所选家系中的最优家系。  相似文献   
86.
基于双重降维的森林景观格局综合评价模型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建立浦北县森林景观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Fragstats软件计算出各镇森林景观格局指数,采用相关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29个指数先后进行了降维,从而建立森林景观格局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景观异质性特征因子、景观结构特征因子、景观形状特征因子、景观破碎化特征因子等4个公共因子可表达29个景观格局指数的主要信息。(2)综合得分值较高的景观具有如下特征:景观类型丰富,异质性高,则有利于物种生存;形状较为复杂,则边缘效应有利于物质能量交换;破碎化程度低,则人类干扰强度低。建立的森林景观格局综合评价模型评价效果好,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87.
测定了安徽省安庆市9个主栽蓝莓品种的感官品质、营养成分和加工品质,采取聚类分析法评价蓝莓品种的综合品质。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蓝莓的品质存在明显差异,单果密度、还原糖、总酸差异较大。巴尔德温单果密度最大,达到9.0 g/cm^3;夏普蓝的总糖、总酸、蛋白质、电导率和出汁率最高,分别为11.26%、10.4%、1.32%、1.69μS/cm和70.2%。9个品种经聚类分析可划分为4类,第1类夏普蓝,第2类顶峰,第3类奥尼尔、园蓝和独秀8号,第4类巴尔德温、杰兔、粉蓝和灿烂。  相似文献   
88.
为了创新花药培养方法,并用于筛选出再生频率较高的辣椒品种,通过改进花蕾灭菌和花药接种方式,以及向NTH培养基中添加抑菌剂,建立了1种辣椒花药开放式培养的方法,具体内容为:对剥去3/4花萼的花蕾灭菌时更易杀死花蕾表面细菌和内生菌;徒手挤压花药降低了对花药的伤害,且花蕾接种速度为镊子夹取处理的2.18倍;添加25 mg/L的氨苄青霉素和25 mg/L的两性霉素B可使花药染菌率降低至1.42%;简化了培养环节,可用于大规模胚状体诱导和双单倍体植株的获得。同时,比较了23个辣椒品种的花药培养效果,筛选到了3个再生频率高的辣椒品种,分别为博辣红牛、H15和辣八螺丝王。  相似文献   
89.
以三角枫插穗为试材,采用不同种类、浓度的生长素进行处理,分别于春夏秋3个季节进行扦插繁殖试验,并以夏插生根插穗的韧皮部为材料,研究三角枫扦插生根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清水浸泡)比,用100mg·L~(-1) NAA+100mg·L~(-1) IBA浸泡插穗3h生根率最高(77%),生根指数为34.28cm;在插穗生根过程中,该处理与对照插穗韧皮部营养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趋势相似,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为"下降-上升-下降-上升-下降"、可溶性淀粉含量为"下降-上升-下降-上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为"上升-下降-上升";100mg·L~(-1)NAA+100mg·L~(-1) IBA浸泡插穗3h明显提高了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促进了可溶性淀粉含量的降解转化;在缩短不定根发生周期方面,生长素处理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90.
以牛耳朵为试材,泥炭、蛭石、珍珠岩、河沙、炉渣为栽培基质材料,选用HoaglandArnon全营养液浇灌,进行无土栽培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研究了22种基质配方对牛耳朵生长及开花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牛耳朵生长的无土栽培基质。结果表明:牛耳朵无土栽培基质以处理T21(泥炭+蛭石+珍珠岩=1∶1∶1)最佳,其次为处理T12(河沙)、T20(泥炭+蛭石+珍珠岩=3∶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