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5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299篇
林业   236篇
农学   155篇
基础科学   132篇
  300篇
综合类   1551篇
农作物   189篇
水产渔业   129篇
畜牧兽医   563篇
园艺   244篇
植物保护   17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基于PLC的养殖场氨气生物氧化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畜禽养殖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不断提高,养殖场氨气排放控制日益受到关注。养殖场氨气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一方面与SO_2和NO_x结合生成大气二次颗粒物,降低大气能见度。另一方面铵的沉降还可造成土壤酸化及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根据生物法原理,设计了基于PLC控制的养殖场氨气生物氧化装置,实现了p H值控制、风机的启停控制、生物反应器中各环境参数的实时测量、环境参数曲线的实时显示和监测数据的自动存储等功能。设计后在北京某猪场进行了中试装置的示范搭建,运行结果表明:该装置对氨气去除率达到90%,具有运行稳定可靠、运行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72.
针对传统水位测量方法的局限性以及传统水位测量仪器的误差,设计一种新型的基于K波段雷达的非接触式水位计.本系统利用雷达测距效应,得到水位与高频波发射接收时差之间线性关系.系统从硬件层面和软件层面分别进行模块化设计,并且提出若干增强系统可靠性减少系统缺陷的方法.最终制作了该水位计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测试,设备运行良好,实验结果和理论基本一致.说明该水位计具有良好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73.
棉花调亏灌溉的生态生理效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人工控制试验条件下 ,采用子母盆栽土培法 ,以棉花为试验材料进行了调亏灌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棉花调亏灌溉是可行的 ,可以实现节水、高产和高效的目标。适时适度的水分调亏显著抑制蒸腾速率 ,而光合速率下降不明显 ,复水后光合速率又具有超补偿效应 ,光合产物具有超补偿积累 ,且有利于向棉铃运转与分配 ;抑制营养生长 ,促进生殖生长。棉花调亏灌溉的适宜指标是 :苗期轻、中度调亏 ,0~ 40 cm土层湿度控制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6 0 %或 5 0 %;蕾期轻度调亏 ,0~ 40 cm土层湿度控制下限为 6 0 %;花铃期不宜调亏 ,应保证充足供水 ,0~ 40 cm土层湿度应不低于 75 %;吐絮期可中度调亏 ,0~ 40 cm土层湿度可控制在 5 0 %~ 5 5 %。  相似文献   
74.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植物群落演替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34  
研究了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人工重建过程中土壤物理性质,结果表明:随着人工云杉林龄的增加,土壤表层粉粒、粘粒、物理性粘粒、团聚度和结构系数降低,砂粒含量增高,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及总孔隙和毛管孔隙在人工云杉林演替过程中表现出"U"型变化,即人工云杉从幼林向成熟林演替阶段,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及总孔隙和毛管孔隙则减少,在40年生云杉林达最低值之后,随着云杉自疏而有上升的趋势,毛管持水量是决定林地土壤自然含水量的主要因子。为了加速该区域植被恢复和重建过程,建议营造针阔混交林和对人工成熟林和过熟林进行间伐抚育,增加物种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物理环境。  相似文献   
75.
采用室内培养和化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几种有机酸对石灰性潮土无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石灰性潮土中磷素主要以有效性很低的磷酸盐(Ca10-P等)形式存在,而有效性较高的磷酸盐(Ca8-P等)含量较少,Ca2-P就更少。2)不同磷源施入土壤后,无机磷总量相应增加。磷酸二氢钾与磷酸二钙主要向Ca8-P、Al-P等有效性相对较差的磷素形态转化,磷酸八钙、氟磷灰石、磷酸铁、磷酸铝等有效性较差的磷源,在较短的时期内主要以自身的形态存在。3)施加各种有机酸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中Fe-P、Al-P和Ca10-P含量,增加Ca2-P、Ca8-P和O-P含量,总的趋势是促进土壤中植物难以利用的无机磷形态向植物可以利用的形态转化。这种促进能力因有机酸种类和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其作用大小顺序为草酸柠檬酸酒石酸。  相似文献   
76.
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在农产品品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的现代分析技术,已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文章对近红外光谱分析的技术原理、技术方法、技术特点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在农产品品质分析中的应用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7.
四川盆地紫色土N,P损失载体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已引起国内外广泛重视。利用人工降雨装置模拟3种不同强度的降雨,采用模拟径流小区研究了雨强及耕作措施对紫色土N,P损失量及载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耕作方式相同时,雨强越大,地表径流量越大,地下径流量减少,总径流量增加,不利于土壤保蓄雨水和含水量的提高。在相同雨强条件下,平作的地表径流量最大,土壤侵蚀也最剧烈。横坡垄作在中小雨强条件下控制地表径流和侵蚀的效果非常明显,但在大雨强条件下,控制径流和泥沙的效果减弱;横坡垄作有增加地下径流和N流失量的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有约1%的化肥N(速效N)被雨水淋洗出土体并排放到环境中;而速效P的流失量只占化肥P的3/10000~10/10000,流失量很微小。紫色土坡耕地P流失载体是泥沙,流失量更易受雨强的影响,要控制P流失,首先应防止土壤侵蚀;横坡垄作能有效控制土壤侵蚀,因此,也能较好控制P流失。紫色土坡耕地N流失载体在雨强较小时是径流,径流中又以壤中流为主,要控制N流失,首先必须控制壤中流;传统横坡垄作会加大壤中流量,也就加大了N流失。全面控制紫色土的N,P损失,必须采用控蚀耕作、增厚土层、提升土壤有机质等措施。  相似文献   
78.
通过对2005年我国草业科学5种主要期刊发表的714篇论文的7482条文后参考文献的类型、语种、时间分布等的统计分析,勾画出我国草业科技人员文献情报需求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79.
以凤尾兰(YuccagloriosaLinnaeus)的茎尖、幼嫩茎段及嫩叶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以嫩叶为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由茎段诱导的愈伤组织继代增殖最好,由茎尖诱导的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表现最佳。筛选出最佳初代培养基MS 6-BA3.0mg/L NAA0.2mg/L;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MS 6-BA8.0mg/L NAA0.1mg/L;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 6-BA5.0mg/L KT1.0mg/L;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 6-BA4.0mg/L NAA0.05mg/L 椰子水100mL/L;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0.2mg/L。  相似文献   
80.
健康种苗技术在果蔗优质高产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果蔗栽培中使用脱毒健康种苗是发挥果蔗高产优质潜力的关键技术之一.脱毒健康种苗可采用种茎热水处理、茎尖培养的方法获得,但后者脱毒更彻底,生产效率更高.脱毒健康种苗在果蔗高产栽培中的应用技术包括:选地整地,合理密植,蔗种消毒处理,适时播种,加强苗期、分蘖期、伸长期的管理以及适时砍收与留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