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2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335篇
林业   268篇
农学   171篇
基础科学   135篇
  427篇
综合类   2017篇
农作物   204篇
水产渔业   136篇
畜牧兽医   728篇
园艺   294篇
植物保护   19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342篇
  2011年   369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中国发展无公害蔬菜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的高速发展,引起了农产品与农业环境污染等问题,特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近年农业部提出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蔬菜质量安全有了大的提高,但是,还存在法律法规不完整、生产规模小、市场体系尚未健全、标示不明显和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等问题.为了加速无公害蔬菜发展,需要有必要的政府行为做保证,采取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健全市场体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82.
宁南山区土壤酶活性特征及其与肥力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黄土丘陵区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因子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与全N、速效磷、速效钾等密切相关,同时与土壤几种酶活性有较好的相关性。土壤酶活性依赖于有机质,当有机质含量增加时,酶积极参与其转化分解过程,活性提高。脲酶、蔗糖酶活性与土壤N、P、K含量关系最大,土壤速效钾与蔗糖酶活性关系最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肥力因子对脲酶活性的直接作用顺序为有机质>速效钾>速效氮>阳离子交换量>全N>速效磷>物理性黏粒>土壤pH。有机质是影响土壤脲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的主要因素,速效钾是影响蔗糖酶活性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3.
水产种质资源地理信息系统是为了实现水产种质资源数据共享而开发的一个C/S模式共享平台。采用VB+MapX的二次开发方式,实现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互相查询、数据管理以及报表输出等功能,另外还绘制了水产物种地理的分布图和水系分布图。  相似文献   
84.
土壤酶素有生物催化剂之称[1-2],既参与包括土壤生物化学过程在内的自然界物质循环,又是植物营养元素的活性库[3-4].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状况的关系历来为各国学者所关注[5-8],应用通径分析研究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性质的关系也有一些报道[9-10].  相似文献   
85.
湖北白猪胃蛋白酶原A基因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ebank公布的J04601猪胃蛋白酶原A序列,进行了引物的设计和筛选,通过RT-PCR获得了湖北白猪的胃蛋白酶原A的cDNA序列全长,共1 227 bp(已提交Genebank,登录号EF108301),其具有一个长度为1 158 bp的读码框,编码385个氨基酸,其中包含15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成熟的胃蛋白酶原A由37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与J04601比较,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9.3%和98.7%.经PredictProtein分析表明,核苷酸和氨基酸的改变没有造成蛋白质二级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并对胃蛋白酶原A基因密码子使用频率和mRNA的二级结构进行了分析,为其载体和宿主的选择以及基因的改造奠定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86.
外来入侵杂草——假臭草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Grisebach)King et Robinson]属于菊科(Compositae/Asteraceae)植物,原产南美,现入侵亚洲和大洋州等地,入侵各种生境后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其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属于区域性恶性杂草。本文介绍和评述了假臭草的植物学特征及分布、主要危害、研究现状、管理对策和防除措施等,并建议积极开展假臭草入侵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87.
拔节期灌水对冬小麦根重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盆栽的方法,在土壤养分一致的条件下,测定了15个冬小麦品种拔节期灌水与不灌水(对照)的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结果表明:冬小麦有效穗数、生物产量以及籽粒产量的形成与拔节期的水分状况有密切关系;地下部的根干重与地上部的生物产量、地上部的生物产量与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程度与拔节期灌水与否有关;地上部生物产量与千粒重虽也呈正相关,但相关性大小与拔节期的水分条件关系不密切。拔节期灌水处理与不灌水(对照)冬小麦的地上部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和千粒重的差值,与冬小麦自身的抗旱指数呈反相关。  相似文献   
88.
研究不同优化施肥模式对温州蜜柑产量、品质及树体生长的影响,为实现温州蜜柑高产优质提供技术指导。以温州蜜柑田间试验为基础,设置4个处理:FM处理(农户习惯施肥)、OF处理(FM+有机肥)、OPT处理(氮、磷、钾优化+有机肥)、COF处理(OPT+钙、镁)。3种优化施肥模式均可促进温州蜜柑的生长,施用有机肥短期效果不明显,优化氮、磷、钾并施用有机肥可以显著地促进树体后期的生长。优化氮、磷、钾并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再补充钙、镁元素效果最佳,相较于农户习惯施肥,显著提高了春梢各生长指标;叶片SPAD值和矿质养分含量均显著提高;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单果重、挂果数和产量分别显著提高了9.69%、8.66%、6.68%、4.74%、11.76%;果实还原糖、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和可食率分别显著提高了55.67%、21.45%、8.21%、27.12%、2.48%。综合优化养分管理可以平衡树体养分,激发树体产量潜力并提高品质。  相似文献   
89.
通过对坝上盐碱地枸杞人工林现存生物量的研究,结果估算出当前枸杞现存生物量为25.199 t/hm2。地上部分为13.129 t/hm2,其中枝干的生物量10.265 t/hm2,叶的生物量2.873 t/hm2。地下部分为12.070 t/hm2,且87.4%的根分布于地面下0~100 cm。适当密植有利于生物量的积累,同时可以改良土壤结构。  相似文献   
90.
尿素及其衍生物与磷脂之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差示扫描量热和LB膜研究了尿素及其衍生物与磷脂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尿素及其衍生物都可以稳定层状液晶相,而且都可以和磷脂直接作用.尿素是通过形成氢键与磷脂头基作用,而DMU和TMU是通过插入磷脂双分子膜的界面部分与磷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