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27篇
  免费   413篇
  国内免费   579篇
林业   527篇
农学   334篇
基础科学   309篇
  591篇
综合类   3359篇
农作物   478篇
水产渔业   304篇
畜牧兽医   997篇
园艺   503篇
植物保护   317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323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304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349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304篇
  2014年   336篇
  2013年   428篇
  2012年   569篇
  2011年   564篇
  2010年   531篇
  2009年   500篇
  2008年   473篇
  2007年   458篇
  2006年   395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探讨夏训对优秀运动员铁调素等铁营养状况以及IL-6的影响。方法:广东省优秀皮划艇运动员26人(男15人,女11人)参加测试,调查夏训前和夏训后血红蛋白、铁调素、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血清铁蛋白、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log铁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以及白介素6变化情况。结果:夏训后,男运动员组铁调素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极显著上升(P<0.01)、血清铁蛋白极显著下降(P<0.01),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log铁蛋白显著上升(P<0.05),总铁结合力显著下降(P<0.05),白介素6极显著上升(P<0.01)。女运动员组血红蛋白显著降低(P<0.05),铁调素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极显著上升(P<0.01),血清铁蛋白极显著下降(P<0.01),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log铁蛋白极显著上升(P<0.01),白介素6极显著上升(P<0.01)。结论:夏训可引起运动员炎症因子升高、铁调素升高,导致功能铁不足;铁调素介导的铁代谢紊乱可能是运动性低血色素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2.
为了提高肇实种植产量和质量,推动传统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结合肇实生产实际,在多年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从肇实生产栽培的地域环境、耕地条件和用种的选择到种子处理、催芽、播种及各生育期的田间管理、收获方法和病、虫、螺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肇实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3.
34.
为研究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稻鸭共作模式下成都麻鸭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体况健康的15日龄成都麻鸭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4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2、3组在基础饲粮中按照质量比分别添加0.5%(低剂量组)、1%(中剂量组)、2%(高剂量组)的复方中草药,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1)试验1、2、3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提高2.19%、4.34%、4.98%(P<0.05);试验2、3组的料重比分别较对照组降低3.37%、3.63%(P<0.05);(2)试验2组和3组的总蛋白(TP)分别较对照组提高4.20%、6.08%(P<0.05);试验2组和3组的尿素氮(BUN)分别较对照组降低12.72%、16.36%(P<0.05);试验2组和3组的谷草转氨酶(ALT)分别较对照组降低15.84%、19.22%(P<0.05);试验3组的谷丙转氨酶(AST)较对照组降低19.34%(P<0.05);(3)试验2组和3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5.80%、20.00%(P<0.05);试验3组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较对照组提高22.37%(P<0.05);(4)三个试验组的IgA、IgM、IgG、IFN-γ、IL-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对照组提高10.06%(P<0.05),试验2组和3的组溶菌酶(LZM)分别较对照组提高6.79%、5.66%(P<0.05)。综上,中草药添加剂能有效提高稻鸭共作模式下成都麻鸭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免疫指标,本试验条件下,最佳饲喂剂量为1%。  相似文献   
35.
七星关区现推脱毒马铃薯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恒新  邱维元  徐明珍 《种子》2014,(4):107+109
马铃薯是粮、饲、菜兼用作物,也是毕节市主栽夏收作物之一,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产品深加工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马铃薯价值逐渐被重视。为了改变毕节市马铃薯耕作管理粗放,生产技术落后,品种单一、退化、单产低的现状,配合2010~2011年度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实施,特设立脱毒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以期从中筛选出适宜毕节市气候条件种植的脱毒马铃薯新品种,为毕节市大面积生产优质马铃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6.
采用《中国药典》氮测定法测定鹿哈胶囊中总氮量,以总氮量作为制剂中的质量控制指标。鹿哈胶囊总氮量在24.98mg~29.89mg显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8.26%,RSD 1.06%。该方法适于鹿哈胶囊的总氮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7.
基于溯源技术的蔬菜基地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蔬菜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其质量安全问题关系着国计民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当前我国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十分广泛和严重,问题蔬菜的来源去向不明、责任不清,企业对蔬菜种植基地的管理缺乏有效的信息管理手段,消费者对购买蔬菜缺乏有效可靠的信息获取途径。因此,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构建了一个基于溯源技术的蔬菜基地管理系统,详细介绍了蔬菜溯源码的设计、系统的开发环境、业务流程与主要功能,并重点阐述以规程控制为农业生产指导的蔬菜安全管理模式。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实现了"问题蔬菜"的企业内部溯源,以及消费者通过手机查询蔬菜溯源信息,为蔬菜企业提供了对基地种植进行质量管理的信息化工具,为政府提供了一种溯源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8.
为了探讨大豆活性肽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及氧化应激参数的影响,试验选取仔猪48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用大豆活性肽替代2%豆粕的日粮。结果:添加2%大豆活性肽,20 d时,显著提高了仔猪粗脂肪、粗蛋白的消化率(P<0.05);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略高于对照组;50 d时,大豆活性肽显著提高了仔猪干物质、粗灰分、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的消化率(P<0.05),而且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T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全程试验组日增重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料重比、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然而对尿素氮(BUN)和甘油三脂(TG)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9.
大豆胞囊线虫(soybean cyst nematode,SCN)严重危害世界大豆生产,Rhg4(resistance to Heterodera glycines 4)是控制大豆SCN抗性的2个主效位点之一。本研究针对Rhg4(Gm SHMT)上的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位点开发了快速、经济、简便易行的CAPS(Rhg4-389)和d CAPS标记(Rhg4-1165),并用开发的2个标记鉴定了以大豆胞囊线虫应用核心种质为主的193份代表性抗感种质。结果表明,Rhg4-389和Rhg4-1165位点间存在显著连锁不平衡(P=0.0001,r2=0.87),可形成4种单倍型。Rhg4-389-G/Rhg4-1165-T和Rhg4-389-C/Rhg4-1165-A为优势单倍型,稀有单倍型Rhg4-389-G/Rhg4-1165-A和Rhg4-389-C/Rhg4-1165-T是在中国抗源中新发现的单倍型。结合193份种质对SCN 3号小种抗性鉴定分析发现,Rhg4-389-G和Rhg4-1165-T主要存在于抗病种质,它们形成的单倍型对抗病种质鉴定效率可达94.1%。本研究开发了可用于辅助大豆SCN抗性鉴定且方便育种家利用的CAPS/d CAPS标记,且用其摸清了应用核心种质等重要抗源在Rhg4位点的"本底",为育种家有效利用这些优异抗源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40.
邱双月  李金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181-7183
利用未确知有理数方法进行农业投资方案决策,在理论上可行,所得结果是可信的。该方法可用于多层次决策,步骤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