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20篇
  免费   1330篇
  国内免费   2386篇
林业   1452篇
农学   1642篇
基础科学   1142篇
  2506篇
综合类   10306篇
农作物   1680篇
水产渔业   1022篇
畜牧兽医   3612篇
园艺   1445篇
植物保护   1129篇
  2024年   130篇
  2023年   463篇
  2022年   1021篇
  2021年   1164篇
  2020年   1006篇
  2019年   1042篇
  2018年   675篇
  2017年   1116篇
  2016年   830篇
  2015年   1134篇
  2014年   1098篇
  2013年   1266篇
  2012年   1887篇
  2011年   1865篇
  2010年   1774篇
  2009年   1518篇
  2008年   1579篇
  2007年   1383篇
  2006年   1097篇
  2005年   921篇
  2004年   560篇
  2003年   354篇
  2002年   389篇
  2001年   363篇
  2000年   356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8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茯苓液体培养条件研究及其营养浓缩液的相关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表明,液体培养条件下,茯苓经0~48h的适应期,48~144h的增殖期后进入稳定期,发酵液pH骤降。经检测,发酵液中含有包括十六烷酸和十八烷酸在内的有机酸;发酵罐培养120h,生物量≥30g/l00mL(鲜重)。茯苓营养浓缩液多糖含量≥5.0mg/mL,氨基酸含量≥480mg/100mL。动物实验证明,茯苓营养浓缩液具有显著的抗疲劳和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其重金属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2.
为了进一步提高梯棱羊肚菌黑色素的提取率及溶解性,本试验采用单因素、Plackett-Burman试验、响应面试验对纤维素酶-超声波协同提取梯棱羊肚菌黑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通过赖氨酸修饰,并对修饰前后的梯棱羊肚菌黑色素进行结构表征、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NaOH浓度为1.54 mol/L,纤维素酶添加量为20 mg/g,纤维素酶酶解时间为78.6 min,料液比为1:30,酶解温度为40 ℃,超声时间为80 min条件下提取的梯棱羊肚菌黑色素最优。未修饰的梯棱羊肚菌黑色素不溶于水,色价值为480.24,修饰后的黑色素溶解度为1 016 g/L,色价值为1 771.18,比未修饰的黑色素在溶解性、色价值方面均有所提高。此外,在不同的温度、光照、pH条件下,修饰前后的梯棱羊肚菌黑色素均比较稳定。以上研究结果为梯棱羊肚菌黑色素的高效提取及其产品的开发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3.
农业生态系统是个“灰箱”.我们运用模糊数学的关联度分析,尝试对这类灰色系统的投入进行技术调控,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农田子系统投入的化肥(尤其是N化肥)、粪肥和还田秸秆进行技术调控的实例证明;它可以作为能、物流分析的辅助手段,互相取长补短.通过关联序分析和关联系数分析,来调整系统的投入结构和投入技艺(时、空、量级及方式的选择).本文提出了应用关联度分析的基本程序和要领以及“贡献曲线”、“潜力曲线”等概念.  相似文献   
44.
王娟  王倩  陈清 《中国蔬菜》2005,(B10):32-35
结球莴苣烧边病是生理性病害,严重影响其品质,制约生产。国内外多数研究者认为钙缺乏导致结球莴苣烧边病的发生,但是现在许多研究表明其他因素也能导致烧边病的出现,例如环境因素、生长速率、内源激素等,所以研究烧边病发生的机制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是防御结球莴苣烧边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5.
黄瓜抗霜霉病异源易位系CT201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曹清河  陈劲枫  钱春桃 《园艺学报》2005,32(6):1098-1101
 将栽培黄瓜‘北京截头’ (Cucumis sativus L. , 2n = 14) 与Cucum is属双二倍体新种C. hytivus (2n = 38) 回交, 随后自交。通过霜霉病田间接种试验筛选, 从中发现抗霜霉病单株HH12825。将HH12825与C. hytivus的原始亲本‘北京截头’和野生种C. hystrix进行农艺性状对比观察, 发现此单株在叶面积、节长、果长×果径等方面介于栽培黄瓜和野生种之间, 在侧枝数、果刺颜色等方面偏向野生种。观察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 发现其PMC中期Ⅰ多价体频率(56% ±8% ) 和后期Ⅰ二价体分离滞后率(72% ±5% ) 都较高, 具有染色体易位的细胞学特征。进一步利用RAPD分子标记分析, 结果在40个随机引物中找到了两个引物( E219: ACGGCGTATG和A I220: CCTGTTCCCT) 能够在HH12825中重复地扩增出原始亲本野生种C. hystrix特异DNA片断, 从分子水平上证明了其为黄瓜异源易位系, 并把此易位系命名为CT201。  相似文献   
46.
五种农药对真姬菇菌丝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乙草胺等5种常用农药对真姬菇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通过将供试农药按一定浓度梯度加入到PDA培养基中,接种真姬菇茵块,测量茵落的直径,计算出茵丝平均生长速度。并借助统计软件SPSS分析了五种常用农药对真姬菇茵丝生长速度的影响,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原材料中的农药残留对真姬菇茵丝生长的影响以及在栽培过程中真姬菇子实体对农药残留的富集或弱化规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7.
AIM: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brain ischemia injury o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nestin expression in cortex and subependymal zone (SEZ).METHODS:Using a local brain ischemia model(MCAO), BrdU positive cells of cortex and subependymal zone (SEZ), also nestin positive cells, were observ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RESULTS:BrdU and nestin positive cells in SEZ of MCAO rats were obviously increased. In cortex, only nestin positive cells were observed.CONCLUSION:Neural stem cells in SEZ and cortex were activated after brain ischemia, it may be related with neural recovery after brain ischemia injury.  相似文献   
48.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水文效应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12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 4条源流出山口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 2 2 4 .9× 10 8m3 (195 7~ 2 0 0 1年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 ,塔里木河流域山区气候出现变暖增湿的趋势 ,2 0世纪 90年代径流量达 2 4 1.9× 10 8m3 ,增幅 7.6 %。由于源流区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影响 ,使得补给塔里木河干流的水量不断减少 ,水文条件改变 ,造成干流上、中游段耗水严重 ,导致下游生态与环境急剧退化。自 2 0 0 0年以来 ,实施的从开都河—博斯腾湖向下游绿色走廊应急输水 ,已使下游生态环境开始恢复生机。  相似文献   
49.
晚稻稻瘟病BP神经网络分区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浙江省19个县1988~1999年晚稻稻瘟病发病与有关环境因子的关系,筛选了8个气象因子用于晚稻稻瘟病发生程度长期预报。根据各预报因子与稻瘟病发病程度相关性,采用邻接二维图论聚类分析法,将19个点(县)划分为4个生态区。每个生态区内运用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模型,并进行拟合和试报。1997~1999年试报验证,在划分稻瘟病生态区的基础上,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稻瘟病进行长期预测预报是可行的,3年试报成功率分别是78.95%、84.21%和78.95%。文中还对该方法与过去常用的预报方法的试报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50.
晋南冬麦区大麦黄矮病毒流行株系监测及防治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5年(1996~2000年)采集晋南冬麦区小麦黄矮病标样,采用生物学和血清学(酶联免疫吸附法)相结合的诊断方法对该地区的大麦黄矮病毒流行株系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该小麦黄矮病流行区近五年以GAV株系为主流株系,兼有少量GPV、PAV和混合株系存在。同时对小麦抗黄矮病新品种“临抗1号”进行了GPV和GAV两种株系的抗性测定,明确了该品种兼抗GPV和GAV两种株系。根据小麦黄矮病发生现状,提出了一套以选育推广抗耐病品种为主,以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当地小麦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