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63篇
  免费   727篇
  国内免费   1198篇
林业   719篇
农学   670篇
基础科学   494篇
  1112篇
综合类   5473篇
农作物   816篇
水产渔业   390篇
畜牧兽医   2001篇
园艺   819篇
植物保护   594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46篇
  2022年   574篇
  2021年   560篇
  2020年   515篇
  2019年   487篇
  2018年   412篇
  2017年   605篇
  2016年   378篇
  2015年   545篇
  2014年   566篇
  2013年   710篇
  2012年   987篇
  2011年   967篇
  2010年   895篇
  2009年   761篇
  2008年   833篇
  2007年   787篇
  2006年   586篇
  2005年   485篇
  2004年   290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基于特征LED光源的苹果多品质参数无损检测装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对优质果品的快速无损筛选,设计了便携式苹果多品质一体化无损检测装置。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平台,获取苹果样本的漫反射光谱信息,采用随机蛙跳算法提取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果肉硬度的特征波长,优选出3个参数的10个共享特征波长。在此基础上,采用特征窄带LED光源与光电二极管相结合的检测方式,设计了漫反射检测光路、窄带LED环形光源、检测探头及控制电路等硬件系统。选取144个苹果样本,通过检测装置获取漫反射特征电压强度,由传感器感光系数计算出对应的光强,建立了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果肉硬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 812 9、0. 807 3和0. 773 6,均方根误差为0. 603 6°Brix、0. 063 6%和1. 732 5 N。基于QT和Python3开发工具,采用Python语言开发了装置的实时控制与分析软件,植入苹果多品质参数预测模型,实现了多品质参数的同时检测与分析。为测试该装置的检测精度和稳定性,另选取46个样本,每个样本重复检测8次,预测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果肉硬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809 6、0. 796 2和0. 758 9,均方根误差0. 697 3°Brix、0. 070 3%和1. 832 3 N,装置重复采样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0. 010 6、0. 011 6和0. 006 2。结果表明:基于多特征窄带LED光源研发的低成本、便携式无损检测装置可实现对苹果多品质参数的实时无损检测,可满足农户田间生产及电商销售优质果筛选要求。  相似文献   
992.
针对南方山区丘陵地带地形复杂、传统农田运输车辆通过性不足的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具有仿生液压驱动摆臂机构的八轮无人机动平台,其车体姿态可通过四摆臂协同动作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形式地面障碍。越障性能是制约平台通过性的根本因素,建立了无人平台姿态规划模型和关键越障过程动力学模型,得到无人平台在典型垂直障碍的越障性能。为验证理论分析,在ADAMS建立了二次开发仿真平台,并进行了样机动力性试验。研究表明,八轮四摆臂无人机动平台可攀爬高度为轮胎直径1. 13倍的垂直障碍,具有良好的复杂地面环境通过能力,可满足丘陵地带农用运输车辆在复杂农田地形的行走需求。  相似文献   
993.
根据铜藻转录组测序数据来进行微卫星标记的发掘,共获得2 800个微卫星位点。二碱基重复出现的次数最多,占32.82%,其次是三碱基重复,占25.21%;在所有重复单元类型中,AC/GT出现频率最高,占9.18%;重复序列的长度则主要集中在12~20 bp,占72.79%;重复次数主要集中在5~10次,占74.14%。随机选取74对引物进行验证,最终获得18个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对31株铜藻个体进行检测和评价,共扩增得到43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39,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91,平均观测杂合度(H_o)为0.318,平均期望杂合度(H_e)为0.44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65,在18个位点中有11个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开发的微卫星标记为后续铜藻多样性、起源和迁移等遗传学问题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94.
为研究土壤多环芳烃植物修复技术,以萘为典型低分子量多环芳烃代表性污染物,选取车前草(Plantago asiatica L.)为潜在的修复治理植物,通过盆栽模拟试验,探讨外源硒的添加(0.2 mg·kg-1)对萘污染(0、50、200、800 mg·kg-1)条件下的车前草生长、生理特征及土壤修复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浓度萘作用下,车前草生物量、根系形态(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平均直径)和萘的去除率随土壤萘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根部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升高。硒的加入缓解了萘的胁迫作用,使得植物生物量和根系形态较无硒组增加了10.7%以上,MDA含量降低了8.4%~15.8%,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了4.0%~13.4%,谷胱甘肽(GSH)含量增加了13.1%~33.3%,土壤萘的去除率提高了0.5%~11.6%。结果表明,土壤中的萘抑制了车前草的生长,降低了其对萘的修复效率,而适量浓度的硒可以缓解萘对车前草胁迫,提高其对萘的耐受性,从而增强车前草的植物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热-流耦合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减小运行期土石坝热-流耦合模型参数校正过程的工作量,为土石坝热-流耦合模型参数选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某水库土石坝为例,基于大坝热-流耦合模型,以坝体与坝基平均温度作为敏感性分析的主要指标,对大坝热-流耦合模型各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渗透率和土体比热容对土石坝温度场影响较敏感,其极差值分别为0.124 5和0.086 2,其余参数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孔隙率(n)、饱和含水率(θs)、导热系数(λ)、残余含水率(θr)和土体密度(ρ),极差值分别为0.046 5,0.029 3,0.026 6,0.014 3和0.011 3,相对于渗透率和土体比热容,这5个参数对于温度场计算结果的影响较小。【结论】在对土石坝温度场进行校正时,应将模型中的渗透率和土体比热容作为重点参数。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多重表型的高粱耐盐性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粱耐盐性因种质、发育时期及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建立一套全面、客观、准确的高粱耐盐性鉴定方法,对于高粱耐盐种质的筛选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选择64份高粱材料通过室内萌发期耐盐性评定,从中选择36份不同等级材料进行田间苗期耐盐性鉴定,并从中选出13份材料进行室内苗期耐盐性复筛。通过隶属函数值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田间和室内苗期测定的株高、茎粗等形态指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脯氨酸、丙二醛等生理生化指标的评价,最终确定耐盐材料2份,盐敏感材料2份。建立了一套基于多重表型的耐盐性综合评价方法,即针对高粱不同生育时期(萌发期、苗期)、不同生长条件(田间与室内)采用不同形态指标与生理生化检测指标,并结合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对不同高粱材料耐盐性进行准确、系统地评价。该方法的建立对于高粱种质资源的耐盐性评价以及高粱耐盐育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7.
嫁接砧木对关中东部越冬番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鹏11’为接穗,选用10个番茄砧木品种分别嫁接,在关中东部日光温室越冬栽培,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分析砧木品种对嫁接番茄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的影响;通过对嫁接成活率、定植成活率、商品果率、果实产量和品质等13项单项指标进行量化分析,采用"综合满意度"法对嫁接砧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金砧1号’‘金砧4号’和‘鲁砧2号’3种砧木的嫁接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砧木品种,其中以‘金砧1号’最高,达90.67%。嫁接苗定植成活率除‘浙砧1号’和‘番砧1号’较低外,其余砧木均达95%以上。嫁接番茄的生长势和产量因砧木不同而表现出显著差异,隶属函数值评价显示,除‘浙砧1号’和‘番砧1号’外,其余砧木嫁接促进番茄生长,增产效果较好,其中‘金砧1号’和‘金砧2号’的嫁接番茄植株生长最为健壮,壮苗指数分别为13.94和15.51,单株产量也较高,分别为2.67 kg和2.43 kg,增产率达到47.51%和34.25%。嫁接砧木对番茄果型指数影响不显著。‘金砧2号’的商品果率最高,达87.28%。不同砧木对果实各营养指标的作用方向不尽一致,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质量分数及糖酸比与对照相比互有高低。在对嫁接番茄单株性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满意度综合评价认为,‘金砧1号’和‘金砧2号’砧木嫁接番茄不仅成活率高,植株生长健壮,而且显著提高产量及果实品质,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可作为关中东部越冬番茄嫁接砧木选择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分析梭梭14-3-3蛋白基因HaFT-9在不同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解析HaFT-9蛋白结合特性,为研究梭梭抗逆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梭梭cDNA为模板克隆14-3-3蛋白基因HaFT-9,利用qRT-PCR技术对该基因在不同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并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验证HaFT-9蛋白结合特性。【结果】克隆得到ORF长度为789 bp的梭梭14-3-3蛋白基因,命名为HaFT-9。梭梭幼苗在20% PEG6000、200 mmol/L NaCl和100 μmol/L ABA处理下,HaFT-9的表达量均在胁迫6 h时达到峰值,在20 μmol/L IAA处理下,HaFT-9的表达量在胁迫1 h时达到峰值。梭梭幼苗经40、55℃和55、65℃模拟地表高温胁迫,高温胁迫适应性试验中的常温复原阶段HaFT-9均上调表达。酵母双杂交实验表明HaFT-9可与自身形成同源二聚体。【结论】克隆得到HaFT-9基因(登录号为API85525.1),该基因可响应干旱胁迫、盐胁迫、ABA和IAA处理,并与高温胁迫适应性相关,HaFT-9蛋白能与自身互作形成同源二聚体。  相似文献   
999.
调亏灌溉与减氮施肥对枸杞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水肥一体化滴灌条件下灌水量与施氮量耦合对柴达木盆地枸杞生长与产量的影响。以2 a生‘宁杞7号’枸杞为试材,采用二因素正交组合设计,通过黑色无纺布覆盖地垄(地布覆盖),垄沟栽培的模式,采用滴灌带进行不同水肥量的灌溉,通过人工测量,大田采集数据后,分析水氮2因素耦合对枸杞产量与生长的效应。结果表明,与CK相比较,在灌水量158 m~3/hm~2、施氮量207 kg/hm~2水氮组合下,枸杞的单株鲜质量为132.35 g,百粒质量为58.92 g,果实形态较优。此时株高最高,地径最大,分别为117.23 cm和2.17 cm。枸杞以产量与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此水氮耦合条件下,枸杞干果产量达到3 045 kg/hm~2,较当地平均产量增产67.77%,经济效益达到最大,每公顷纯收入为41 985元。实施一定程度的调亏灌溉与减氮施肥可以使枸杞增产、增收,且促进了枸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00.
将辣椒秸秆通过高温热解的方法制备成辣椒秸秆生物炭,与酸化土壤共培养,探讨辣椒秸秆生物炭对酸化土壤交换性能及土壤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辣椒秸秆生物炭能显著提高酸化土壤pH,提高幅度与辣椒秸秆生物炭的添加量呈正比;土壤交换性Al~(3+)含量与辣椒秸秆生物炭添加量呈显著负相关;添加辣椒秸秆生物炭能显著影响土壤NO_3~--N和NH_4~+-N。土壤交换性Na~+和交换性K~+与辣椒秸秆生物炭添加量呈显著正相关;交换性K~+的变化与辣椒秸秆生物炭中K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交换性Ca~(2+)、交换性Mg~(2+)与辣椒秸秆生物炭添加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总盐基离子、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与辣椒秸秆生物炭添加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脲酶、蔗糖酶与辣椒秸秆生物炭添加量呈正相关;土壤酸性磷酸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与辣椒秸秆生物炭添加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土壤酶的几何平均数(GMea)表明添加辣椒秸秆生物炭可以显著改善酸化土壤质量。试验为开拓辣椒秸秆利用途径、改善酸化土壤及提高土壤肥力等方面提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