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81篇
林业   48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31篇
  61篇
综合类   389篇
农作物   77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87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RAPD技术及其在林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阐述了RAPD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林木指纹图谱构建、群体遗传变异和系统进化及分类、遗传连锁图谱构建、数量性状定位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展望了其在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2.
介绍了葫芦岛市龙湾海滨标志性建筑圣地亚假日酒店的环境设计,在理解地域的自然和文化景观基础上,探讨如何用现代景观设计语言,营造一个生态的、满足休闲需要的设计,提出圣地亚假日酒店环境设计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3.
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法,以黄早四、丹340、Mo17和B73为测试种,分析已筛选出的5个巴西自交系和4个我国分属四大类群的温带玉米种质自交系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巴西×温带种质资源的单株产量、配合力等明显优于其它组合。  相似文献   
144.
在5a中华羊茅(Festuca china)和冷地早熟禾(Poa alpigena)人工草地上,进行不同微量元素肥料配比的追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在中华羊茅和冷地早熟禾处理组中,进行的硼砂、硫酸铜和硫酸锌的追肥处理,对牧草的地上生物量和种子产量有提高作用。在中华羊茅草地里,硼肥处理分别提高地上生物量和种子产量为12.2%和10.2%;在冷地早熟禾草地里分别提高13.2%和10.2%,差异均显著;但Cu肥、Zn肥处理组间的差异不显著;(2)硼肥对中华羊茅和冷地早熟禾两种植株的分蘖密度和有效小穗数影响显著,分别提高12.3%、9.3%、10.5%和8.8%;铜肥和锌肥效果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5.
东北黑土区冻融、风力、水力交互作用对坡面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种外营力作用的复合侵蚀是东北黑土区坡耕地的主要侵蚀特征,但目前缺乏冻融、风力、水力之间相互作用对复合侵蚀影响的量化研究。基于此,采用室内冻融模拟、风洞试验和降雨模拟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前期土壤冻融作用对土壤风蚀以及前期土壤冻融和风力叠加作用对后期坡面水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土壤冻融作用显著增加了后期坡面的风蚀量(P<0.01),在9,15 m/s风速试验条件下,前期土壤冻融作用使土壤风蚀量分别增加1.02,1.44倍;也显著增加了距地表不同高度的风蚀输沙总量(P<0.01),在9,15 m/s风速下前期土壤冻融作用使风蚀输沙率分别增加1.71,1.04倍;前期土壤冻融作用对土壤风蚀的贡献率在2个试验风速下分别为100.0%和140.0%。前期土壤冻融与风蚀叠加作用明显增加了坡面水蚀量。其中,在3°和7°条件下,前期土壤冻融和风蚀叠加作用试验处理的坡面水蚀量较之无前期冻融也无风蚀作用的试验处理分别增加11.9%和20.6%;且在2个坡度条件下前期土壤冻融和风蚀叠加作用对坡面水蚀的贡献率分别为11.9%和20.6%。前期土壤冻融作用减弱了土壤抗侵蚀能力,其中土壤容重减小3.42%,<0.25 mm的风干团聚体增加14.1%,而>1.0 mm的风干团聚体减少15.1%;同时,前期风蚀作用使地表产生了凹痕和条纹等微地形,进一步增加坡面降雨侵蚀和径流侵蚀能力,从而导致前期冻融作用和风蚀共同作用增加坡面土壤侵蚀的严重性。研究结果可为黑土区多营力复合侵蚀防治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6.
空气负离子是衡量一个地区空气清洁度的重要指标,对人体的心理和生理机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森林生态旅游的兴起,空气负离子的发生过程及影响机制已成为生物气象、森林生态和森林康养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华北低丘山地栓皮栎人工林为试验对象,在2018年和2019年6−9月森林植被叶面积相对不变期间,定位观测获取人工林冠层空气负离子及微气象参数,采用Python软件筛选出光合有效辐射约为零,温度、风速及颗粒物浓度相对不变条件下的观测数据,分析空气湿度(RH)对空气负离子浓度(NAI)的影响特征,建立基于空气相对湿度的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空气相对湿度范围内,空气负离子浓度随空气湿度的升高呈现三种变化趋势,在空气相对湿度35%~55%范围内,空气负离子浓度相对稳定,二者呈稳定常数关系;在相对湿度55%~75%范围内,空气负离子浓度迅速上升,二者呈线性递增关系;在相对湿度75%~95%范围内,空气负离子浓度适度下降,二者呈线性递减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空气相对湿度的分段拟合方程,3个湿度区间分别为NAI=729;NAI=9.396RH+198.994,决定系数(R2)为0.807(P<0.01);以及NAI=−4.849RH+1232.992,决定系数(R2)为0.642(P<0.01)。各拟合函数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6.175、7.091、8.213,而RH在55%~75%和75%~95%范围内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06、0.836,模型的模拟精度高且均方根误差较小。说明构建的分段拟合函数能够准确反映空气相对湿度对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影响,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空气负离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47.
空气负离子是衡量一个地区空气清洁度的重要指标,对人体的心理和生理机能的调节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森林生态旅游的兴起,空气负离子的发生过程及影响机制已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基于华北低丘山地森林植被主要生长季的气象数据和栓皮栎人工林空气负离子浓度观测资料,利用机器学习中随机森林模型从非线性角度全面分析确定影响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通过独立样本对构建的随机森林模型进行模拟和检验,确定模型的预测精度,同时筛选出对空气负离子影响程度最大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在分析环境因子对空气负离子影响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以及较好的拟合效果,通过对模型的拟合值与实测值进行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为59.349,决定系数R2达到了0.887。同时利用独立样本数据对随机森林模型进行十折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均达到了0.904以上,且均方误差(RMSE)较小,为24.851。此外,模型筛选出影响空气负离子的主要因素,按重要性排序依次为颗粒物PM2.5(48.037)、饱和水汽压差(46.169)、土壤湿度(43.984)、风速(43.779)、紫外辐射(41.130)、土壤温度(40.107)、总辐射(36.838)、大气压力(34.532),其中对模型重要性贡献相对较高的3个变量分别为颗粒物PM2.5、饱和水汽压差和风速,它们对空气负离子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因此,随机森林模型适合分析环境因子对空气负离子影响,且拟合效果精度高,稳定性强。  相似文献   
148.
新疆小麦品种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基因等位变异的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给新疆选育低PPO活性的小麦品种以及进行面制品色泽的改良提供依据,利用PPO基因的功能标记 PPO18、 PPO16和 PPO29,检测了252份新疆小麦品种(系)(包括农家品种、国内外引进品种和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育成品种)中2A和2D染色体上PPO等位基因 Ppo-A1a(高PPO活性)、 Ppo-A1b(低PPO活性)、 Ppo-D1a(低PPO活性)和 Ppo-D1b(高PPO活性)的分布.结果表明,含有 Ppo-A1a、 Ppo-A1b、 Ppo-D1b和 Ppo-D1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69.0%、31.0%、13.1%和86.9%,以 Ppo-A1a和 Ppo-D1a基因型为主;两个PPO基因的等位基因组合 Ppo-A1a/ Ppo-D1b(高PPO活性)、 Ppo-A1a/ Ppo-D1a(中等偏高PPO活性)、 Ppo-A1b/ Ppo-D1b(中等偏高PPO活性)和 Ppo-A1b/ Ppo-D1a(低PPO活性)的分布频率依次为9.9%、59.1%、3.2%和27.8%.总体来看,新疆小麦品种PPO活性中等偏高的材料最多.农家品种、引进品种和育成品种的PPO活性基因分布频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具有 Ppo-A1b/ Ppo-D1a等位基因组合类型(低PPO活性)的分布频率依次为21.3%、33.3%和27.1%.共检测出了70个具有 Ppo-A1b/ Ppo-D1a等位基因组合类型(低PPO活性)的品种(系),并且新疆育成的冬小麦品种(系)携有 Ppo-A1b/ Ppo-D1a等位基因组合类型(低PPO活性)的数量比春小麦要多,可在培育低PPO活性品种时作为杂交亲本利用.  相似文献   
149.
天敌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及其种群田间消长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辽宁省稻飞虱发生频繁、为害严重等现状,通过调查研究摸清稻飞虱不同种类的危害发生规律,以及稻飞虱天敌种类及其田间消长规律。这些调查研究,可为通过生态调节增强稻田天敌的作用和控制稻飞虱的为害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从而控制或减少稻飞虱的暴发。  相似文献   
150.
辣椒白绢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调查鉴定辣椒白绢病由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Sate.引起;对分离纯化的病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0℃、pH值5.0~6.0条件下适宜菌丝生长;25~35℃、pH值4.0~6.0、光照、相对温度100%加水等奈件适合菌核萌发。室内毒力测定试验显示,药荆浓度为100~300μg/mL时,3%广枯灵水荆的抑菌率均为90%以上,75%百菌清WP、50%多菌灵WP和70%甲基硫菌灵WP的抑菌率在300μg/mL时仅为70%左右;田间防治试验中,3%广枯灵水剂、3%广枯灵水剂+抗病丰(6%抗坏血酸水剂)对辣椒白绢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均在85%以上,明显优于其他供试药剂。其中3%广枯灵水剂+抗病丰(6%抗坏血酸水剂)的防治效果最好,且发病植株生长恢复较快,有利于提高发病辣椒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