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2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214篇
林业   132篇
农学   126篇
基础科学   111篇
  260篇
综合类   1303篇
农作物   224篇
水产渔业   158篇
畜牧兽医   571篇
园艺   265篇
植物保护   11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将木质纤维素原料转化为燃料乙醇,受到全世界的期待。本研究探讨了利用复合菌系直接分解糖化的新途径。结果显示,该复合菌系优化的产酶活条件是转速为0r/min,底物添加量为3%,第6天酶活达到峰值,主要酶活为木聚糖酶活、CMC酶活和滤纸酶活,分别为15.18、3.43和0.79IU/mL。在第15天培养结束后,WSD-5对小麦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的分解率分别达到71.3%、90.6%和51.7%。在酶活高峰期,在添加底物的同时升温至55℃保温糖化,结果发现还原糖的浓度显著提高。酶解小麦秸杆产生的总还原糖达到125mg/g以上,两次糖化总还原糖浓度为常温发酵时的15倍以上。当底物浓度为6%时的转化率最高,达到150.73mg/g。在糖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少量的甲酸、乙酸等可溶性小分子化合物,可以作为甲烷发酵的底物,具有一定的利用意义。试验扩大到3m3规模的中试试验。本研究为木质纤维素的低成本分解糖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2.
阐述了武运粳30号水稻的特征特性,并从适期播种、适龄移栽、精确定量等方面总结了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以促进该水稻品种的高产。  相似文献   
103.
垄作沟灌技术具有显著的节水增产作用,但在春小麦种植中应用尚缺乏参数设计方面的理论支撑。本研究采用粉砂质粘壤土与粘土两种典型土壤实测水分运动参数和HYDRUS软件,模拟了梯形灌水沟不同垄宽情况下的土壤水分运动和停水后水分再分布,研究了不同灌水量时湿润锋推进过程和水分再分布后的湿润体变化,分析了设计灌水定额下适宜作物生长湿润体范围,提出了粉砂质粘壤土和粘土宜采用的合理垄宽为20~50 cm和20~35 cm,这一结果为干旱区春小麦垄作沟灌技术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4.
抑食肼对大型溞的急慢性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21%抑食肼可湿性粉剂为受试农药,研究其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的急性毒性和21 d慢性毒性效应,观察大型溞各个繁殖和生长指标变化,建立毒物剂量-反应关系,并寻找其中的敏感生物学指标。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21%抑食肼可湿性粉剂对大型溞的48 h-EC50为0.94 mg·L-1;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抑食肼对大型溞的初次蜕壳时间、蜕壳次数、产卵时间、产幼溞数和产幼溞胎数等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0.135 mg·L-1的暴露浓度可以显著减少大型溞蜕壳次数、产幼溞总数量和产幼溞胎数,综合各个繁殖毒性终点指标,21 d无可见效应浓度(NOEC)为0.045 mg·L-1。此外,研究还发现低至0.015 mg·L-1的抑食肼暴露21 d可以使母溞体长显著性下降。研究结果表明,抑食肼胁迫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型溞的生长和繁殖具有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05.
田间定位试验开始于2008年,共设置秸秆还田翻耕(CT+)、无秸秆翻耕(CT-)、秸秆还田免耕(NT+)和无秸秆免耕(NT-)四个处理。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分析了2010—2011年度和2012—2013年度两个小麦生长季内土壤CO2排放、土壤DOC含量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两个小麦生长季内土壤CO2排放规律基本一致,从当年小麦出苗到越冬土壤CO2排放量下降,第二年小麦返青后,土壤CO2排放量开始上升,到开花期达到排放高峰,其后开始下降直至小麦成熟。各处理2010-2011年、2012—2013年度土壤CO2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CT+246.44、273.94 mg·m-2·h-1,CT-183.54、212.57 mg·m-2·h-1,NT+188.41、200.06 mg·m-2·h-1,NT-179.66、179.10 mg·m-2·h-1。土壤DOC含量的动态变化表现为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各处理2010—2011年、2012—2013度年土壤DOC平均含量分别为:CT+0.601、0.467 g·kg-1;CT-0.530、0.377 g·kg-1;NT+0.621、0.544 g·kg-1;NT-0.528、0.402 g·kg-1。方差分析表明,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CO2排放、DOC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翻耕能增加土壤CO2排放,对DOC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影响;免耕减少土壤CO2排放,对DOC含量无显著影响,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CO2排放与DOC含量动态变化没有显著相关关系,土壤CO2排放总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正相关,DOC含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6.
半干旱区四种典型豆科牧草群落生理生态的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植物种群生态的改善是植被建设与生态修复的关键。通过人工植被调查,比较了四种豆科牧草的种群生长的生态差异,初步探讨了牧草生产力与种群生态的可能耦合网络机制。结果表明:基于四种豆科牧草种群的土壤水分含量和垂直下降分布规律,发现沙打旺与苜蓿为高生产力型,红豆草与胡枝子为低生产力型,这可能与它们水分利用状况和豆科牧草本身的固氮或氮沉积的氮汇与源转化调节有关。苜蓿植株生物量表现较高,与其多年生庞大根系充分吸收土壤深层水分有关,反映了根冠生长与土壤条件的耦合是导致遗传特性响应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调整植物根冠关系以增强植物的抗旱适应能力理论上是可行的。相关分析发现生产力、根系生物量、土壤环境(水分和层次)为网络耦联相关,特别是90-100cm的土壤空间水分与根冠比成正相关,这可能说明这个层次(根系的浅层集中分布区)为土壤水库与土壤干层相转变的阈值界面。因此从干旱胁迫条件下建立的适应性生存对策上考虑,苜蓿适宜在干旱立地推广应用,不仅具水土保持功效,而且植被生产力高,应为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参考物种。  相似文献   
107.
电子商务具有低成本、高效率、无地域界限的优势。利用电子商务先进、便捷的技术实施畜牧业特色产品商品交易,在推进畜牧业发展的同时,带动着更多的就业和致富。临泽县做为全省畜牧业大县,畜牧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必将成为提高畜牧业竞争力、促进畜牧业经济发展、促使畜民创业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8.
采用典型性绿地取样法,通过实地测量、目测等方法,从宅旁绿地、道路绿地和中心绿地等三个方面对杭州城西居住小区绿地植被NCSH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定量分析并评价了居住区绿地植被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一步尝试提出了优化的对策及建议,以期对今后的居住区绿地建设提供合理的参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9.
AIM: To investig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that 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 (HBx) inhibits the promoter activity of 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 5 (SFRP5). METHODS: Serial truncated fragments of SFRP5 promoter were amplified and cloned into luciferase reporter vector pGL3-Basic. LO2 cells were transfected with recombinants, and then infected with the adenoviral vector expressing HBx protein (Ad-HBx) or the analogous adenovirus expressing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Ad-GFP) for control. The infection efficiency was examined under a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nd the activity of SFRP5 promoter was measured by luciferase assay. RESULTS: Truncated fragments of SFRP5 promoter wer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Compared with the pGL3-Basic control, the luciferase activity was 6.32±0.04 of the -478 bp~+47 bp fragment, 5.79±0.32 of the -811 bp~+47 bp fragment, 3.59±0.34 of the -1 235 bp~+47 bp fragment, 3.86±0.39 of the -1 677 bp~+47 bp fragment and 3.26±0.42 of the -2 072 bp~+47 bp fragment, respectively. Overexpression of HBx inhibited the activity of SFRP5 promoter. The average inhibitory rates were 44% for -478 bp~+47b, 46% for -811 bp~+47 bp, 28% for -1 235 bp~+47 bp, 24% for -1 677 bp~+47 bp and 40% for -2 072 bp~+47 bp,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HBx suppresses the activity of SFRP5 promoter, leading to down-regulation of SFRP5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110.
工厂化高效养羊(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工厂化高效羊业是我国羊业的根本出路 1.1我国的国情与发展高效养羊业的必要性 我国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可耕土地少、粮食短缺、资金不足.依据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粮食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将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