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5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208篇
林业   119篇
农学   131篇
基础科学   97篇
  230篇
综合类   1110篇
农作物   223篇
水产渔业   149篇
畜牧兽医   583篇
园艺   228篇
植物保护   10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52.
为了提高人参总皂苷的生物学活性,对其进行了硫酸化修饰,并探讨总皂苷及其衍生物对小鼠脾T、B淋巴细胞增殖(MTT法)和NK细胞杀伤活性(乳酸脱氢酶释放法)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衍生物质量浓度在50~500 mg/L时可以促进小鼠脾T、B淋巴细胞的分化增殖和NK细胞对YAC-1的杀伤作用,质量浓度较高时促进作用明显优于总皂苷;衍生物质量浓度达到1 400 mg/L时,仍然可以显著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试验结果提示,人参皂苷的这种衍生物有可能成为一种毒副作用较小、免疫活性更强的药物。  相似文献   
53.
抗猪附红细胞体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纯化的猪附红细胞体免疫BALB/c小鼠,运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并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筛选,经过间接ELISA方法、免疫印迹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进行鉴定,共获得5株分泌抗猪附红细胞体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1H1、1H2、3A5、5B1和7E11,其单抗亚类鉴定分别属于IgG2b、IgG1、IgG2b、IgG2b和IgG2b。这5株McAb均能与猪附红细胞体全菌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不与猪肺炎支原体、猪链球菌、大肠杆菌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发生反应,并且1H1、3A5和5B1能识别同一抗原位点,1H2和7E11识别另一抗原位点。  相似文献   
54.
以两个抗旱性不同的小麦品种西农1043、陕253为材料,采用盆栽与水培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水分亏缺对小麦不同生育期叶片光合及根呼吸速率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水分处理下,抗旱品种西农1043与水分敏感品种陕253相比,具有较高的光合和根呼吸速率、以及相对较高的保护酶活性;水分胁迫下,两个小麦品种叶片光合和根呼吸速率及苗期叶保护酶活性均降低;两种水分处理下抗旱性强的西农1043根呼吸所占光合的比例相对高于陕253。  相似文献   
55.
现代企业已逐步由传统的以产品和规模为中心的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服务至上、实现客户价值和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转变,良好的客户关系是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在企业里如何运用好客户关系管理与维护的理论与技术,对提高企业竞争力,获得更高的商业利润,改善客户关系,是从事客户关系维护相关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6.
北方牧区种草养畜综合配套技术及其推广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草地进行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及培育改良,建立优质高产的饲料基地,开展饲草料加工、调制、青(微)贮,采用以肉羊为主的模式化育肥技术,提高了种草养畜的整体生产水平。1996~1997年新增总产值7555.15万元,新增纯收益5037.67万元,实现了草地生态、牧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为发展草地畜牧业现代化走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57.
Liquid chip technology is a novel biomolecular detection technology which integrates laser technology,flow cytometry,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traditional chemical technology.It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immunological analysis and nucleic acid detection.Single and mutiplex analysis are supported,with protein and nucleic acid targets detected in a variety of detection methods in high throughput manner.It has advantages of high throughput,easy operation,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good repeatability,high specificity,less sample needed,high sensitivity and stablility,and low cost.Therefore,they are gradually replacing the traditional detection and quantitative pathogen methods,such as 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detection system (qPCR),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and other detection methods.Animal infectious diseases seriously endang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reeding industry,futhermore,some zoonoses such as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also pose a serious threat to human health.An efficient and sensitive diagnostic system will help to screen a large number of samples during the outbreak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prevent the spread of infection.The development of liquid chip technology provides a new platform for high-throughput detection and disease prevention.In this review,the principle and advantages of liquid chip technology are briefly described.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liquid chip technology in the detection of animal infectious diseases,including pigs diseases,poultry diseases,rabbit diseases,dog diseases,rodent diseases and other animal infectious diseases are summarized.We believe that in the future,this technology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analytical and testing tool in clinical diagnosis,basic research,new drug development,judicial identification,food health supervision,biological weapons prevention and other fields.The development of this technology will greatly promote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life science.  相似文献   
58.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小麦日粮对肉仔鸡生长、肉质及脂肪酸合成酶(FAS)mRNA与脂蛋白脂肪酶(LPL)mRNA表达的影响。选用300只艾维因肉仔鸡公雏,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5组分别饲喂玉米日粮和4种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WSAX)含量不同的小麦日粮,试验期为6周。结果表明:①随着小麦日粮中WSAX含量的增加,肉仔鸡的生长明显降低;②小麦日粮显著增加了肌肉持水力,并随小麦WSAX含量增加而升高的趋势显著(P<0.01),剪切力也随之增加(P<0.05)。饲喂小麦日粮的肉仔鸡其肉色显著低于玉米日粮组(P<0.01),各小麦日粮组间差异不显著。当小麦WSAX含量较高时,小麦日粮可以显著降低肉仔鸡肌肉脂肪和胆固醇含量(P<0.05)。各处理间胸肌、腿肌含水量无差异(P>0.05);③小麦日粮显著降低FASmRNA在肉仔鸡肝中的表达量(P<0.01),并且随日粮WSAX含量增加而表达水平降低的趋势明显。各处理间LPLmRNA表达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①当小麦中WSAX含量较低时,对肉仔鸡增重和肉质的影响较小,是玉米理想的替代品;②当小麦中WASX含量较高,则会严重影响肉仔鸡的增重、肉质及FASmRNA在肝脏中的表达,不宜在肉仔鸡日粮中大量添加。  相似文献   
59.
根据接地电阻测试的基本原理,将阳极地床接地电阻测试时需要找到“电位平缓区”才能得到真实接地电阻的理论,改进为只要找到阳极地床和辅助接地极之间电位场的“电位拐点”,即可得到真实的接地电阻。提出了“双曲线拐点法”,通过理论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验证了电位“拐点法”在大型阳极地床接地电阻测试中的实用性,解决了传统方法因受到测试场区地形条件的限制而导致测量值不准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60.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磷饲粮中超量添加植酸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消化器官指数、养分表观利用率及胫骨指标的影响。选取1日龄罗斯308商品肉仔鸡公雏2 1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正对照组(PC组)饲喂基础饲粮,负对照组(NC组)饲喂低磷饲粮(钙和有效磷水平均比PC组降低0.15%),试验组在低磷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500(NC500)、1 500(NC1500)和4 500 FTU/kg(NC4500)的植酸酶。试验期39 d。结果表明:1)NC和NC500组14、25和38日龄体重以及1~14日龄、15~25日龄和1~38日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育肥指数显著低于PC组(P<0.05)。除NC4500组1~38日龄ADFI显著高于PC组(P<0.05)外,NC1500和NC4500组38日龄体重以及1~38日龄ADG、ADFI、育肥指数与PC组差异不显著(P>0.05)。2) NC组钙表观利用率显著低于PC组(P<0.05),NC500、NC1500和NC4500组日均排钙量显著低于PC组(P<0.05)。NC500、NC1500和NC4500组磷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NC和PC组(P<0.05),日均排磷量显著低于NC和PC组(P<0.05)。3)NC组胫骨强度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NC4500组胫骨强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 NC组26、39日龄肝脏指数显著高于PC组(P<0.05),NC1500和NC4500组26日龄空肠、回肠指数显著低于PC和NC组(P<0.05),NC1500和NC4500组39日龄肝脏、胰腺、十二指肠、空肠指数显著低于NC组(P<0.05)。5) NC组全净膛率、腿率均显著低于PC组(P<0.05),NC1500和NC4500组全净膛率显著高于NC组(P <0.05),NC500、NC1500和NC4500组腿率显著高于NC组(P<0.05)。6)与PC组相比,NC1500、NC4500组每只鸡收益分别增加了0.61、0.49元。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低磷饲粮中超量添加植酸酶能改善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提高钙、磷利用率及胫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其中植酸酶适宜添加量为4 500 FTU/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