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9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林业   108篇
农学   108篇
基础科学   78篇
  171篇
综合类   725篇
农作物   146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269篇
园艺   168篇
植物保护   9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雷公藤属植物生物学特性与生态适应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时4 a,调查了我国27个县(市)雷公藤属Tripterygium种质资源,建立种质资源收集库,定期观察雷公藤母本及无性系表型性状和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雷公藤的萌蘖性、生长势与造林成活率均存在差异,雷公藤T.wilfordii萌蘖性能明显优于昆明山海棠T.hypoglaucum,野生植株、种质资源收集库内母本及无性系后代均表现一致;在浙江丽水低海拔地区栽培,雷公藤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势也明显优于昆明山海棠。浙江类似地区雷公藤药材栽培应优先选用雷公藤,良种选育重点在雷公藤分布区内进行,既可提高良种选育效率,又可保证选育的良种适合丽水地区环境条件。表4参5  相似文献   
52.
陕西关中塿土区线辣椒对氮、磷、钾肥的肥效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陕西省关中土娄 土区布置线辣椒缺素大田试验 ,研究线辣椒对氮、磷、钾肥的肥效反应。结果表明 ,氮肥和钾肥能明显促进线辣椒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氮肥能使线辣椒果实维生素 C含量增加 2 0 6 mg/ kg,而钾肥不仅能使线辣椒果实维生素 C含量增加 1 37mg/ kg,而且可使果实硝态氮含量降低 1 0 .3m g/ kg;氮肥可使线辣椒增产 1 9.0 % ,钾肥能增产 1 0 .4 % ,磷肥对线辣椒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果实品质以及产量各方面的影响甚小  相似文献   
53.
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形态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对雷公藤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建立种质资源收集库,定期观察雷公藤表型性状,研究形态标记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雷公藤与昆明山海棠的叶片大小、叶背白粉、花序大小等主要分类特征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其变异是连续的,而且地理分布也是连续的;昆明山海棠、雷公藤均能适应长江流域的气候条件,但不同种源生长情况及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雷公藤与昆明山海棠现行分类问题值得商榷,两者应属同一种植物,雷公藤与昆明山海棠的遗传多样性预示着遗传改良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54.
高温胁迫下外源水杨酸对金线兰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规模化生产金线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探索了高温胁迫下外源水杨酸(SA)对金线兰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0.5~1.5mmol/L外源SA均可提高金线兰的SOD、POD和CAT活性;外源SA不能诱导SOD和CAT同工酶新酶带的表达,但有新的POD酶带产生。说明,外源SA通过调节金线兰抗氧化酶系统,缓解了高温胁迫对金线兰的伤害。  相似文献   
55.
核桃青果皮系统溶剂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甲酸钠为对照组,分别研究核桃青果皮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丙酮、乙醇和水提取液对几种常见食品微生物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核桃青果皮提取液对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啤酒酵母次之,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物的抑菌效果优于其它溶剂。  相似文献   
56.
[目的]为山羊症病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例山羊痘病羊为试材,采用病理解剖学和组织病理学技术,对皮肤、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的痘疹及颌下淋巴结、支气管淋巴结、肺脏和脾脏进行了宏观和显微观察。[结果]皮肤痘疹多呈灰白色半球状,突出于皮肤表面;有的病例痘疹内出血,呈暗紫红色。胃黏膜上的痘疹均呈灰白色。在痘疹部的上皮细胞和淋巴结、肺脏和脾脏内的巨噬细胞,均可检出胞浆内包涵体。[结论]皮肤、肺脏和胃黏膜表面的痘疹和痘疹部上皮细胞、淋巴器官巨噬细胞的胞浆内包涵体为山羊痘的特征性病理变化,可作为山羊痘临床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57.
研究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与施肥模式对春玉米田土壤养分、水分利用效率、养分利用效率、作物产量的影响,筛选适宜的保护性耕作和施肥模式,为渭北旱塬农田培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增加玉米产量提供技术支撑。2013-2014年在渭北旱塬开展田间试验,设置农户常规模式(翻耕+低肥)、现有高效模式(免耕+高肥)和创新高效模式(深松+平衡施肥)3种处理,测定玉米播前和收后土壤养分变化,各生育时期、休闲期土壤水分变化和作物产量。结果表明:"深松+平衡施肥"模式与"免耕+高肥"模式较"翻耕+低肥"模式提高土壤0~60cm土层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质量分数,其中0~20cm土层增加显著;2013年"免耕+高肥"模式对土壤养分增加量较"深松+平衡施肥"模式高,2014年"深松+平衡施肥"模式较"免耕+高肥"模式和"翻耕+低肥"模式高,在0~20cm土层增加显著。"深松+平衡施肥"模式较"翻耕+低肥"模式2a平均增加产量11.23%,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2.3%,且显著提高氮磷肥利用效率。综合分析表明,"深松+平衡施肥"模式在增加土壤养分质量分数、提高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及增加产量方面优于其他2种模式,是适合渭北旱塬春玉米增产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58.
[目的]构建广西巴马小型猪miR-148b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对其靶基因进行预测及相关通路分析,为揭示miR-148b的作用机制打下基础.[方法]以广西巴马小型猪血液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miR-148b的前体及部分侧翼序列,使用T4连接酶将目的片段连接至pLV-CMV-MCS-EF1载体上,构建获得pLV-miR-148b慢病毒表达载体;以pLV-miR-148b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293T细胞48 h后进行表达验证;利用miRDB、miRWalk 2.0和TargetScan 7.2三大数据库预测分析广西巴马小型猪miR-148b的靶基因,并以MirPath v.3分析miR-148b靶基因相关通路.[结果]广西巴马小型猪miR-148b片段大小为385 bp,与miRBase 21.0网站上已发布猪miR-148b成熟序列(前体和侧翼序列)的同源性达100%.构建获得的pLV-miR-148b慢病毒表达载体能在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且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pLV-GFP慢病毒空载质粒转染组(P<0.01).数据库预测分析得到18个广西巴马小型猪miR-148b的靶基因,分别为CLOCK(时间昼夜调控因子)、MIER1(转录调控因子)、MECP2(甲基化CpG结合蛋白)、ZNF704(锌指蛋白)、SPTY2D1(SPT2染色质蛋白)、QKI(RNA结合蛋白)、ZBTB20(锌指蛋白)、MGAT4A(钠/磷酸转运蛋白)、UHMK1(编码蛋白激酶)、PIK3C2A(磷酸肌醇-3-激酶2α肽)、C6orf62(6号染色体开放阅读框62抗体)、HECW2(E3泛素蛋白连接酶)、MAP1B(微管相关蛋白)、NHS(NHS肌动蛋白调节因子)、B4GALT6(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ATP2A2(肌浆ATP酶/内质网Ca2+转运酶)、AP4E1(蛋白复合物接头分子)和BBX(锌指蛋白);且发现有11条靶基因相关通路,其中与疾病相关的通路有脂肪酸合成通路、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癌症的蛋白聚糖通路、神经胶质瘤通路、癌症的小分子核糖核酸通路、肾细胞癌通路、N-聚糖生物合成通路和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通路.[结论]广西巴马小型猪miR-148b慢病毒表达载体能在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miR-148b存在18个靶基因和11条相关通路,且主要在脂肪酸合成、N-聚糖生物合成及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等相关疾病通路上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救必应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诱导细菌传代的体外抑菌活性,为救必应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96孔反应板二倍微量稀释法体外检测救必应水提取物与抗菌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以1/2 MIC的救必应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诱导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细菌传代,然后用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救必应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合作用后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结果】救必应水提取物的MIC为1.0 g/mL,以0.5g/mL的救必应水提取物与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克林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加替沙星、头孢噻呋钠6种抗菌药联合诱导产ESBLs细菌传代后MIC显著降低,联用后的FICI分别为0.375、0.750、0.750、0.515、0.750和0.750。【结论】救必应水提取物可明显增强抗菌药对产ESBLs细菌的抗菌活性,且呈协同或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60.
硫酸亚铁诱导根表铁膜形成对水稻吸收和转运铜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培条件下添加硫酸亚铁诱导水稻根表铁膜的形成,利用连二亚硫酸钠-柠檬酸钠-碳酸氢钠(DCB)溶液对根表铁膜进行提取后测定,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手段对硫酸亚铁诱导产生的根表铁膜进行表征,并分析根表铁膜对水稻吸收铜锌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硫酸亚铁可以诱导根表铁膜在水稻根系表面产生,未处理的水稻根表Fe含量为731 mg·kg~(-1),80 mg·kg~(-1) Fe~(2+)处理下水稻根表Fe含量为53 562 mg·kg~(-1);SEM-EDS和XRD分析发现大量颗粒状含铁化合物附着于水稻根表。与未经硫酸亚铁处理相比,有根表铁膜水稻的铁膜中,其Cu含量最高增加73.16%,Zn含量最高增加112.10%;水稻根系Cu含量最高降低31.15%,Zn含量最高降低13.02%;水稻茎叶Cu含量最高降低19.50%,Zn含量最高降低25.56%。土壤添加硫酸亚铁可以显著降低水稻对Cu和Zn的吸收与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