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9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林业   108篇
农学   108篇
基础科学   78篇
  171篇
综合类   725篇
农作物   146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269篇
园艺   168篇
植物保护   9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分析当前西藏地区牦牛源沙门菌耐药性与分子特征,本研究对源自西藏地区内的30株沙门菌牦牛粪便分离株,采用药敏纸片法测定相关菌株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三大类共22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采用PCR扩增的方式检测bla-TEMbla-CTXbla-CMY等18种耐药基因,并采用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和费希尔精确检验(Fisher)分析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的相关性,将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并应用序列综合分析软件(CLC Sequence Viewer 7.5和MAGA7.0)分析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TEM)和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rmA)编码翻译相关的氨基酸关键位置点位差异与耐药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分离的30株沙门菌对于β-内酰胺类存在比较严重耐药现象,30株沙门菌对苯唑西林(OX)耐药占比最多,为60%,对青霉素(PG)、哌拉西林(PRL)、阿莫西林(AMX)、氨苄西林(AM)、羧苄西林(CB)、头孢氨苄(CN)、头孢呋辛(CXM)、头孢曲松(CRO)、头孢拉定(RAD)、头孢他啶(CAZ)、头孢哌酮(CFP)和头孢唑林(CZO)耐药率分别为56.67%、43.33%、40.00%、53.33%、53.33%、46.67%、56.67%、53.33%、50.00%、46.67%、56.67%和30.00%;对喹诺酮药物均为敏感;对氨基糖苷类药物中的链霉素(SM),耐药率为60.00%,卡那霉素(KAN)、妥布霉素(CAS)、阿米卡星(AKM)耐药率分别为13.33%、33.33%和30.00%。2)30株沙门菌的优势耐药谱型为PG/OX/PRL/AMX/AM/CB/SM。3)β-内酰胺类相关的耐药基因bla-TEM携带率较高(53.30%,16/30),且bla-TEM与β-内酰胺类药物对青霉素(PG)、苯唑西林(OX)、哌拉西林(PRL)、阿莫西林(AMX)、氨苄西林(AM)、羧苄西林(CB)、头孢氨苄(CN)、头孢呋辛(CXM)、头孢拉定(RAD)、头孢他啶(CAZ)和头孢哌酮(CFP)的耐药性相关性,呈现出显著相关(P<0.05),氨基糖苷类相关耐药基因armA携带率为60%(18/30),且与妥布霉素(CAS)、链霉素(SM)、阿米卡星(AKM)的耐药性相关性,呈现出显著相关(P<0.05)。4)部分bla-TEMarmA编码翻译的氨基酸存在可能与沙门菌耐药能力有关的差异位点。综上,西藏地区沙门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和氨基糖苷类耐药情况形势十分严峻,西藏地区沙门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率高的原因是因为其携带耐药基因bla-TEMarmA,且与氨基酸位点突变有关。本研究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牦牛源沙门菌耐药性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
本试验对新生仔猪哺乳前初次进行猪瘟疫苗免疫,至70日龄时进行第二次免疫,免疫持续至70日龄和150日龄时两次应用Dot-ELISA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阳性率分别为92.3%和91.25%,说明此免疫方法是一较好的预防猪瘟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研究硒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s 4,GPX4)失活如何参与调控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以DMSO为对照,使用0.1~5.0 μmol/L GPX4抑制剂FIN56处理,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GPX4蛋白表达水平,确定抑制剂最适浓度。将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添加DMSO培养24 h;FIN56(GPX4抑制剂)组,添加0.5 μmol/L FIN56培养24 h;DMSO-LPS组,DMSO培养24 h后使用LPS (100 ng/mL)刺激3 h;FIN56-LPS组,FIN56培养24 h后使用LPS刺激3 h。各组细胞经培养后,利用荧光探针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2',7'-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H2DCF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使用试剂盒法检测细胞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分别使用ELISA和荧光定量PCR检测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分泌水平和基因表达量,使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DMSO处理相比,0.5 μmol/L FIN56处理巨噬细胞24 h对细胞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且显著降低GPX4蛋白表达水平(P<0.05),故选用0.5 μmol/L FIN56用于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FIN56和LPS均显著增加了ROS积累(P<0.05),而与DMSO-LPS组相比,FIN56-LPS组ROS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LPS可显著增加小鼠巨噬细胞IL-1β、IL-6和TNF-α的mRNA表达量和IL-6含量,以及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c-Jun N-terminal protein kinase,JNK)和c-Jun磷酸化水平(P<0.05),而FIN56可显著下调LPS诱导的IL-6的mRNA表达量和含量及JNK和c-Jun磷酸化水平(P<0.05),但对p38蛋白(p38 MAPK,p38)、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 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1/2,Erk1/2)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GPX4失活可有效阻断JNK和c-Jun磷酸化,从而特异性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该结果可为以GPX4为靶点研发抗炎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
通过对塞罕坝地区范围内湿地资源的调查、汇总和分析,结果表明:此区湿地类型众多,面积达5088.5hm2;湿地植物种类比较丰富,有48种之多;以湿地为生境的鸟类有50多种。说明了湿地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及重要性,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5.
核桃楸树皮的没食子酸、鞣花酸及水解单宁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核桃楸树皮丙酮-水提取物的水溶性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采用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经波谱分析及理化性质测定,鉴定了6个化合物:没食子酸(1)、鞣花酸(2)、1,2,6-三没食子酰葡萄糖(3)、1,3,6-三没食子酰葡萄糖(4)、1,2,4,6-四没食子酰葡萄糖(5)及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6).化合物2、4、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96.
银中杨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银中杨生长特性研究表明 ,银中杨在生长方面超过当地推广树种小黑杨 ,其中材积生长超过小黑杨 73.4 %~ 2 6 9.2 % ;在本地区生长超过目前东北、内蒙及华北地区的优良杨树品种。探讨了银中杨生长规律及适宜栽植密度 ,并对银中杨生长划分 5个时期 ,为合理经营银中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
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我国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现状,从森林土壤条件、杉木人工林的营养循环特点和人为经营措施等方面分析了导致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原因,提出营建人工复层林、林地施肥、适当延长轮伐期,加强植被管理和进行定位观测等措施防止地力衰退。  相似文献   
98.
论述了林业科技创新、推广与示范体系建设在林业开发中的重要性,总结了上饶市的实践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99.
厚朴伐桩有很强的萌蘖能力,在生长季节采伐也能得到满意的萌芽更新效果,每个伐桩可萌发1-7个萌芽条,7年生厚朴矮林的树干与树枝鲜重达60.2t.hm^-2,平均净生产量为8.6t.hm^-2.a^-1,表明厚朴完全适宜矮林经营,伐桩高度对萌芽条数量,矮林生长影响不大;伐桩萌芽条数量越多,矮林生长越好。  相似文献   
100.
德国林业、环境保护和林业管理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德国:①先进的林业理论和高度发达的林业现状;②公民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政策;③目前林业的管理体制、管理机构、管理方式以及林业政策的目标和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