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1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林业   107篇
农学   108篇
基础科学   69篇
  166篇
综合类   720篇
农作物   143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268篇
园艺   168篇
植物保护   9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为探讨养殖方式对红壳色不同家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仔蟹生长的影响,采用室内群体养殖、室内单体养殖和室外稻田养殖3种方式,比较了红壳色(A)、红壳家系中正常壳色(B)、"光合1号"(C),以及拟建立的早熟(D)、近亲早熟(E)育种家系仔蟹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室内群体养殖方式下,红壳色A组仔蟹的存活率为35.8%,仅与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仔蟹头胸甲宽的变异系数(CV)为27%,个体大小差异较小,与其余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仔蟹体质量特定生长率(SGR)为7.0%/d,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室内单体养殖方式下,红壳色A组仔蟹的存活率为86.7%,显著高于B、E组(P0.05);A组仔蟹头胸甲宽的CV为52%,个体大小差异较大,与C、D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A组仔蟹体质量SGR为5.7%/d,A组与B、C、E组仔蟹生长差异明显(P0.05)。室外稻田围隔养殖方式下,红壳色A组仔蟹的存活率为3.2%,极显著低于B、C、D组(P0.01);A组仔蟹头胸甲宽的CV为12%,极显著低于E、D组(P0.01);A组仔蟹体质量SGR最低,为8.1%/d,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室内单体养殖红壳色仔蟹能显著提高其成活率,有助于获得更多育种家系相关性状的信息。  相似文献   
962.
[目的]通过简约化露地栽培,研究不同施肥对甜瓜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黄皮9818为试验材料,设不施肥(CK)、有机肥(M)、控释肥(K)、控释肥+有机肥(K+M)、常规施肥(NPK)5个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控释肥+有机肥(K+M)与控释肥(K)处理相比较,有机肥的施入能显著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常规施肥(NPK)处理茎粗高于其它处理.7月3日采收期,控释肥+有机肥(K+M)处理果实纵径最大14.65 mm,比不施肥(CK)处理高1.52 mm,K+M(17 515.5 kg/hm2)与NPK(17 748 kg/hm2)处理产量均高于其它处理,分别较CK处理增产50;、52;,NPK处理边糖(12;)心糖(17.2;)均显著高于CK、M、K处理.7月17日采收期,不施肥(CK)、有机肥(M)、控释肥(K)、控释肥+有机肥(K+M)、常规施肥(NPK)处理产量均比7月3日产量分别下降5.8;、6.2;、16.6;、10.8;、12.3;,且各处理的单株结瓜数均少于第一次采收期.两次采收期,控释肥+有机肥(K+M)与常规施肥(NPK)处理单瓜重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结论]简约化露地栽培条件下,K+M处理在不降低产量品质条件下,具有降低劳动成本,简化施肥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963.
[目的]研究近年来乐山市中心城区越冬水鸟群落结构的变迁。[方法]于2008年1月和2014年1月分别对乐山市中心城区越冬水鸟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伴随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乐山市中心城区“三江”水鸟的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以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和崖沙燕(Riparia riparia)等为代表的中小型鸟类逐步取代大中型的鸭科(Anatidae)鸟类成为群落优势种。[结论]该研究可为评估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对乐山市中心城区水鸟群落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64.
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直在安徽省长期存在,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很多,既有国家政策的影响,也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有个人因素等。而产业结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构成产业结构中的相关指标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总值、农用机械总动力、城镇化水平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等因素影响明显,这些因素中除第一产业外,其他因素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起到正面的影响,因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城镇工业、建筑业、特别是第三产业能够促使安徽省农村劳动力实现更加合理化的转移。  相似文献   
965.
【目的】探究淫羊藿水提取物联合抗菌药对耐药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为兽医临床中西联合用药提供参考依据,也为中药在抑制耐药菌株上的开发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二倍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淫羊藿水提取物及各抗菌药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然后以微量肉汤棋盘稀释法测定淫羊藿水提取物与抗菌药联用后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结果】淫羊藿水提取物与粘杆菌素、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噻呋、阿莫西林、磷霉素、阿米卡星、氟苯尼考、乙酰甲喹、林可霉素联用后能有效降低药物的MIC,对应的MIC均降低4倍以上,联合用药的FICI分别为0.13、0.26、0.26、0.25、0.51、0.51、0.50、0.75、0.75和0.75,对产ESBLs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表现出协同或相加作用;以其联合诱导产ESBLs大肠杆菌传代,从第1代即能明显降低这些抗菌药的MIC,且稳定至第3代。【结论】淫羊藿水提取物与粘杆菌素、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呋、阿莫西林、磷霉素、阿米卡星、氟苯尼考、乙酰甲喹、林可霉素联用是通过协同或相加作用而提高抗菌药对产ESBLs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但不宜与磺胺类、喹诺酮类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966.
研究了稻-虾共作模式对涝渍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虾共作模式的土壤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值)在0-50cm土层均高于中稻单作模式,其中在25-50cm土层中土壤AWCD值达到显著差异。在0-25cm土层中,相对于中稻单作模式,稻-虾共作模式的土壤微生物群落McIntosh指数显著增加,且其微生物对胺类和酸类的利用率显著提高;而在25-50cm土层中,稻-虾共作模式的土壤微生物群落Shann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均显著高于中稻单作模式,其土壤微生物对糖类、醇类和酸类的利用率较中稻单作模式显著提高;主成分分析表明对碳源利用主成分起异作用的碳源为糖类和酸类。稻-虾共作模式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25-50cm土层中显著低于中稻单作模式,其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较中稻单作模式分别下降了41.8%和34.8%,在0-25cm土层中不同模式的土壤养分无显著差异。由上可知稻-虾共作模式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以及群落功能多样性,尤其对底层土壤的影响尤为显著,但降低了底层土壤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  相似文献   
967.
WebGIS应用于农业领域技术上已经较为成熟,可将其应用于玉米精准施肥的实例却较少。本文通过分析实际的应用需求,选择Java和ArcGIS Server9.3结合JSF框架及AJAX技术,设计并实现了玉米精准施肥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内容与主要功能,列出了施肥分析的部分关键代码,并以吉林省长春市为例给出了该系统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68.
对土壤背景进行有效分割是玉米苗期田间杂草识别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利用颜色分量G-R和G-B与灰度直方图来实现玉米苗期图像与背景图像的分割,解决了玉米苗期田间杂草识别中受影响及环境适应性差等问题。通过对不同环境下苗期玉米图像的植被颜色和背景颜色分量的统计分析表明,采用G-R和G-B双阈值颜色特征分割,进行土壤背景分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9.
甜菜雄性核不育基因的SRAP标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SRAP技术对甜菜核雄性不育基因进行分子标记的研究,为甜菜育种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以遗传背景相似的可育株和不育株甜菜为材料,用64对SRAP引物组,进行了SRAP分子标记研究。在64对引物组中有2对引物组(即M2E7和M8E8)可分别得到1个育性基因相关的SRAP分子标记,即M2E7-480和M8E8-130,出现频率分别为73%和76%。表明该SRAP标记技术可用于甜菜辅助育种及遗传多样性分析,从而为甜菜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0.
以钝鳞紫背苔(Plagiochasma appendiculation)为外类群(outgroup),利用ClustalX 2.0和MEGA 4.1软件对8种苔藓植物的matK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8种苔藓植物的matK序列长度为638bp~650bp,排序后总长度为664bp,其中变异位点357个,信息位点180个。遗传距离为0.058~0.557,平均遗传距离为0.287。利用NJ法建立的系统树显示,8种苔藓植物分为3组,其中2种丛藓科的聚为一组,3种青藓科的聚为一组,3种灰藓科的聚为另一组。序列分析结果与形态学结果一致,表明matK基因序列可用于苔藓植物的亲缘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