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72篇
  免费   698篇
  国内免费   773篇
林业   833篇
农学   437篇
基础科学   446篇
  862篇
综合类   4770篇
农作物   630篇
水产渔业   513篇
畜牧兽医   1565篇
园艺   770篇
植物保护   417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460篇
  2021年   436篇
  2020年   447篇
  2019年   395篇
  2018年   282篇
  2017年   473篇
  2016年   380篇
  2015年   555篇
  2014年   489篇
  2013年   582篇
  2012年   868篇
  2011年   883篇
  2010年   812篇
  2009年   684篇
  2008年   699篇
  2007年   676篇
  2006年   590篇
  2005年   388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乳铁蛋白及其生理机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铁蛋白作为一种天然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糖蛋白,是转铁蛋白家族的一员。它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各种外分泌物中,乳中的含量较高,因其广泛的生理功能,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概括介绍乳铁蛋白的结构及其重要的生理功能以及乳铁蛋白的制备方法,并展望乳铁蛋白作为一种添加剂在畜牧业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2.
外源NO对NaCl胁迫下燕麦幼苗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用不同浓度的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SNP处理100 mmol/L NaCl胁迫下一年生燕麦草幼苗,研究了外源NO对NaCl胁迫下燕麦幼苗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NO可缓解NaCl胁迫造成的燕麦幼苗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促进脯氨酸(Pro)积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并能缓解叶绿素含量的降解,提高可溶性糖的含量.而且NO的这种作用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其中以0.2 mmol/L SNP处理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93.
选择1日龄健康AA肉仔鸡120只,随机分成4组。使用蛋氨酸铜作为铜源,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对照组饲料铜含量为11mg/kg,3个高铜试验组分别为:110mg/kg、220mg/kg和330mg/kg,试验至60日龄结束。于第12,36,60日龄在各组内随机采血,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测量60日龄各组肝脏和粪便的铜含量并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显示:①血清ALT和AST活性均在正常范围内,没有异常升高;②110mg/kg和220mg/kg组的肝脏组织中铜含量比对照组有所升高,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而330mg/kg组则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试验组(P<0.01);110mg/kg,220mg/kg和330mg/kg组的粪便中铜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③330mg/kg组的肝脏组织大部分细胞中度变性,其他各组病理变化不明显。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蛋氨酸铜浓度达到330mg/kg时,肝脏内的铜蓄积量会迅速增多且对肝脏造成较大的损伤,粪便中的铜含量随着日粮中铜含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多,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94.
以大白猪和长白猪为研究材料,对照组不饲喂"雅士勇"口服液,两试验组分别饲喂25 mL和30 mL"雅士勇"口服液,研究"雅士勇"口服液对猪的射精量和精子畸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雅士勇"口服液对射精量无明显影响(P>0.05),但对种公猪的精子畸形率有显著影响,对照组的精子畸形率均极显著地高于两个试验组(P<0.01),而两试验组之间精子畸形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9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已经发表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基因的高度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Blast在线检索GenBank数据库,未发现其他相似序列。提取已鉴定的IBDV—QD株传代病毒尿囊液的总RNA,合成cDNA模板,优化RT-PCR反应条件,最终获得预期453bp的目的片段,IBDV扩增产物经测序结果证实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致病力不同的IBDV毒株相应序列同源性达97.4%~99.9%,最终建立了RT—PCR检测方法。用已建立的RT—PCR方法对已知的8份临床IBDV阳性法氏囊病料进行检测,阳性率达100%,另外对2份鸡白血病病毒(ALDV),2份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ILTV),2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阳性病料进行平行同条件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表明所建立的RT—PCR特异性好、敏感性高,可用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临床初步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996.
利用PCR技术扩增了标准血清2型鸭疫里默氏菌的42000外膜蛋白基因片段(OmpA-2)1045bp,将其克隆到pGM-T-Easy克隆载体和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中,分别构建了pGM-OmpA-2和GST-OmpA1-2重组子,并进行了测序和表达。对表达产物做了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扩增获得的外膜蛋白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鸭疫里默氏菌外膜蛋白序列的同源性为95.4%,氨基酸序列间仅存在点置换,无插入或缺失变异,证明重组子构建正确。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检测表明,获得的融合表达蛋白GST-OmpA1-2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5000。  相似文献   
997.
人参皂苷免疫调节和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病毒病是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重要疾病,引起大量的人畜发病和死亡。在中医学文献中,很早就有关于中草药防治病毒病记载。人参是我国名贵的药材,已有数千年的使用历史。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参皂苷作为人参中一类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免疫调节和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998.
高铜日粮对肉鸡肝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玉米-豆粕型日粮研究铜(源于硫酸铜)对肉鸡肝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在对照组(Cu 11 mg/kg)基础上设3个高铜组(110 mg/kg、220 mg/kg和330 mg/kg,分别对应为:试验组Ⅰ、Ⅱ、Ⅲ),试验60 d,在不同时间点(12、24、36、48、60日龄)采集肝脏提取线粒体.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和试验I组肝脏线粒体呼吸功能有增强的趋势.在48日龄之前,试验Ⅱ和Ⅲ组肝脏线粒体呼吸功能也有增强的趋势,但幅度较小,48日龄以后,肝脏线粒体呼吸功能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60日龄的试验Ⅲ组.高铜日粮能影响肉鸡肝细胞线粒体的呼吸功能,日粮铜浓度为110mg/kg时,能增强线粒体的呼吸功能,但较高的铜浓度日粮则损害线粒体的呼吸功能. 、220 mg/kg和330 mg/kg,分别对应为:试验组Ⅰ、Ⅱ、Ⅲ),试验60 d,在不同时间点(12、24、36、48、60日龄)采集肝脏提取线粒体.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和试验I组肝脏线粒体呼吸功能有增强的趋势.在48日龄之前,试验Ⅱ和Ⅲ组肝脏线粒体呼吸功能也有增强的趋势,但幅度较小,48日龄以后,肝脏线粒体呼吸功能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60日龄的试验Ⅲ .高铜日粮能影响肉鸡肝细胞线粒体的呼吸功能,日粮铜浓度为110mg/kg时,能增强线粒体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999.
部分省市鸡群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的流行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多重PCR方法对我国部分省市不同品种、不同类型的鸡群进行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在3132份鸡肛门棉拭样品中,检测出583份空肠弯曲菌阳性样品,平均阳性率18.61%;48份结肠弯曲菌阳性,平均阳性率1.53%。鸡饲养环境样品217份,6份空肠弯曲菌阳性,阳性率2.76%。不同鸡群感染率悬殊较大,空肠弯曲菌阳性率从0%-73.3%、结肠弯曲菌阳性率从0%-7.4%。30个鸡群中空肠弯曲菌阳性率为86.67%,结肠弯曲菌阳性率43.33%。本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鸡群中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的流行呈现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00.
A study on bioavailability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cefquinome in piglets was conducted after intravenous (i.v.) and intramuscular (i.m.) administrations of 2.0 mg/kg of body weight, respectively. Plasma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ssay with UV detector at 268‐nm wavelength. Plasma concentration–time data after i.v. administration were best fit by a two‐compartment model. The pharmacokinetic values were distribution half‐life 0.27 ± 0.21 h, elimination half‐life 1.85 ± 1.11 h, total body clearance 0.26 ± 0.08 L/kg·h, area under curve 8.07 ± 1.91 μg·h/mL and volume of distribution at steady state 0.46 ± 0.10 L/kg. Plasma concentration–time data after i.m. administration were also best fit by a two‐compartment model. The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were distribution half‐life 0.88 ± 0.42 h, elimination half‐life 4.36 ± 2.35 h, peak concentration 4.01 ± 0.57 μg/mL and bioavailability 95.13 ± 9.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