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09篇
  免费   2263篇
  国内免费   3456篇
林业   2272篇
农学   1964篇
基础科学   1903篇
  3780篇
综合类   17322篇
农作物   2483篇
水产渔业   1854篇
畜牧兽医   6071篇
园艺   2798篇
植物保护   1481篇
  2024年   234篇
  2023年   743篇
  2022年   1778篇
  2021年   1686篇
  2020年   1586篇
  2019年   1557篇
  2018年   1128篇
  2017年   1808篇
  2016年   1202篇
  2015年   1761篇
  2014年   1953篇
  2013年   2273篇
  2012年   3181篇
  2011年   3251篇
  2010年   3003篇
  2009年   2686篇
  2008年   2682篇
  2007年   2401篇
  2006年   1943篇
  2005年   1571篇
  2004年   1011篇
  2003年   575篇
  2002年   565篇
  2001年   514篇
  2000年   513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8篇
  1956年   20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缙云山不同林地类型土壤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   总被引:60,自引:17,他引:60  
通过分析不同林地类型土壤特性及林地枯落物水文特性,对缙云山4种类型(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楠竹林和灌木林)林地涵养水源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木林表土层有机质含量为楠竹林的3.75倍,针阔混交林有机质含量为楠竹林的2.22倍,常绿阔叶林有机质含量为楠竹林的1.53倍。枯落物蓄积量为16.21~32.42t/hm2,枯落物最大持水率次序为针阔混交林>灌木林>常绿阔叶林>楠竹林,最大持水量为灌木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楠竹林。土壤非毛管持水量由大到小依次是灌木林(66.2 mm)>针阔混交林(57.52 mm)>常绿阔叶林(47.99 mm)>楠竹林(46.98 mm)。灌木林土壤饱和蓄水量最好,为266.48 mm;针阔混交林较好,为190.4 mm;常绿阔叶林次之,为186.8 mm;楠竹林最差,为1 74.8 mm。灌木林和针阔混交林较楠竹林有更好的涵养水源功能。在今后的森林经营中,应考虑营造灌木林和混交林。  相似文献   
992.
本文介绍了Intemet网上一些实用性农业信息资源及其检索方法,对一些主要的农业站点和信息资源进行了分析和概括。为获取和利用因特网上重要的和相关的文献信息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3.
以番茄为供试作物,采用田间微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灌溉方法和不同氮肥种类对氮素在土壤不同层次间的残留以及在番茄植株不同部位之间的分配。结果表明,在番茄整个生育期内,土壤中无机氮主要以NO3--N的形式存在,NH4+-N所占比例很小。0~100cm土层中,滴灌和沟灌各处理土壤中NH4+-N的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内含量均比较低(低于6mgkg-1),且变化幅度不大,各土层NH4+-N的含量受灌溉方式和施肥的影响较小。无论是滴灌还是沟灌,番茄全生育期内0~20cm土层土壤NO3--N含量始终较高。沟灌易引起土壤中NO3--N向下层迁移,而滴灌对40~60cm土层及其以下各层次土壤的NO3--N分布影响作用不明显。硝态氮肥较铵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更易随水向深层土壤迁移。灌溉方式对肥料15N在果实、茎、叶中的分配比例没有明显影响,肥料15N在番茄地上部分各器官所含的量以果实为最高,其次为叶,茎中的含量最少;两种灌溉方法间肥料15N在果实、茎、叶的分配比例差异不大,平均为2.9∶1∶1.6。  相似文献   
994.
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无机硫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棕壤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了玉米-玉米-大豆轮作方式下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无机硫各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水溶性硫的含量;单施有机肥土壤中吸附态硫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总体为上升趋势;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土壤中吸附态硫的含量在1991年前增长速率较快,此后基本保持平衡,而对照处理土壤中吸附态硫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各处理中除不施肥处理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外,其他土壤盐酸可溶性硫的含量均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995.
GIS技术在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S技术在非点源污染研究中日益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基于GIS技术的非点源污染模型应用研究已成为非点源污染研究的热点。阐述了GIS在非点源污染研究中应用的必要性,对GIS在非点源污染应用的三个层次即建立空间数据库、提取模型参数和与模型的集成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6.
辽西风沙半干旱区旱作农田水资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辽西风沙半干旱区年降水量多为二、三年左右的丰枯交替,并有持续4年以上的连续干旱,尤其是1980年以后连续干旱的年份较多。区域内春旱严重,夏季降水明显集中,秋季水分收支基本平衡。以土壤水分季节变化情况可分为:冬季土壤水分凝聚、冻结、累积阶段,春季解冻、返浆、土壤水分大量蒸散阶段,夏季土壤水分大量累积阶段,秋季土壤水分缓慢蒸发阶段。  相似文献   
997.
以庄浪县5种林草间作模式为对象,在田间采用张力计法测定各模式地的低吸力段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析各模式地的土壤持水性能,比较不同模式地的比水容量,结果表明,各模式地土壤含水率随吸力变化较快;五种模式不同土层土壤持水力存在明显差异,表层土壤持水力较大,60cm土层土壤持水能力最差。仁用杏+红豆草模式地土壤持水能力和供水能力最强,是最为耐旱模式,油松+紫花苜蓿模式供水能力最差。  相似文献   
998.
唐学芳  孙辉  罗英  唐亚  祝其丽 《土壤通报》2008,39(2):270-274
研究了珠穆朗玛峰北坡地区沿绒布河谷海拔4400~5550m的夏季土壤中水解酶类脲酶、中性磷酸酶活性,并探讨了这两种土壤酶与土壤有机质和海拔高度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海拔升高,土壤脲酶、中性磷酸酶活性呈高低波动变化,在研究区域出现多个峰值,总的趋势是上升的,其最大值分别出现在海拔5500m和5450m处。(2)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脲酶活性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脲酶活性与海拔的相关性不具显著性意义,中性磷酸酶活性与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9.
张家口市污水处理厂植物景观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张家口市污水处理厂植物景观设计为例,通过对工厂环境设计理念的分析,介绍了在厂区不同区域采用适宜的植物品种及各具特色的植物配植方式,通过植物造景来营造一个清新、优美、舒适的现代花园式厂区环境.  相似文献   
1000.
用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探讨了私有制经济系统中一般均衡和pareto最优的关系,并以私有制经济第一、第二福利定理的形式对其进行了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