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07篇
  免费   825篇
  国内免费   1390篇
林业   1526篇
农学   2224篇
基础科学   1045篇
  2168篇
综合类   5869篇
农作物   749篇
水产渔业   410篇
畜牧兽医   1566篇
园艺   345篇
植物保护   72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250篇
  2021年   347篇
  2020年   374篇
  2019年   357篇
  2018年   303篇
  2017年   395篇
  2016年   477篇
  2015年   503篇
  2014年   466篇
  2013年   603篇
  2012年   637篇
  2011年   1329篇
  2010年   911篇
  2009年   888篇
  2008年   770篇
  2007年   690篇
  2006年   689篇
  2005年   562篇
  2004年   645篇
  2003年   525篇
  2002年   467篇
  2001年   415篇
  2000年   401篇
  1999年   330篇
  1998年   316篇
  1997年   286篇
  1996年   258篇
  1995年   269篇
  1994年   279篇
  1993年   459篇
  1992年   280篇
  1991年   245篇
  1990年   225篇
  1989年   169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81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68年   2篇
  1963年   2篇
  1932年   1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在短光照或温室条件件下高粱品种出苗~抽穗期日数显著缩短,供试品种平均比对照分别缩短12.5天和13.635天,缩短百分率分别为18.8和20.5;伴随苗穗期日数的缩短,叶片数在短光或温室条件下分别减少3.9和4.275片,减少百分数分别为22.24和24.22;株高分别降低60.15和47.65厘米,降低百分数为25.88和20.5,表明光、温直接影响高粱的生育进程和器官建成的数量与结构。 2、高粱品种生育日数变化主要反映在出苗~抽穗期。出苗~抽穗日数在短光或温室条件下分别减少18.8%和20.5%.而抽穗~成熟日数仅减少5.1%和8.3%,表明高粱出苗~抽穗期是光温反应的最大效应期。 3、不同品种在短光或温室条件下性状变化的趋势一致,但程度明显不同;同一品种同一性状在上述条件下变化程度也不同。根据供试品种对光温敏感的程度划为四大类群,其数量与地理分布如下: Ⅰ、光温敏感型,占试验品种总数的20%.分布在长江以北,辽宁以南地区。Ⅱ、温敏感型,包括温敏感光中度敏感型和温敏感光迟钝型,占25%,分布在黄河以北,北纬45℃以南的山西、内蒙、辽宁、河北北部和吉林南部。Ⅲ、光敏感型、包括光敏感沮中度敏感型和光敏感温迟钝型,占12.5%,分布在黄河(北纬35°)以南,南岭(北纬25°)以北地区。Ⅳ、中度敏感型占42.5%,分布广且没有明显的地带性。试验未发现对光、温都迟钝的类型。北方温敏感型品种较多,短日性较弱,南方光敏感型品种较多,短日性强、感温性中等或较弱。不同光温类型的形成、分布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即光温条件和栽培制度密切相关。 4、温敏感型和光敏感型中早熟品种较多,占86%,光温敏感型品种既有早熟的,中熟的、也有晚熟的,所以光温敏感的品种不一定全是早熟品种,而晚熟品种也并非对光温反应不敏感。中度敏感型品种也有早熟、中熟和晚熟之分。在不同光温条件和栽培制度下,不同光温类型熟性变化的主导因素不同。 5、光、温在形成高粱不同类型过程中的效应是相互联系而又有区别的,光、温效应对不同环境下的不同类型有主次之分,大小之别;光、温效应在高粱不同发育阶段既是同步性的,又是顺序性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山区经过50年的建设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存在的问题也很多,有必要重新认识山区.山区是个复杂的大系统,需要多方面协调发展.要解决在县级的组装配套和实施问题.建议成立全国性的山区综合研究所,加强山区的综合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大白菜(B. campestris ssp pekinensis.)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我们进行了两年地膜覆盖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直播小株、育苗小株、老株那种采种方式,凡使用地膜覆盖的均比不覆盖的产量增加30%左右,质量也明显的提高;聚乙烯、聚氯乙烯都是良好的地而覆盖材料,在大白菜种子生产中可以取得相近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农业科研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广西农业科学》编辑部在近年的办刊实践中积极探索,开拓创新,通过调整刊物定位向学术性期刊转变,增加版面和改进编辑流程缩短文章出版时滞,拓宽报道范围扩大影响力,加强与同行的交流学习,提升办刊理念,实行文稿校核质量控制体系,保证刊物质量,强化编辑队伍建设提高编辑人员业务素质,加强期刊经营增强期刊社经济实力等措施,使期刊的内外质量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增强,期刊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温湿度二因素回归最优设计,研究贵烟4号变黄阶段烘烤环境与烤后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及香吃味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温度32℃~42℃、相对湿度75%~95%范围内,随着变黄温湿度的逐渐升高,烤后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及香吃味评吸得分均表现出先逐渐增加而后又下降的趋势;在控制变黄温度约37℃~38℃,相对湿度84%~90%即干湿差约1.5℃~2℃烤后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及香吃味评吸得分较高;分析结果还表明,烤后烟叶的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与香吃味评吸得分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以提高迷宫螺旋泵的扬程、流量、效率、汽蚀等性能参数为目标,给出不同使用条件下螺旋槽形状与几何参数的选取。  相似文献   
17.
磷对奶牛红细胞膜脂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5例临床上有明显低磷血症的奶牛血清磷、红细胞膜脂质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低磷血症奶牛血清磷、红细胞膜磷脂明显降低;红细胞膜胆固醇及膜胆固醇/磷脂摩尔比值(nch/npl)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牛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清磷与红细胞膜磷脂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917,y=10.852x+3.196,P<0.01);与红细胞膜胆固醇以及nch/npl之间分别呈显著负相关(r=-0.940,y=2.850x-1.072,P<0.01;r=-0.920,y=1.968x-1.401,P<0.01)。此外,红细胞膜微粘度与膜磷脂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954,y=19.122x-4.384,P<0.01),而与膜胆固醇以及nch/npl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88,y=0.927x+0.964,P<0.01;r=0.978,y=-0.293x+1.113,P<0.01)。结果表明,磷是红细胞膜脂质成分改变的先决因素,而后者又是红细胞膜流动性及膜结构、功能发生变化并导致膜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益生素预防畜禽腹泻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革兰氏阳性的嗜酸乳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活菌和死菌喂饲了80只雏鸡,用嗜酸乳杆菌的活菌和死菌喂饲了37头仔猪和24头犊牛,观察这些细菌防畜禽腹泻的效果。结果证明这两种细菌的活菌与死菌都有预防腹泻的功能,嗜酸乳杆菌的效果好于枯草杆菌。两种菌的活菌和死菌都有预防作用说明是菌体成分或代谢产物可能是预防腹泻的主要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9.
活性炭吸附痕量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静态、动态吸附条件下,分别选用果壳类净水用活性炭和煤质净水用活性炭对胶片工业废水中的痕量银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废水中的银浓度可降至<50ppb,活性炭对银的吸附量达到3~5mg/g.微孔发达的活性炭更适于吸附废水中的痕量银.随着银液浓度的升高,银液量增大,活性炭吸附能力增加.银液的最佳吸附pH值是5.  相似文献   
20.
漆树酶在漆酚树脂上的固定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漆酚树脂吸附金属离子后对漆树酶的固定化方法,比较了Fe^3+和Al^3+、漆酚树脂和漆酚-水杨酸接枝树脂对漆树酶的固定化结果显示,漆酚-水杨酸-Al螯合树脂对漆树酶的固定化活力最高,测定了溶液PH,环境温度对固定化漆树酶活性的航固定化漆酶的重作用性。另外,测定了固定化漆树酶的米氏常数,Km=4.9×10^-3,并讨论了Km小于天然漆树酶的米氏常数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