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7篇
  免费   329篇
  国内免费   515篇
林业   303篇
农学   339篇
基础科学   200篇
  520篇
综合类   2547篇
农作物   444篇
水产渔业   292篇
畜牧兽医   880篇
园艺   356篇
植物保护   280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436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436篇
  2009年   386篇
  2008年   407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2篇
  1926年   1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01.
通过对503名在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问卷调查,比较了文理科学生不同的学习心理压力,重点分析了理工科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影响、应对方式。笔者认为,由于学科特点,理工科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面临的学习压力较大。必须把握理工科学生学习心理压力的特点及规律,适时有效地进行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102.
移栽秧龄对杂交中稻抽穗进程和成熟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4个熟期不同的杂交组合为材料进行田阃试验,研究了这些品种在4种秧龄处理下抽穗进程和成熟期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较短秧龄处理下,水稻见穗期有所提前且见穗至完全齐穗所经历的时间较短,抽穗相对集中;在长龄或超长龄处理下,水稻见穗期推迟,见穗至完全齐穗所经历的时间拉长.但生育期不同的品种抽穗进程对秧龄的反应有较大差异.移栽秧龄对同一品种成熟期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03.
发展中的吉林省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叙述了“十五”期间形成的吉林省农村科技信息化工作的七大服务体系,并就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服务模式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4.
105.
研究了工业中常遇到的先将原料板切割成加工拼板后,再将拼板切割成单元板的一类矩形板材切割问题,此类问题归结为二维排布的双层优化,针对单元板在拼板上和拼板在原料板上的4种不同排布情形,建立了统一的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根据问题的特点,给出了该模型的一个化双层优化为单层优化的求解算法,实际应用中,该算法能在数秒钟内按工艺要求给出最优切割方案,与传统方法相比,料板利用率常可提高5%~10%.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克隆昆明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基因并研究其序列特征及时空表达规律,为工作犬体型及生长发育相关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PCR法扩增昆明犬IGF2基因CDS区,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昆明犬IGF2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IGF2基因在2.5月龄昆明犬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及大腿内侧肌肉和不同年龄段肝脏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昆明犬IGF2基因CDS区全长717 bp,编码238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昆明犬IGF2基因与赤狐的遗传距离最近,与鸡的遗传距离最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IGF2蛋白分子质量为26.46 ku,理论等电点为9.61,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属于亲水性非分泌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核(47.8%)和线粒体(17.4%),存在23个磷酸化位点;该蛋白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三级结构与二级结构预测结果相符。组织表达谱分析显示,IGF2基因在2.5月龄昆明犬肝脏中相对表达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肾脏、肺脏及肌肉组织(P<0.01);仔犬期(2.5月龄)肝脏中的IGF2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幼犬期(6月龄)、青年期(1岁)及成年期(1.7和2.5岁)(P<0.01)。【结论】 本研究成功克隆昆明犬IGF2基因,并发现IGF2在多个组织广泛表达,在肝脏中的表达量最高,可为深入探讨昆明犬IGF2基因在生长发育中的调控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研究饲喂频率对妊娠母猪背膘厚和繁殖性能的影响。[方法] 挑选加系杜洛克经产母猪480头,配种时按照胎次(2~7胎)、背膘厚(11~22 mm)相近的原则随机将母猪分为T1组(每天饲喂1次)和T2组(每天饲喂2次),两组每天等量饲喂。T1组母猪220头,饲喂时间为8:00;T2组母猪260头,饲喂时间为8:00和15:00,每次饲喂量为总量的一半,定位栏饲养。[结果] ①饲喂频率不影响妊娠56 d、开配-妊娠56 d的背膘厚(妊娠56 d背膘厚-开配背膘厚)(P>0.05);T2组妊娠110 d(P=0.06)、妊娠56-110 d(P=0.09)背膘厚(妊娠110 d背膘厚-妊娠56 d背膘厚)有高于T1组的趋势。②饲喂频率对窝产总仔数、活仔数、死胎数、木乃伊胎数、初生窝重以及初生个体重均无显著(P>0.05)影响。③在三胎母猪中,T2组妊娠110 d(P=0.01)、妊娠56-110 d(P=0.04)背膘厚均显著高于T1组;五胎及以上母猪,T2组妊娠56-110 d(P=0.08)背膘厚有高于T1组的趋势。④饲喂频率不影响二胎母猪窝产总仔数、死胎数、木乃伊胎数、初生窝重以及初生个体重(P>0.05),但二胎母猪中T2组活仔数有高于T1组的趋势(P=0.07)。[结论] 饲喂频率由每天两餐减少到每天一餐不会对母猪的繁殖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8.
109.
7种乔木对SO_2清除能力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本文采用基于ArcView软件的CITYgreen模型,以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实验林场为例,结合航片判读与实地调查,对哈尔滨市7种主要乔木树种对SO2的清除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糖械对SO2的清除能力最强。其次是白桦。最弱的落叶阔叶树种为水曲柳。针叶树种对SO2的清除能力普遍低于阔叶树种。随着树木的生长其清除能力有逐步增强的趋势,其清除量增加的强度在生长旺期最大,以后其强度逐渐渐弱。  相似文献   
110.
Liang N  Inoue G  Fujinuma Y 《Tree physiology》2003,23(12):825-832
We developed a fast-response multi-chamber system for measuring soil-surface CO2 efflux (Fc). The chambers (90 x 90 x 50 cm, L x W x H) had lids that opened and closed automatically, and were connected in parallel to a single CO2 analyzer equipped with a 16-channel gas sampler. Between measurements the chamber lids were raised to allow precipitation and leaf litter to reach the enclosed soil surface. When a chamber was closed, it was ventilated with well-buffered ambient air (125 l min-1) that entered by an inlet on one chamber sidewall and exited through a large vent on the opposite sidewall.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chamber was less than 0.22 Pa. Two additional mixing fans maintained an air speed of 0.3 +/- 0.1 m s-1 at 20 cm above the soil surface. Air was withdrawn continuously from the inlets and outlets of each chamber, and fed sequentially to an infrared CO2 analyzer. With this system, we measured Fc in a 40-year-old temperate Pinus densiflora Sieb. & Zucc. forest from February 8 to May 30, 2001. Mean Fc increased steadily from 0.9 micro mol m-2 s-1 at the beginning of February to 4.6 micro mol m-2 s-1 by the end of May.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Fc and surface soil temperature (r = 0.896; P < 0.0001), and the Q10 value was 2.8. Spatial variation of Fc was higher in the non-growing season than in the growing season. Measurements were not interrupted by either rain or sno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