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2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77篇
农学   76篇
基础科学   26篇
  59篇
综合类   416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115篇
园艺   91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确定最佳基质彩椒栽培的氮素施肥配方,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不同氮素水平处理下彩椒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以氮营养液15μmol·L-1的含量最高,其次为20、5和10μmol·L-1处理,以2.5μmol·L-1处理的含量最低;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植株叶片净光合速率总体表现为在2.5~15μmol·L-1氮素浓度范围,随氮素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高氮处理20μmol·L-1的净光合速率低于15μmol·L-1处理,但与10μmol·L-1接近。而2.5与5μmol·L-1处理的净光合速率较低;各处理的蒸腾速率日变化表现为明显的双峰型,N10和N15处理在一天中蒸腾速率较高且变化幅度较大,而其它3个处理蒸腾速率较低且变化幅度平缓;气孔导度以5、10和15μmol·L-1三个处理植株的叶片在一天中始终处于较高水平,而高氮处理N20的气孔导度在一天中变化较缓,处于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52.
以金樱子组培苗的划伤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组合、暗培养时间、添加物L-脯氨酸、叶片不同部位对不定芽直接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DZ浓度为1.5 mg·L^-1、NAA浓度为0.000 5 mg·L^-1时,不定芽直接发生率最高,为9.5%;不同暗培养时间对不定芽直接诱导具有一定影响,暗培养时间为10 d时不定芽的直接发生率最高,为10.5%;添加了不同浓度的L-脯氨酸后不定芽的诱导率不增反降,所以以不添加L-脯氨酸为宜;叶片不同部位的再生率比较中,仅带叶叶柄可直接诱导出不定芽。综上所述,叶片直接再生不定芽的诱导方法是,以金樱子带叶叶柄为外植体,在直接诱导培养基上1/2MS+TDA 1.5 mg·L^-1+NAA 0.000 5 mg·L^-1+CH 100 mg·L^-1+AgNO3 10 mg·L^-1+蔗糖30 g·L^-1+琼脂7.5 g·L^-1,暗培养10 d后,转至正常光周期下培养3周左右,不定芽诱导率最高,为10.5%。所得不定芽在增殖培养基MS+NAA 0.1 mg·L^-1+6-BA 1.0 mg·L^-1生长3周后,增殖系数可达到3.5左右;将丛生芽切割成单芽后转入不含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壮苗3周,幼苗可长高至3~5 cm;再转入MS+NAA 0.1 mg·L^-1培养基中生根,1个月后生根率达95%。  相似文献   
53.
亚硝酸盐对凡纳滨对虾血细胞毒性及p53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水产动物集约化养殖的迅猛发展,水质污染问题日益加剧,环境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断上升,成为水产养殖中诱发爆发性疾病的重要环境因子。为探讨亚硝酸盐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血细胞的毒性以及 p53 mRNA 的影响,通过预试验以及前期资料获取亚硝酸盐对凡纳滨对虾的毒性效应,选取0 mg/L 对照组和20 mg/L 浓度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细胞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含量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运用荧光定量 PCR 技术检测 p53基因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在亚硝酸盐应激12 h 后,对虾血细胞的 NO 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升高(P <0.05),在应激24、48、72 h 后有极显著的升高(P <0.01);ROS 含量在应激12、48、72 h 时有极显著升高(P <0.01),在应激24 h 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升高(P <0.05)。非特异性酯酶活性在应激24、48、72 h 显著下降(P <0.05),p53的表达水平在应激48 h 和72 h 后显著升高(P <0.05)。研究表明,亚硝酸盐应激诱导对虾血细胞产生了过量的 NO 和 ROS,造成氧化胁迫作用,诱导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最终导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4.
以鲫为对象进行投饲试验,研究复合氨基酸、小肽及几种中草药对鲫在摄食方面及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0.1%复合氨基酸组和0.5%木香组的鱼明显集中抢食,15d的摄食率结果为0.1%复合氨基酸组和0.5%木香组的鱼体活力明显强于其他组,即0.1%复合氨基酸和0.5%木香组的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SGR)明显高于其他组。饲料中添加0.5%木香组比对照组增重率高18.9%,比0.1%复合氨基酸组高6.3%,表现出明显的增重作用;而0.5%动物肽纽增重可能由于添加量的不足而没体现出增重作用。  相似文献   
55.
以新鲜虾血细胞为阴性对照,α-羰基氰化氯苯腙处理的虾血细胞为阳性对照,建立以JC-1为荧光标记的测定虾类血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流式细胞术方法.将凡纳滨对虾离体血细胞经不同浓度Cd2+ (10-9~10-3 mol/L)处理6h后,应用该方法测定血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显示10-4 mol/L和10-3 mol/L Cd2+导致血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表明该浓度的Cd2+会破坏虾血细胞线粒体的功能.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应用JC-1标记的流式细胞术测定方法适用于虾类血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研究.  相似文献   
56.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园林植物应用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华南农业大学园林与风景园林专业为传统优势学科,扎实基础的园林植物应用课程已成为专业的特色课程。以华南农业大学的园林植物应用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从课程案例库建立、课程组织与教学、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3方面介绍了案例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应用,并结合问卷调查和学生作业了解实施效果。结果显示,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价值和作用的理解,增强其对园林植物的认知能力,以及根据场地特点和节庆应用目的等,从生态学、美学和植物文化角度选择和配置应用植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57.
稻黄单胞菌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上的重要致灾病害之一。前期基因组学分析发现,Xoo菌株PXO99A的PXO_04062基因可能编码一个磷酸甘油转移酶,推测与病原菌的致病力有关。本研究采用自杀质粒pK18mobsacB介导的方法,构建了该基因的缺失突变体,并对突变体进行了反式互补。水稻上致病性测定发现,与野生型菌株相比,PXO_04062基因的缺失突变体DM04062在寄主水稻日本晴上的致病力显著下降,并且其胞外多糖产量、运动性、生物膜形成等均明显降低。进一步采用RNA-seq方法比较突变体转录组的变化,发现突变体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共有533个,其中包括多个致病相关基因,如胞外多糖合成和细胞运动性等相关基因。与野生型相比,这些基因在突变体中的表达均显著下调。这些结果说明,白叶枯病菌的磷酸甘油转移酶基因是通过影响多种致病力相关因子的合成,来影响病菌在水稻上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58.
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下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意义]目前全球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已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有必要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农业信息化的推动作用.[方法/过程]总结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的现状,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路径进行分析,提出新一代农业信息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的策略.[结果/结论]提出通过新一代信息...  相似文献   
59.
本文介绍了为满足企业数据中心的要求,帮助企业在空间和能源受限制的情况下建设数据中心,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虚拟化技术,介绍了企业虚拟化计算资源监控、管理平台的实现,并就AJAx在平台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0.
计算机双屏显示是计算机技术与可视化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应用.双屏显示系统帮助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频繁切换窗口.本文提出了双屏显示的概念,并详细分析了该技术的实现细节,最后介绍了它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