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22篇
  免费   584篇
  国内免费   911篇
林业   534篇
农学   554篇
基础科学   445篇
  1012篇
综合类   4676篇
农作物   496篇
水产渔业   386篇
畜牧兽医   1836篇
园艺   775篇
植物保护   503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44篇
  2022年   564篇
  2021年   507篇
  2020年   463篇
  2019年   431篇
  2018年   323篇
  2017年   490篇
  2016年   339篇
  2015年   460篇
  2014年   493篇
  2013年   605篇
  2012年   757篇
  2011年   852篇
  2010年   810篇
  2009年   701篇
  2008年   713篇
  2007年   576篇
  2006年   459篇
  2005年   420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4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针对我国农业节水与农业水费的现状 ,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阐述了调整农业水费对促进我国农业节水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作用 ,并利用水利经济原理推算出有利于农业节水发展的节水水价。  相似文献   
992.
无农不稳,无商不活,要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活力,大力发展正在兴起的农产品物流是一条重要途径。从农产品物流的需求与供给状况入手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即为流通渠道结构单一、成本高、技术落后等,今后应从增强农业各部门对农产品物流的认识,改进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第三方物流等方面着手并加以重视,加大对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3.
土壤含水量对秸秆分解的影响及动态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秸秆与土壤混合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秸秆分解时对土壤含水量的需求以及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主要影响秸秆前期的分解,在土壤含水量为20.0%和15.0%的条件下,秸秆分解率在第10天分别为30.73%和14.01%,在第60天分别为52.90%和43.20%。同时,秸秆在分解过程中可以释放出水分,从而提高土壤含水量,并使之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加入秸秆组的土壤含水量在第50天比对照组高出5.41%,说明秸秆还田的保水、增墒作用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994.
 研究选用24kg左右的去势撒坝猪及其约长撒三元杂交猪各7头,根据基因型分成两组, 按活重变化分为3个试验期 (前:20~35kg,中: 35~60kg和后期60~90kg),在同一试验期内饲喂同样的日粮进行饲养试验,当活重达90kg进行屠宰试验,研究杂交改良对云南省本地猪种撒坝猪肉品质和肌纤维特性的影响。撒坝猪通过杂交改良后,生长速度和瘦肉率显著提高,但其肉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杂交后代肌肉水分显著地增加(P<0.01),相反,肌肉粗蛋白(P<0.05)、粗脂肪和肌内脂肪(P<0.01)显著地降低。杂交后代的系水率、保水率、肉色、嫩度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不显著P>0.05),然而,大理石纹、熟肉率、滋味、多汁性和汤味显著下降(P<0.05)。肌纤维直径和密度变化较为显著。杂交后显著地降低了腰肌、股二头肌和背最长肌肌纤维密度(P<0.001);腰肌、股二头肌和背最长肌肌纤维密度分别降低了22.3%,22.8%和19.3%。肌纤维密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杂交后显著地增加了腰肌、股二头肌和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P<0.01);腰肌、股二头肌和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分别增加了22.5%,18.1%和18.9%。  相似文献   
995.
地下滴灌条件下杨树速生丰产林林木根系生长特性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在北京潮白河沙地意大利214杨人工林中,对地下滴灌和常规灌溉下林木根系生长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滴灌能使林木10 mm根量(尤其是2 mm细根量)大幅度增加,如地表以下20~50 cm土层地下滴灌区10 mm根量大于常规灌溉的3倍,这是林地生产力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垂直分布来看,地下滴灌林木10 mm根集中分布在20~50 cm,常规灌溉林木基本呈均匀分布状态;从水平分布来看,地下滴灌林木10 mm根主要分布在靠近地下滴灌管的地方,行间3 m处10 mm总根量甚至比常规灌溉还减少了50%. 因此建议在树体增大后,在行间、株间中线上布设“井”字形地下滴管,以扩大地下滴灌(SDI)区根系分布和吸收范围,进一步提高林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996.
凡纳滨对虾微卫星DNA的筛选及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片段克隆法构建凡纳滨对虾的部分基因文库,用放射性同位素[y-^12P]ATP标记的(CA)15(AT)12(AG)12、(AAT)8、(AAG)8做探针筛选阳性克隆。共获得微卫星序列152个,其中二核苷酸为核心的微卫星序列:(AG)a〉(AC)a〉(AT)a,三核苷酸为核心的微卫星序列:(AAT)a〉(CAT)a〉(AAG)a应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3.0设计引物105对。选择合成10对理论上易出现影子带的引物,筛选后用31个凡纳滨对虾个体对这些引物进行了评估,结果10对引物中有8对引物能扩增出谱带,其中1对扩增产物出现影子带,1对扩增产物为单态.有6对扩增产物出现多态。  相似文献   
997.
采用平板培养法建立鸡源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体外模型,银染后经显微镜观察鉴定,并用双纸片协同法检测浮游菌与生物被膜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情况,同时用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活性,为研究鸡源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耐药机制奠定方法学基础。结果表明,27株鸡源大肠杆菌均形成了生物被膜,肉眼可以看到硅胶片上有黑色膜样物质形成,用银染法处理过的生物被膜菌在显微照相系统下可清楚地看到生物被膜的结构;鸡源大肠杆菌生物被膜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70.4%)高于浮游菌的检出率(55.6%),且生物被膜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酶活性((0.71±0.23)U.mg-1)高于浮游菌的酶活性((0.42±0.12)U.mg-1),前者是后者的1.73倍。  相似文献   
998.
大花蕙兰试管苗玻璃化发生原因及防止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结果表明,大花蕙兰试管苗玻璃化的原因主要有3个:一是培养温度的突然升高,造成高温伤害的后遗症,引发玻璃化;二是经过多次继代培养,原球茎过多吸收细胞分裂素6-BA,使体内激素比例严重失调,导致玻璃化;三是长期使用氨、锰、铁、锌等含量较低的培养基,引起玻璃化苗的产生。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可以完全控制玻璃化苗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9.
200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136团在土壤肥力中等的条件下,基肥施棉花专用肥300kg·hm-2,滴溉追肥435~645kg·hm-2,全生育期滴灌12次,总用水量4125~4275m3·hm-2,化控6~7次,单产皮棉2419~2571kg·hm-2。  相似文献   
1000.
用超声波对输油管道进行检漏及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压电陶瓷换能器产生和接收超声波的工作原理,当输入电压的频率为谐振频率时,超声波在介质中产生的驻波最强。若管道中出现泄漏,接收换能器的电压立即发生变化,可以根据这种变化发现泄漏,进而按拟合曲线或方程计算出管道泄漏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