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00篇
  免费   4421篇
  国内免费   6385篇
林业   5028篇
农学   3833篇
基础科学   3243篇
  7026篇
综合类   35150篇
农作物   5205篇
水产渔业   2743篇
畜牧兽医   11353篇
园艺   5137篇
植物保护   3288篇
  2024年   472篇
  2023年   1441篇
  2022年   3489篇
  2021年   3164篇
  2020年   3049篇
  2019年   3113篇
  2018年   2095篇
  2017年   3587篇
  2016年   2245篇
  2015年   3528篇
  2014年   3614篇
  2013年   4449篇
  2012年   6133篇
  2011年   6339篇
  2010年   5944篇
  2009年   5046篇
  2008年   5157篇
  2007年   4841篇
  2006年   3919篇
  2005年   3105篇
  2004年   1953篇
  2003年   1248篇
  2002年   1232篇
  2001年   1158篇
  2000年   1025篇
  1999年   378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7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1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4篇
  1955年   1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经过酵母菌富集培养,以α-氰基-3-苯氧基苄醇乙酸酯为唯一碳源培养和分离,并进一步用手性HPLC法复筛,得到了两株优先立体选择性水解(S)-α-氰基-3-苯氧基苄醇乙酸酯的酵母菌菌株S11和S25。两株酵母菌均能产生耐酸酯酶,在pH 3.0时对α-氰基-3-苯氧基苄醇乙酸酯进行立体选择性水解,产物对映体过量值(ee/em>p)均在95%以上,转化率(C)分别达50%和46%。测定了菌株S11的生长曲线,并对其产酶特性进行了初探,发现其所产酶为生长偶联型的胞内酶。  相似文献   
962.
农药微乳剂浊点是微乳剂的主要质量技术指标之一。研究了3种不同种类农药的微乳剂组份与浊点的关系,并利用17O-核磁共振(17O-NMR)方法对其机理进行了探究。研究表明:浊点与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与水之间形成的氢键强度成正相关;随着水质硬度的上升,浊点下降。建议选用亲水性强的表面活性剂和极性较强的助表面活性剂来配制微乳剂,同时为了节约成本和便于工厂生产,可采用自来水来配制农药微乳剂,而采取其他措施来提高农药微乳剂的浊点。  相似文献   
963.
番茄茎叶提取物对8种植物病原菌的生物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6种溶剂对番茄茎叶进行平行提取,以葡萄白腐病菌、葡萄黑痘病菌、苹果腐烂病菌、苹果轮纹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瓜类枯萎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为供试菌,对番茄不同提取液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各溶剂提取液对特定病菌都有极好的抑制作用,对葡萄白腐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的抑制率均为100%,对其它病菌也都有很好的活性。番茄茎叶的水提取液对供试8种病原菌的综合抑制效果最好,对葡萄白腐病菌、葡萄黑痘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的抑制作用高达100%,对瓜类枯萎病菌抑菌效果最差也为67.74%。,因此,水应作为番茄茎叶农用抑菌活性物质提取的首选溶剂,石油醚可作为有机溶剂提取番茄茎叶农用抑菌活性物质的溶剂。  相似文献   
964.
禾谷镰刀菌和稻瘟病菌基因组中的微卫星序列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基因组测序结果,对这两种植物病原真菌基因组中的微卫星(SSR)序列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在禾谷镰刀菌基因组中,共发现4679个SSR序列,总长度为96.2kb,占基因组全长的0.27%.平均7.7kb碱基中有一个大于15 bp的SSR序列.在稻瘟病菌基因组中共发现16398个SSR系列,其总长度达到330kb,约占整个基因全长的0.85%,平均2.36kb碱基中就分布有1个SSR序列.在禾谷镰刀菌基因组中,数量最多的是五碱基重复序列,其次是六碱基重复序列;稻瘟病菌基因组中数量最多的是单碱基重复序列,其次为三碱基重复序列和五碱基重复序列.两基因组中数量最少的都是二碱基重复序列.尽管这两种植物病原真菌都属子囊菌,基因组大小也十分接近,但无论是在SSR的总体数量上,还是在各类SSR的分布上,两种植物病原真菌都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别.  相似文献   
965.
 利用含PSTVd单体克隆的重组质粒pGEM PSTVd,通过PCR扩增技术,用生物素标记制备cDNA探针,进行杂交反应检测PSTVd,其中通过化学颜色反应进行判读灵敏度可达50pg,而用化学发光反应进行判读灵敏度可达5pg,分别是R-PAGE检测灵敏度的26倍和260倍,且2种反应特异性和专化性较强。cDNA核酸斑点杂交反应(NASH)检测PSTVd方法准确、灵敏度高,一次检测样品数量多,且对异地样品检测非常方便,是以往其它检测方法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966.
马铃薯疮痂病菌毒素及其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分离自我国不同地区的马铃薯疮痂病菌产生的毒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菌株进行毒素提取、纯化和产毒分析发现各致病菌株均能产生同一类毒素,而非致病菌株均未见毒素产生。毒素的活性检测结果表明,毒素能使马铃薯薯片和萝卜幼苗产生与病菌作用相同的症状,说明毒素是疮痂病菌侵染过程中的主要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967.
生长抑素基因疫苗质粒pEGS/2SS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pcS/2SS中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S基因及插入S基因中的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基因亚克隆到pUC19中,构建成pUSS/S质粒;PCR扩增pcS/SS中SS基因,调整阅读框,融合到pUSS/S质柱S基因后,构建成pUS/2SSG质粒;最后将S/2SSG融合基因克隆到pEGFPN1中EGFP基因的5’端,构建S/2SS-EGFP融合表达质粒pEGS/2SS。酶切、测序鉴定后脂质体包裹法将pEGS/2SS转染HeLa细胞,荧光显微镜下检测荧光,ELISA检测表达产物的SS免疫反应原性。酶切和测序鉴定表明,重组质粒pEGS/2SS构建成功。pEGS/2SS转染24h后的HeLa细胞检测到绿色荧光,72h检测到强烈荧光,表明融合基因在HeLa细胞获得高表达;ELISA证实融合蛋白具有SS的抗原抗体反应原性。质粒pEGS/2SS的成功构建及表达为生长抑素基因免疫的机理及安全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8.
影响波尔山羊超排效果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04只(次)波尔山羊采用C IDR+FSH+PG法超数排卵(以下简称超排),发情配种后第6天采用手术法从子宫角采胚,采胚成功率为92.16%(188/204),头均获胚(16.68±7.89)枚,其中头均获可用胚(14.11±8.37)枚,可用胚率84.66%(2 654/3 135)。对不同国家产FSH、不同剂量FSH、注射LRH+P4、不同季节、重复超排、左右侧卵巢等因素对波尔山羊超排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日本和国产(动物所)FSH超排效果为佳,头均获可用胚分别为(15.66±8.26)枚(n=89)和(15.39±6.91)枚(n=23);日本产FSH 14~16 mL组效果最佳,头均获可用胚(19.63±8.96)枚(n=19);注射LRH+P4组头均获可用胚(16.04±8.84)枚(n=80),极显著高于对照组(12.16±7.68)枚(n=62);春季、秋季、冬季超排头均获可用胚分别为(10.86±5.10)枚(n=7)、(11.30±8.29)枚(n=23)、(11.00±6.17)枚(n=10),差异不显著;重复超排(间隔12月)第1次头均获可用胚(15.08±5.12)枚(n=26),第2次头均获可且胚(16.92±8.32)枚(n=26)。  相似文献   
969.
猪Ghrelin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猪下丘脑、胃等组织中提取总RNA,根据已发表的猪的Ghrelin mRNA序列设计合成引物,通过RT-PCR进行cDNA扩增,获得了282bp的片段。将该片段克隆于pMD-18T载体后进行序列分析,确认PCR产物为Ghrelin cDNA。从阳性克隆中提取质粒,经NheⅠ和XhoⅠ双酶切,回收282bp的目的片段,定向克隆到pET-28a表达载体中,提取质粒并再次转化到BL21(DE3)中,成功地筛选出阳性克隆。经IPTG诱导阳性菌,通过SDS-PAGE检测出猪Ghrelin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970.
为研究芦荟凝胶、芦荟多糖、乙酰化甘露聚糖对内仔鸡肠道主要菌群、小肠微绒毛密度、免疫功能及生产性能的影响,600只粤黄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6个重复.雌雄各半。分别施以5种不同日粮:①基础日粮添加乙酰化甘露聚糖0.1%;②基础日粮添加乙酰化甘露聚糖0.05%;③基础日粮添加芦荟多糖0.1%;④基础日粮添加芦荟凝胶干粉0.1%;⑤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期为56d。结果表明.肉仔鸡饲粮中添加芦荟凝胶、芦荟多糖、乙酰化甘露聚糖。能显著降低盲肠内容物大肠杆菌浓度.提高盲肠内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杆菌浓度(P〈0.05);回肠微绒毛高度增加、密度加大(P〈0.05);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法氏囊相对质量均显著增加.新城疫抗体效价显著提高(P〈0.05);添加芦荟多糖提高了肉仔鸡的日增重和降低了料肉比.但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