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64篇
  免费   682篇
  国内免费   984篇
林业   720篇
农学   583篇
基础科学   463篇
  1096篇
综合类   5194篇
农作物   766篇
水产渔业   406篇
畜牧兽医   1563篇
园艺   883篇
植物保护   556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518篇
  2021年   563篇
  2020年   524篇
  2019年   461篇
  2018年   340篇
  2017年   527篇
  2016年   322篇
  2015年   563篇
  2014年   558篇
  2013年   636篇
  2012年   865篇
  2011年   886篇
  2010年   862篇
  2009年   728篇
  2008年   796篇
  2007年   691篇
  2006年   568篇
  2005年   475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91.
科尔沁沙地土壤化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典型区域农牧交错带气候、土壤、植被以及天然草地类型的调查,在调查区内共布设52个样点,根据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和养分状况,运用SAS语言进行聚类分析,将这52个样点按照由边缘到中心的顺序分为3类:即外围沙丘带土壤类,中央过渡带土壤类和内部草甸带土壤类,结果表明,3类土壤的化学特性呈现出由边缘到中心递增的趋势,但土壤的养分含量总体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992.
蛋壳破损自动检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建立蛋壳破损检测模型,试验采用敲蛋装置与声检测控制器组成的计算机蛋破损检测系统获取被检蛋声音信号数据。通过对蛋声音信号的功率谱分析而得到反映蛋壳破损特征的参数:功率谱面积的平均值x1,最大功率谱面积与最小功率谱面积的差值x2,X轴方向上质心的平均值x3,X轴方向上质心最大值与其最小值的差x4,Y轴方向上质心的平均值x5,Y轴方向上质心最大值与其最小值的差x6,共振峰频率的最大值x7和共振峰频率的最大值与其最小值间的差值x8;再通过Bayes原理建立与蛋壳破损特征参数相关的蛋壳破损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准确率达到92%。  相似文献   
993.
绿豆幼苗发育初期叶绿素生物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被子植物幼苗发育初期Chl生物合成和调控机制,本文采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和抗生素处理,分析了光照诱导绿豆黄花幼苗发育初期Chl含量的变化和抗生素对Chl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豆黄化幼苗在光照最初4 h,单色光有利于Chl生物合成;光照4 h后,单色光不利于Chl生物合成;同时单色光能够诱导提早Chl b生物合成,BL的作用大于RL1和RL2;脉冲光可以诱导Chl生物合成;抗生素实验显示,在光照2 h内,Chl生物合成过程不受质体和细胞核的调控;光照2 h以后,细胞核对Chl 生物合成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光照12 h后叶绿体的发育对Chl生物合成有明显的作用.本实验从亚细胞器水平探讨了绿豆幼苗发育过程Chl生物合成的可能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994.
利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可以进行基因功能研究以及作物遗传改良,但常规构建RNAi载体方法费时费力.本研究报道了一种基于USER酶一步法快速构建RNAi发夹结构的载体2301/RNAi/OS及其应用方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与已报道的利用酶切连接、Gateway兼容的同源重组或PCR直接连接等构建RNAi载体相比,该载体不需要酶切片段,片段扩增完成后即可与制备好的线性化载体进行反应,缩短操作流程和时间,提高成功率;该载体对插入片段的酶切位点和长度没有要求,理论上任何位置和长度的片段均可进入2301/RNAi/OS载体中,尤其是长片段RNAi的构建.本试验以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PDS(Phytoene desaturase)基因为例,利用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体系验证了该RNAi能够在植物体内有效地实现基因沉默.该载体以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II)作为筛选标记基因,可以利用卡那霉素(Kanamycin)和G418(Geneticin)等抗生素筛选转基因阳性植株,适合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的遗传转化.  相似文献   
995.
作为一种替代溴甲烷熏蒸木材的技术,湿热蒸汽处理具有突出的环保性。试验通过智能换热站提供湿热蒸汽,设计了钢材框架悬挂耐高温气囊的试验装置,对原木、樟子松拼板、樟子松锯材和单板层积材进行湿热蒸汽处理,并对木材内部升温进行动态监测。利用温度记录仪收集了各温度监测点4 h内的温度实时数据,以及耐高温气囊内部的环境温度实时数据,对湿热蒸汽环境下木质材料不同位置的升温过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木质材料与湿热蒸汽的接触面积是影响其升温速率的关键因素;较大尺寸的木质材料升温速率更高;人造板材与天然木材升温速率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996.
投影寻踪技术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对流域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4个子系统出发,结合投影寻踪技术,对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2000年处于V1级,2010年,2020年分别位于V2和V3级,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呈良好变化趋势;该模型方法可靠,分析结果合理,评价结果可以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最后,提出了促进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7.
在土壤含盐量为0.10~0.25 mS/cm和0.70~0.90 mS/cm范围采用0.7 g/L、2.5 g/L和3.7 g/L矿化度微咸水红枣滴灌田间试验表明:在充分供水条件下,微成水滴灌在枣树整个生育期土壤积盐随灌溉水矿化度的提高而增加,且表聚明显,各处理0~30 cm范围内生育期土壤盐分分别达到0.61 mS/cm、0.72 mS/cm、0.92 mS/cm、1.61 mS/cm和1.83 mS/cm;Ca2+、Mg2+和SO2-4主要分布在湿润体外围,HCO-3、CI-和[Na++K+]要分布在湿润体内部,各离子在土壤表层0~30 cm范围出现积聚现象;枣树生育期的耐盐值在0.48%~0.55%之间.  相似文献   
998.
以新台糖16号甘蔗为试材,分别在甘蔗的萌芽期、苗期、分蘖期、伸长期进行了单生育阶段和连续2个生育阶段的共21种控制灌溉处理试验,研究控制灌溉对甘蔗出苗率、分蘖率和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萌芽期不同程度的控制灌溉影响了甘蔗的出苗率,萌芽期的土壤水分控制在田间持水量50%~60%的出苗率最高,出苗率达83.3%,土壤水分控制在田间持水量60%~70%的处理的出苗率次之,土壤水分控制在田间持水量40%~50%的处理的出苗率最低。苗期的土壤水分控制在田间持水量50%~60%、并在分蘖期土壤水分控制在田间持水量60%~70%的处理最有利于甘蔗的分蘖,比苗期和分蘖期正常灌溉的分蘖率高50.0%。伸长期的控制灌溉对甘蔗的株高影响最大,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少明显抑制了株高的增长,正常灌溉的甘蔗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999.
采用Johnes输出系数法以及SCS径流曲线和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估算法,对密云土门西沟小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土门西沟小流域内附着态污染负荷的输出量是溶解态污染物输出量的3倍多,而附着态污染物输出量的大小主要由土壤侵蚀量决定,因此,控制流域内非点源污染的关键是加强该区的水土保持防治工作。Johnes输出系数法可用于观测资料比较缺乏的流域,而SCS径流曲线和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估算法除了可以估算总氮、总磷的含量外,还能分别估算出溶解态氮、磷和附着态氮、磷的量,使得防治非点源污染的措施可以更加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00.
适量施Mo(施H2MoO4:0.33 kg/hm2),可以促进玉米对NPK的吸收,提高NPK肥料利用率(分别增加23.38%、26.52%和65.21%),增加单产(增产4.35%)及改变子粒品质;过量施用有抑制NPK在植株体内积累的趋势,与产量无益.玉米苗期营养体内全糖、可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与施Mo水平呈正相关,蛋白N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