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15篇
  免费   662篇
  国内免费   946篇
林业   691篇
农学   530篇
基础科学   449篇
  1040篇
综合类   5110篇
农作物   746篇
水产渔业   390篇
畜牧兽医   1515篇
园艺   845篇
植物保护   507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487篇
  2021年   531篇
  2020年   503篇
  2019年   441篇
  2018年   316篇
  2017年   504篇
  2016年   313篇
  2015年   546篇
  2014年   550篇
  2013年   614篇
  2012年   842篇
  2011年   861篇
  2010年   839篇
  2009年   715篇
  2008年   785篇
  2007年   680篇
  2006年   561篇
  2005年   461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41.
不同公母配比对提高豪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不同公母配比对提高豪猪产仔数、存活数等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2岁左右、胎次及产仔数相近的成年豪猪92只(32公60母),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按1公1母、1公2母、1公3母、2公5母、3公4母搭配分成5种试验方案,各组采用相同的日粮进行饲喂,经过1年的试验,期间记录各组豪猪的流产母豪猪数、产仔母豪猪数、产仔数、食仔数、成活仔豪猪数。结果表明:5种不同的公母搭配中,公母配比为1公2母的产仔率和仔豪猪的成活率分别达到了87.50%、94.12%,平均产仔数为2.13只,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最理想。  相似文献   
142.
6种杀菌剂对太子参病毒病和叶斑病的药效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60%百泰水分散粒剂、20%菌毒克星、平平佳粉剂+营养增效剂、10%世高水分散粒剂、万兴、凯润等药剂防治太子参病毒病和叶斑病的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平平佳粉剂600倍液+营养增效剂100倍液对太子参病毒病和叶斑病防效优于其他5种药剂.建议在太子参病毒病和叶斑病发生初期使用平平佳粉剂600倍液+营养增效剂100倍液,间隔10 d防治1次,连续防治3次,之后每隔20~30 d,进行定期预防.  相似文献   
143.
为了加快优良葡萄砧木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研究和应用进程,2008~2009年对11个砧木品种进行了硬枝扦插试验,采用目前生产上常用的硬枝扦插技术,研究了在宁夏贺兰山东麓生态条件下,葡萄砧木生根成苗特性的关系,以期为葡萄砧木的选择和大量繁育提供依据,为优良葡萄砧木的大量应用打下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4.
茶树虫害的生物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茶树虫害的天敌、生物农药的种类、生物防治的前景进行了综述,为茶生产中虫害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5.
土壤添加剂防治细菌性青枯病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1993年在四川用一种土壤添加剂对烟草和番茄青枯病进行了小区防治试验,当剂量分别为75克/株和100克/株时,防治效果分别达59.6%和78.9%,显著优于同时参试的农药。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添加剂的防病机制主要是通过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群体而实现的,施用添加剂的土壤比对照土壤中的放线菌和芽孢杆菌的数量增加10~103倍  相似文献   
146.
数据库包括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同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直翅目、蜱螨目和缨翅目等149种农作物害虫,原色图812幅和害虫防治技术信息。  相似文献   
147.
球孢白僵菌脂肪酸、酯酶、脂肪酶及其与毒力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12株球孢白僵菌脂肪酸、酯酶和脂肪酶的产生水平及菌株对马尾松毛虫毒力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酯酶产生水平(E)、脂肪酶产生水平(L)及豆蔻酸百分含量(X)等与白僵菌菌株对马尾松毛虫的毒力(LT50)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相关方程分别为:LT50=2.0931/(lgE-5.1165)+0.4091;LT50=-6.68L^2+31.9886L;LT50=13.5192-8.7042X。  相似文献   
148.
AIM: To study the instant effect of circumstance temperature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ingle living intact human red blood cell. METHODS: The shape, size, membrane bending elastic modulus and shear elastic modulus of single living intact red blood cell was determined with non-invasive, in situ, real time by employing a static micro-image analyzing and a dynamic micro-image analyzing system. RESULTS: The contact area and diameter of red blood cells were decreased as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d from 35 ℃ to 43 ℃. The membrane bending elastic modulus and shear elastic modulus of single living intact red blood cell were the least at physiological temperature 37 ℃. CONCLUSION: Red blood cells are easy to carry out their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such as carrying oxygen to all of the body with the best shape and mechanical deformation at 37 ℃.  相似文献   
149.
河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GM(1,1)模型和经济周期理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对2001-2009年河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时,在经济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中样本数目的选择可能会对预测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对样本数据进行适当处理,能使预测结果和现实相符。  相似文献   
150.
弓形虫微线体蛋白MIC3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根据编码MIC3的已知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应用PCR技术从弓形虫RH株的基因组DNA中扩增编码MIC3的全长基因,克隆入pGEX-KG表达载体,转化入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经含氨苄青霉素琼脂平板筛选,小量抽提质粒进行酶切、PCR及DNA测序鉴定.然后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入E.coli BL21-CodonPlus,IPTG诱导,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鉴定.结果显示,扩增的MIC3基因与GenBank中相应基因序列(AJ132530)的同源性达99.6 %,表达的MIC3融合蛋白表观分子量约为66 ku,且可被兔抗弓形虫免疫血清识别.说明所获得的表达蛋白质具有一定的反应原性,为下一步利用重组蛋白建立弓形虫的诊断方法和研制弓形虫的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