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1篇
  免费   643篇
  国内免费   887篇
林业   661篇
农学   517篇
基础科学   433篇
  1008篇
综合类   4671篇
农作物   626篇
水产渔业   438篇
畜牧兽医   1774篇
园艺   663篇
植物保护   540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499篇
  2021年   422篇
  2020年   401篇
  2019年   392篇
  2018年   273篇
  2017年   511篇
  2016年   325篇
  2015年   463篇
  2014年   496篇
  2013年   616篇
  2012年   855篇
  2011年   859篇
  2010年   881篇
  2009年   706篇
  2008年   728篇
  2007年   658篇
  2006年   572篇
  2005年   411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991.
慢病毒可以感染分裂细胞和非分裂细胞,是较有前途的病毒载体,来源于HIV-1型载体,能阻止形成有复制能力的HIV-1病毒,构建一个更为安全的模式是慢病毒载体构建策略的焦点。该文介绍了慢病毒载体应用过程中的不同载体系统及构建策略,对载体的生物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展望了慢病毒在基因治疗、RNA干扰及转基因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2.
猪瘟病毒E2蛋白抗原表位的表达与免疫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猪瘟病毒全长基因组质粒为模板,PCR扩增出E2囊膜糖蛋白上A/D抗原区B细胞表位878aa~938aa;PCR扩增片段连接到pET-32a( )载体构建pET-AD原核表达质粒,将阳性质粒转化到BL21大肠埃希菌中诱导表达,以Ni-NTA亲和柱纯化,纯化后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ET-AD在BL21大肠埃希菌中可以高效表达,表达的蛋白质经纯化后仍然有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99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酸化乳对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3日龄左右、体重(40±5) kg的健康荷斯坦犊牛20头,随机分为2组,即酸化乳组和巴氏杀菌乳组,每组10头。酸化乳组饲喂酸化乳,巴氏杀菌乳组饲喂巴氏杀菌乳,2组均自由采食颗粒料,试验期共180 d,在试验第60天时断奶。每天记录犊牛的采食量,于犊牛生长期的第7、30、60、90、180天分别测量体尺、体重,计算平均日增重,同时采血用于测定血清免疫指标。结果表明:1)酸化乳组乳尿素氮含量极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0.01),乳大肠杆菌、总菌数量显著低于巴氏杀菌乳组(P<0.05),乳糖率、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第31~50天时,酸化乳组犊牛液体饲料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 <0.01);第61~90天时,酸化乳组犊牛固体饲料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 <0.01)。3)第60~180天时,酸化乳组犊牛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 <0.05)。第60天时,酸化乳组犊牛体直长、体高和管围均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0.05);第90天时,犊牛体直长、体斜长、体高和管围均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0.05);第180天时,酸化乳组犊牛体直长、体斜长和体高均极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0.01)。4)第60天时,酸化乳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0.05);第90天时,酸化乳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极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0.01);第90和180天时,酸化乳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0.05)。第30天时,巴氏杀菌乳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酸化乳组(P<0.01),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高于酸化乳组(P<0.05);第60天时,巴氏杀菌乳组血清IL-1β含量极显著高于酸化乳组(P<0.01),血清IL-6含量显著高于酸化乳组(P<0.05);第90天时,巴氏杀菌乳组血清IL-1β含量显著高于酸化乳组(P <0. 05)。综上所述,利用甲酸酸化牛乳对牛乳成分影响不大,可抑制牛乳中有害细菌生长,改善适口性,提高犊牛采食量,改善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994.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比例过瘤胃豆粕替代常规豆粕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胎次、体重、平均泌乳量和泌乳天数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用过瘤胃豆粕替代基础饲粮中12.5%的常规豆粕,试验Ⅱ组用过瘤胃豆粕替代基础饲粮中25.0%的常规豆粕,试验Ⅲ组用过瘤胃豆粕替代基础饲粮中50.0%的常规豆粕。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45 d。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过瘤胃豆粕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升高,但各试验组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2)各试验组奶牛的产奶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过瘤胃豆粕替代比例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试验Ⅲ组奶牛的乳蛋白率显著高于试验Ⅱ组、试验Ⅰ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和试验Ⅱ组奶牛的乳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奶牛的乳脂率、乳糖率、非脂乳固体、乳体细胞数差异不显著(P>0.05)。3)各试验组血浆总蛋白和葡萄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过瘤胃豆粕替代比例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血浆尿素氮含量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我国规模化奶牛场应用过瘤胃豆粕替代常规豆粕可以提高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改善乳成分,同时改善奶牛机体代谢。在本试验条件下,以过瘤胃豆粕替代基础饲粮中50.0%的常规豆粕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95.
1例贵宾犬出现呕吐、食欲不振、可视黏膜黄染和明显腹痛;血常规显示轻度贫血和白细胞总数升高;血清生化显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升高,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胰腺特异性脂肪酶异常;B超显示胆囊和总胆管扩张,胆囊及总胆管内有胆结石。确诊为胆结石并继发慢性胆囊炎、肝外总胆管阻塞、急性胰腺炎、肝损伤,采用胆囊摘除术及总胆管切开术将结石取出,术后该犬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996.
为研究鸡血藤总黄酮对小鼠大肠杆菌败血症的治疗作用,本研究采用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菌液的方法建立小鼠大肠杆菌败血症模型,1 h后灌胃给予不同剂量鸡血藤总黄酮,12 h后观察小鼠临床表现并进行评分,然后剖杀小鼠,比较肝脏、胸腺和脾脏的外观、脏器指数和肝脏病理切片结果,检测各项血液常规指标,分析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2、IL-6、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发现,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后引起小鼠被毛粗乱、精神沉郁、眼睛红肿、眼部分泌物增加且呼吸急促等症状,部分严重的小鼠出现抽搐、休克现象,肝脏、胸腺、脾脏出现萎缩、变小的现象,且脏器指数下降。肝脏病理切片可观察到肝索紊乱、肝窦增大、细胞边缘不清晰、部分区域炎性细胞浸润。血液中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M)、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和血小板(PLT)等指标水平发生显著改变(P<0.05),且血清中ALT、AST、LDH及炎性细胞因子等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鸡血藤总黄酮和阿米卡星处理可改善上述临床表现,抑制相关指标的改变,使其趋于与对照组相似水平。以上结果表明,鸡血藤总黄酮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水平及抑制炎性反应减轻大肠杆菌败血症引起的机体损伤。  相似文献   
997.
限位环境在带来生产便利的同时也限制了母猪的母性表达。从中枢控制、基因表达、激素调节等角度阐明母性行为的发生机制,分析限位环境应激对母猪行为、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导致的母性减弱,并总结限位母猪常见疾病对母性的影响;通过对限位环境中母性表达影响因素的分析,探究其在妊娠母猪中的作用机制,将有助于改进母猪的育种和管理。  相似文献   
998.
O型口蹄疫病毒固相竞争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建立了O型口蹄疫病毒固相竞争ELISA抗体检测方法,确立了O型口蹄疫病毒固相竞争ELISA抗体检测方法检测O型口蹄疫血清阴阳性判定标准:抗体效价大于或等于1:32时判为O型口蹄疫抗体阳性;1:16~1:32时判为O型口蹄疫抗体可疑。检测131份阴性血清、口蹄疫亚洲1型阳性血清和A型阳性血清,固相竞争ELISA方法和液相阻断ELISA方法的特异性分别是95.5%,84.7%。固相竞争ELISA方法检测口蹄疫亚洲1型、口蹄疫A型阳性血清时,无交叉反应,O型口蹄疫病毒感染牛、免疫牛和感染猪血清的阳性检出率均为100%,免疫猪检出率为86.7%。  相似文献   
999.
1000.
旨在系统比较GBLUP、SSGBLUP、BayesA、BayesB、BayesC、BayesLASSO、BSLMM和BayesR等8种方法对猪重要经济性状基因组选择的准确性。本研究以本实验室收集的2 585头大白猪达100kg日龄、达100kg背膘厚和母猪乳头数3个性状为分析对象,结合猪50K基因芯片分型数据,以加性模型为基础,利用5倍交叉验证比较8种方法的基因组选择准确性。研究发现,基因组选择的准确性与不同性状估计遗传力呈正相关。交叉验证结果表明,预测准确性最高的性状为达100kg日龄,但不同方法在不同性状中表现并不完全相同,在达100kg日龄和达100kg背膘厚中SSGBLUP基因组预测准确性均为最高,而在母猪乳头数中BayesA的基因组预测准确性最高。综上表明,对小样本开展基因组预测时,中、高等遗传力性状可以选择SSGBLUP方法,低等遗传力性状可以选择BayesA方法。如何优化和选择一种广泛适用于所有性状的方法,可能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