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29篇
  免费   599篇
  国内免费   924篇
林业   660篇
农学   524篇
基础科学   434篇
  1009篇
综合类   4669篇
农作物   626篇
水产渔业   438篇
畜牧兽医   1771篇
园艺   676篇
植物保护   545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501篇
  2021年   422篇
  2020年   399篇
  2019年   420篇
  2018年   273篇
  2017年   511篇
  2016年   325篇
  2015年   463篇
  2014年   496篇
  2013年   612篇
  2012年   854篇
  2011年   860篇
  2010年   881篇
  2009年   703篇
  2008年   727篇
  2007年   656篇
  2006年   571篇
  2005年   411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为了比较土荆芥果实挥发油的熏蒸和触杀抑菌活性,测定了其对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熏蒸与触杀抑制作用,初步研究了其抑菌机制。结果表明,土荆芥果实挥发油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熏蒸和触杀抑制作用均随着挥发油剂量增加而增强,随处理时间延长多呈减弱趋势。其对白菜黑斑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胡麻斑病菌3种真菌菌丝生长的熏蒸和触杀抑制作用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17.4~22.1μL/L、103.9~241.7μL/L,对水稻胡麻斑病菌孢子萌发的熏蒸和触杀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28.8μL/L、789.3μL/L。土荆芥果实挥发油通过熏蒸方式作用于水稻胡麻斑病菌菌丝,使其细胞内含物渗漏;通过触杀方式作用于水稻胡麻斑病菌菌丝,随挥发油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相对电导率增加。GC-MS分析结果显示,土荆芥果实挥发油主要成分为2-蒈烯和驱蛔素。综合分析土荆芥果实挥发油的抑菌活性,熏蒸作用的效果优于触杀作用。  相似文献   
982.
为了解油茶叶片中茶皂素和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分别采用乙醇回流法与分光光度法对不同树龄、叶龄及不同月份的油茶叶片进行茶皂素和黄酮提取与含量测定。结果发现,油茶叶片中茶皂素、黄酮含量随树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且均在5 a树龄前后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7.28、43.61 mg/g。随叶龄增加,油茶叶片黄酮含量先减少后增加,茶皂素含量则呈逐渐增加趋势。30 a树龄植株叶片中的黄酮和茶皂素含量在12个月份中波动明显,黄酮含量在20.14~22.78 mg/g变化,在4月和10月分别达到峰值;茶皂素含量在50.69~60.86 mg/g变化,在8—10月维持在较高水平。因此,以油茶叶片为原材料进行黄酮与茶皂素提取时,叶片的采摘时间应选择每年10月份前后的老叶,树龄的确定则在收益低于成本后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983.
为了给小麦遗传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和经验借鉴,总结了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小麦育种团队2010年以来的科研成果及育种经验:(1)育成了11个小麦新品种(系),其中3个通过国家审定,3个通过河南省审定,4个正在参加国家和省级试验。育成的新品种(系)平均产量8 073.0 kg/hm2,较对照周麦18号增产6.80%,最高产量潜力12 000 kg/hm2;平均株高75.4 cm,抗倒性较好,抗寒,抗条锈、叶锈病和白粉病,感纹枯病和赤霉病,落黄好;63.6%的新品种(系)携带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1、7+8,平均蛋白质含量15.46%,湿面筋含量32.4%,沉降值47.2 m L,稳定时间10.0 min,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降低,周麦系列品种的品质得以明显改善。(2)采取常规育种+有限回交+分子标记+品质和抗病性鉴定+就地加代技术,把高产矮秆周麦育种材料与国内外优异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7Ag·7DL易位系、7OE优质亚基、对条锈病和白粉病表现慢病性的小麦材料进行杂交组配,创制出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有所突破的优异种质资源10份。并针对周麦系列品种目前存在的遗传基础狭窄、感纹枯和赤霉病、资源高效利用研究薄弱等问题,提出周麦系列育种工作重点应在创制新种质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常规育种+分子标记+品质测定+就地加代技术+DH技术+抗病性鉴定等育种体系,选育出高产、稳产、广适、抗倒、抗寒、抗病、耐旱、优质、适合机械化收获的小麦新品种,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品种支撑。  相似文献   
984.
过量表达SaSOS1水稻的幼苗鉴定及生理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泌盐盐生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SOS1基因的功能及抗逆机制,对过量表达Sa SOS1的T3代纯合转基因水稻株系幼苗进行了鉴定及生理特性分析。分子鉴定和表型鉴定显示,转基因株系13-4、15-6、16-1、16-2、19-4、19-6为阳性转基因株系,其中13-4、16-2株系在250 mmol/L Na Cl处理下表现出更强的耐盐性。生理特性分析表明,与野生型日本晴株系相比,转基因株系13-4、16-2植株叶片含水量较高,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并维持了较低的MDA含量和电导率。说明转基因株系能有效减少盐胁迫伤害,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985.
培养条件对甘蓝型黄籽油菜下胚轴的再生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甘蓝型黄籽油菜GH01的下胚轴为材料,研究影响外植体芽再生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苗龄、预培养基的激素浓度和预培养时间、分化培养基等对芽再生频率均有较大影响。8d苗龄的下胚轴置MS 1.5mg/L2,4-D 0.1mg/L6-BA培养基预培养4d后,转分化培养基MS 4.0mg/L6-BA 0.05mg/LNAA 5.0mg/LAgNO3 0.6mg,/LGA3培养,可获得较高的芽再生频率。添加5mg/LAgNO3处理可防止外植体褐化并有利于芽分化;0.6mg/L GA3处理可促进胚状体形成,提高芽再生频率。GH01最高芽再生频率为40.50%。  相似文献   
986.
马铃薯耐盐碱愈伤组织筛选及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12个主栽品种的茎、叶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耐盐碱愈伤组织的筛选,MS分化培养上分化及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率高的品种有夏波蒂、大西洋,诱导率分别为96.1%、92.9%,而且愈伤组织质量最好;筛选出耐盐碱性强的愈伤组织品种有坝薯10号、冀张薯5号及1867;对于芽的分化,分化率高的品种有坝薯8号、坝薯10号;筛选出了抗盐碱性强的再生苗7株,抗性中等的60株,抗性弱的3株,共70株。  相似文献   
987.
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的养分吸收、转运及土壤氮素平衡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目的】为解决东北地区水稻合理施用氮肥问题,系统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条件下,东北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养分吸收、转运、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变化,并探讨各养分间及其与产量间的关系,为东北地区水稻合理施氮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于2012~2013年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红光农场,选用当地主栽水稻品种富优135和吉粳511为材料,设置施N 0、60、120、180和240 kg/hm25个水平。于水稻返青期、分蘖期、抽穗期、灌浆期及成熟期采集植株样本,分为茎鞘、叶片和籽粒三部分,测定氮、磷、钾含量,计算水稻主要生育期植株养分吸收、转运、氮素利用特性的相关参数及各养分吸收、转运与产量间的关系。水稻移栽前和收获后采集0—100 cm土壤样品,每20 cm为一层(共5层),测定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并根据各层土壤容重计算0—100 cm土体无机氮积累量,分析土壤氮素平衡状况。【结果】施氮量60~180 kg/hm2范围内,水稻产量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氮肥用量超过180 kg/hm2水稻产量下降。结合当年水稻和肥料价格,根据水稻产量(y)和施氮量(x)拟合方程,得出最高产量氮肥用量分别为212.8 kg/hm2和220.6 kg/hm2,施氮范围在202.2~231.6 kg/hm2之间,最佳经济产量氮肥用量分别为203.0和209.1 kg/hm2,施氮范围在192.9~219.6 kg/hm2之间。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水稻主要生育期氮、磷、钾吸收量,且能提高水稻抽穗期氮、磷、钾养分向籽粒的转运,施氮量180 kg/hm2处理抽穗期各养分累积量与籽粒转运量呈正比,当氮肥用量超过180 kg/hm2后,氮、磷、钾养分向籽粒转运出现负效应。氮素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显著下降,氮肥当季回收率以施氮量180 kg/hm2处理最高。相关分析表明,水稻主要生育期氮、磷、钾的吸收、转运与产量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其中灌浆期氮、磷、钾的吸收状况与产量间的相关系数最大。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收获后0—100 cm土壤中残留无机氮(Nmin),氮素表观损失量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结论】适宜的氮肥用量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各生育时期养分吸收总量,提高水稻生育后期秸秆中氮、磷、钾向籽粒的转运量,并能降低土壤氮素表观损失量。综合考虑提高水稻产量、效益、氮肥当季回收率及维持土壤氮素平衡等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范围在192.9~219.6 kg/hm2。  相似文献   
988.
通过温室盆栽,研究了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pa)幼苗在4种不同土壤水分(土壤含水量分别为80%、60%、40%、20%)条件下的生长和生理生化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含水量处理对厚荚相思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厚荚相思苗高、地径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及相对电导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土壤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厚荚相思幼苗处于胁迫环境中,其中土壤含水量在40%~60%时较有利于厚荚相思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989.
桂林会仙岩溶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与考察法等方法,通过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及生态损益、支付意愿等方法确定了会仙岩溶湿地生态补偿标准的范围:由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确定补偿标准的上限为9 874.5元/(hm2·a);根据生态损益、支付意愿调查等确定补偿标准的下限为9 428.6元/(hm2·a),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会仙岩溶湿地的生态补偿途径与方式为现金补偿、政策补偿、技术补偿和实物补偿。研究结果对促进会仙岩溶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使其生态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0.
为给长脂拟鲿(Pseudobagrus adiposalis)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采自珠江水系西江支流漓江、长江水系沅江上游支流阳河的长脂拟鲿各30尾为材料,研究该种鱼类种群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序列变异及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长脂拟鲿Cyt b基因序列长1 096bp。其中,阳河种群、漓江种群分别有6个和40个变异位点,分属6个和4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分别为0.639和0.251,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P)分别为0.002 0和0.024 3,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000 80和0.006 31。阳河种群Cyt b基因序列有4个同义突变和2个非同义突变,漓江种群有37个同义突变和3个非同义突变。漓江与阳河种群Cyt b基因序列共定义了10种单倍型,Hd为0.727,P为0.030 0,Pi为0.026 03。2个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817,基因交流值(Nm)为0.06。2个种群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但未达到种群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