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1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84篇
林业   117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56篇
  67篇
综合类   571篇
农作物   120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167篇
园艺   136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中国主栽水稻品种微卫星标记数据库的初步构建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40  
以前期筛选的微卫星标记为基础,并在4个染色体上增加新标记,进一步检测了63个主栽常规稻品种和杂交稻亲本,推荐了24个微卫星标记(每条染色体2个)作为水稻品种鉴别的标记;除了63个常规稻品种和杂交稻亲本外,这24个标记还应用于检测41个主栽杂交稻组合,并确定了各个标记在试验材料中检测到的等位基因类型。通过杂交稻组合与其亲本的标记匹配性检验,确认了杂交稻母本的高真实性,提高了恢复系数据的可靠性,剔除了1个假杂交稻,建立了103个水稻材料×24个标记的主栽水稻品种微卫星标记数据库,并分析了数据库中各个标记、各组材料的多态性表现。此外,还讨论了材料真实性和典型性对数据库构建的影响,提出了水稻品种间差异判别标准的建议及其应用风险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2.
甘蓝型油菜氮素吸收利用的杂种优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亲本(17个母本,5个父本),按NCⅡ交配设计配成85个F1杂种,研究了产量、氮素吸收总量(TNA)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NUEg)的杂种优势表现。以杂种离中亲优势值(Hm)和超优亲优势值(Hb)作为杂种优势的评价指标,以Hm和Hb的显著差异出现率作为一个性状杂种优势潜力的指标。结果表明:产量的Hm正向显著组合数占杂种总数的87.06%;Hb正向显著组合数占杂种总数的60.00%,表明产量的离中亲优势值比超优亲优势强。TNA的Hm正向显著组合数占杂种总数的40.00%;Hb正向显著组合数为18个,占杂种总数的21.18%。NUEg的Hm正向显著组合数占杂种总数的67.06%;Hb正向显著组合数占杂种总数的47.06%。表明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杂种优势比氮素吸收总量杂种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3.
叶型特性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于1996和1998年对国内外9份高产水稻品种灌浆结实期的叶型特性与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在叶片角度(叶片与茎秆之间的夹角)较小时(<20°),结实率和理论产量都随着功能叶(剑叶、倒2叶和倒3叶)的叶片角度增加而增加,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2)千粒重与剑叶长度呈显著的正相关(r=0.9119**),而与倒2叶、倒3叶的长度呈负相关(r=-0.7029*、-0.8277*),表明剑叶是决定千粒重大小的因素之一,而其余功能叶的影响较小;(3)在叶片曲率较小(<0.015)时,剑叶的曲率与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r=-0.9057**),表明叶片曲率越大,其相应的籽粒数越少,即披散型叶片不可能提供充足的灌浆物质。  相似文献   
34.
2种印楝素A氢化加成产物对昆虫的毒杀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2′,3′,22,23-四氢印楝素A和22,23-二氢印楝素A是印楝素A氢化加成产物。处理后24 h,2′,3′,22,23-四氢印楝素A、22,23-二氢印楝素A和印楝素A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AFC50值分别为6.55μg/mL、2.89μg/mL和0.87μg/mL,处理后48 h,分别为12.61μg/mL、8.01μg/mL和1.81μg/mL。处理后24 h,3μg/mL 2′,3′,22,23-四氢印楝素A、22,23-二氢印楝素A和印楝素A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拒食率分别为63.74%、80.77%和85.33%;5μg/mL 2′,3′,22,23-四氢印楝素A、22,23-二氢印楝素A和印楝素A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拒食率分别为82.75%、90.74%和94.90%。3μg/mL 2′,3′,22,23-四氢印楝素A、22,23-二氢印楝素A和印楝素A处理后72 h,小菜蛾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7.90%、85.96%和90.42%;5μg/mL 2′,3′,22,23-四氢印楝素A、22,23-二氢印楝素A和印楝素A处理后72 h,棉铃虫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4.19%、72.86%和99.05%。2′,3′,22,23-四氢印楝素A和22,23-二氢印楝素A可明显降低棉铃虫幼虫的体重。  相似文献   
35.
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对稻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研究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在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中的变化,本文用Illumina H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苏南地区某金属冶炼厂和加工产业区的重金属污染水稻土的真菌群落结构,发现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对水稻季土壤真菌丰度和群落结构均有显著影响。经过真菌主成分分析发现,PC1影响因素对样品处理差异的贡献率是35.96%,PC2影响因素对样品处理差异的贡献率是21.48%;通过真菌冗余度分析发现,重金属Pb和Cu污染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显著;通过对真菌属水平的相对丰度分析表明,重金属污染会显著降低敏感真菌的丰度,如被孢霉属相对丰度最高降低了87.50%、木霉属最高降低了99.46%、离壳菌属和菇属最高降低了100.00%,同时耐性真菌的相对丰度会提高,如类球囊霉属的相对丰度最高增加了98倍、四枝孢霉属最高增加了56倍、根囊壶菌属最高增加了2.62倍。综上所述,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对稻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且随着污染程度的增加,抗逆真菌相对数量和种类显著增加,敏感真菌的相对数量急剧减少,真菌群落结构随着重金属污染程度增加进一步分化。  相似文献   
36.
为揭示三唑磷农药在水稻中的动态变化,研究了田间栽培条件下两个品种水稻(内2优6号和秀水09)不同组织部位中三唑磷分布和动态趋势。水稻抽穗前,经不同浓度三唑磷(2250、4500mL·hm-2)处理一次,分别于0、1、3、7、14、21、60d测定水稻叶片、叶鞘、茎秆和穗等部位中三唑磷含量。结果表明,水稻叶片、叶鞘中三唑磷含量动态分布趋势均为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施药后第21d,2种水稻品种叶片中三唑磷的降解率均大于95%;水稻茎秆、穗中三唑磷含量动态分布趋势均呈现单峰曲线变化,其含量随时间延长先增加后降低。水稻叶片、叶鞘、茎秆和穗中三唑磷出现最高浓度的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施药后第0、0、1~3和21d,进一步表明,水稻叶鞘中三唑磷含量动态分布与叶片中相应过程具有一致性,而茎秆和穗中三唑磷含量动态分布与其在叶片和叶鞘中相应过程具有显著的滞后性。结合实际生产,水稻抽穗前应严格控制三唑磷的施用量和施用次数。  相似文献   
37.
浙江省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自2010年起,围绕双季稻,把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作为水稻研究的重点.其中早稻的引育和相关栽培技术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已引进筛选出多个适宜杭州市机插栽培、具高产潜力的双季早稻品种.  相似文献   
38.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农业生态工程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日渐成为农业研究的热点。为此,论述了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发展,并根据我国多年农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实践,阐明了农业生态工程研究中的技术路线和原则;从生态工程设计和支持手段、综合发展等方面,论述了基于信息技术的农业生态工程创新。  相似文献   
39.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水果内部品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水果内部品质无损检测的应用问题,简单介绍了近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描述了国内外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无损检测水果内部品质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指出当今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进一步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40.
以山东富士苹果为试材,通过测定鲜切苹果经不同浓度茶树精油(0.1%、0.3%、0.5%(V/V))和1.5%(m/V)海藻酸钠复合涂膜处理后,在4℃贮藏过程中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色差、VC含量、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研究茶树精油-海藻酸钠复合涂膜对鲜切苹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茶树精油复合海藻酸钠涂膜处理可以有效保持鲜切苹果的鲜度和硬度,减少失重率的增加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抑制褐变,同时减缓VC含量、总酚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下降速度.其中,1.5%海藻酸钠和0.1%茶树精油复配涂膜处理鲜切苹果的效果最佳.该研究结果可为茶树精油复合海藻酸钠涂膜在鲜切水果保鲜上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