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6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366篇
林业   285篇
农学   166篇
基础科学   175篇
  339篇
综合类   1859篇
农作物   227篇
水产渔业   113篇
畜牧兽医   818篇
园艺   233篇
植物保护   19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324篇
  2011年   358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223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对装配过程中发生开裂的6307E深沟球轴承,采用宏观观察、显微观察、硬度检测、扫描电镜观察、能谱微区成分分析等手段,并结合装配工艺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6307E深沟球轴承开裂处显微组织正常、硬度符合技术要求、化学成分正常且无原材料缺陷,裂纹处存在明显的氧化特征,可知该裂纹为轴承装配前就存在的淬火裂纹。  相似文献   
22.
采用不同肥料种类和施肥剂量对秃杉人工林进行施肥对比试验。观测胸径、树高和蓄积生长量,分析不同肥料种类和施肥剂量对秃杉人工幼龄林高、粗和蓄积生长量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施肥措施对秃杉人工林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年高生长增加34%,粗生长增加26%,蓄积生长增加35%。  相似文献   
23.
为了解禽腺病毒血清4型(FAdV-4)地方流行毒株的分子进化情况,基于实验室分离的2株FAdV-4贵州株GZ-BJ株和GZ-QL株,分别对2株FAdV-4毒株进行PCR分段扩增,扩增产物克隆至载体,提取质粒进行PCR和双酶切鉴定后筛选出重组质粒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依次拼接得到病毒的全基因组,获得FAdV-4贵州株的全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序列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通过PCR分段扩增成功获得了2株FAdV-4贵州株(GZ-BJ株和GZ-QL株)的全基因序列,长度分别为43352、43723 bp,FAdV-4 GZ-BJ株全基因序列长度比FAdV-4 GZ-QL株短371 bp,少6个ORF(22K、putative 9.1 ku、u-exon、ORF17、ORF28、ORF42),二者的氨基酸同源性为57.1%。2株FAdV-4贵州株同国内外不同地区FAdV-4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在88.7%~100%,与FAdV-4经典毒株ON1比对,2株FAdV-4贵州株和国内FAdV-4分离株均缺失ORF19、ORF27、ORF30。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2株FAdV-4贵州株GZ-BJ株和GZ-QL株仍属于Ⅰ群C种FAdV。研究结果表明,2株贵州株FAdV-4 GZ-BJ株和FAdV-4 GZ-QL株较国内外FAdV-4毒株均存在进化与突变,且FAdV-4 GZ-BJ株变化较大,但尚未改变其血清型,这为探索FAdV-4致病机理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4.
大学校园是神圣、严肃的学术殿堂,教室里的排椅是学生求知、问道的物质基础.在大学校园中,排椅不仅仅为学生提供了听课、自习的基本使用功能,也通过其造型美感体现出学校的校园文化和学术气息[1].对于生产商来说,排椅是具有较高定制性和批量性特征的产品.一方面,生产商需要为学校设计适合其文化和理念的造型.另一方面,学校为了形成统一的校园文化和形象,对排椅产品的需求量比较大,要求生产商能够提供大批量的产品.因此,排椅设计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将重点从大学教室排椅的功能和造型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5.
26.
以天山野苹果林苹果小吉丁虫为调查对象,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离、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天山野苹果林苹果小吉丁虫的危害程度及其虫生真菌的种类。结果表明:新源县苹果小吉丁虫虫口密度为0.76头·m~(-1),巩留县为2.72头·m~(-1);导致苹果小吉丁虫死亡的原因排序为物理致死天敌寄生真菌侵染其它;从56份样本中分离得到41株真菌,隶属于4目7属,其中曲霉属(Aspergillus)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数量最多;不同季节样本中都分离到了虫生真菌,夏季得到的真菌种类和数量最多。天山野苹果林苹果小吉丁虫中存在一定数量的虫生真菌,应将虫生真菌作为苹果小吉丁虫生物防治的新方法,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7.
食用菌企业能否通过龙头企业进行并购重组,调整产能过剩,解决产业集中度低,技术水平低和科研创新能力低的问题,从而激发市场的竞争活力,提升食用菌产业的规模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效率,迅速实现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此,通过分析食用菌市场的发展现状,龙头企业的运行模式,企业并购的现实因素等方面来总结龙头企业进行并购的积极影响,以期能为食用菌产业的技术进步和规模扩大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促进食用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8.
以甘菊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和Tail-PCR以及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研究了甘菊ClERF1及其启动子序列特征、表达模式,以及甘菊ClERF1在低温胁迫下的响应。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甘菊ClERF1功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ClERF1基因序列全长1 242 bp,最大开放阅读框(ORF)618 bp,可编码206个氨基酸。经理化性质分析,ClERF1分子量23 631.35 Da,理论等电点5.19,不稳定系数53.84,脂肪指数62.04,平均亲水性-0.786,亚细胞定位在细胞核内。系统进化树表明,ClERF1与拟南芥At3g23240亲缘关系最近,属于ERF亚家族。qRT-PCR分析表明ClERF1在叶片中表达最高,其次在茎段中。该研究克隆了ClERF1启动子序列1 534 bp,主要包括低温反应和乙烯响应元件、生长素和茉莉酸甲酯反应元件等。甘菊低温处理幼苗ClERF1表达量显著高于未低温处理的幼苗,其中5℃时ClERF1相对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29.
选用与Yr18基因和1BL/1RS易位系紧密连锁的SCAR和STS标记,对天水106份供试冬小麦育成品种(系)Yr18基因、1BL/1RS易位系的分布情况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106份材料中,有2份材料检测到Yr18基因,有55份材料检测到1BL/1RS易位系,分别占被检测材料的1.89%、51.89%。对目前流行条锈菌小种有良好抗性且表现慢锈性的Yr18基因在甘肃天水小麦育种中的利用率较低,而1BL/1RS易位系的利用率仍然较高。品系15-16H307和07-144-2-1-1-1同时检测到1BL/1RS易位系和Yr18基因,建议在甘肃天水小麦抗条锈病育种中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30.
In this study, an indirect ELISA method was established to detect inhibin hormone (INH) epitope peptide vaccine antibody, it would provide 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Fine-wool sheep after active immune body INH epitope peptide vaccine antibody. On the basis of the predecessors, using indirect ELISA method to determinate serum INH epitope peptide antibody levels of sheep, and through control diffe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o look for the bes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rough explorating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finally, the testing experiment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which was blocked solution with skimmed milk powder, INH and GnIH synthetic peptides dilution degrees for 20 000 times, the optimum reaction time was 60 min, the best color action time was 15 min. In this experiment, a kind of method to detection antibody in the body after INH active immune sheep was built, it woul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