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67篇
  免费   3139篇
  国内免费   5068篇
林业   3321篇
农学   2788篇
基础科学   2730篇
  5293篇
综合类   25109篇
农作物   3566篇
水产渔业   1693篇
畜牧兽医   9160篇
园艺   4006篇
植物保护   2608篇
  2024年   366篇
  2023年   1169篇
  2022年   2675篇
  2021年   2455篇
  2020年   2283篇
  2019年   2321篇
  2018年   1690篇
  2017年   2604篇
  2016年   1694篇
  2015年   2625篇
  2014年   2740篇
  2013年   3177篇
  2012年   4492篇
  2011年   4536篇
  2010年   4393篇
  2009年   3887篇
  2008年   3985篇
  2007年   3446篇
  2006年   2701篇
  2005年   2083篇
  2004年   1403篇
  2003年   788篇
  2002年   836篇
  2001年   780篇
  2000年   744篇
  1999年   25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1年   6篇
  1962年   10篇
  1956年   25篇
  195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黄河鲤血液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苏云金芽孢杆菌对黄河鲤血液免疫应答的影响.将苏云金芽孢杆菌按1.0×10~(11)、3.0×10~(11)、5.0×10~(11) cfu/kg 3个浓度添加在鱼用全价颗粒饲料中,投喂经嗜水气单胞菌疫苗免疫组(A_0~A_3)和未免疫组(B_0~B_3)黄河鲤,分别于0、15、30、40 d时检测各组黄河鲤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以及血清凝集抗体效价,并进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苏云金芽孢杆菌可使黄河鲤血液中白细胞吞噬活性和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提高.添加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添加浓度越高,血液白细胞活性和溶菌酶活性越强.免疫组与未免疫组白细胞吞噬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而溶菌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在停止投喂后10 d,白细胞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逐渐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苏云金芽孢杆菌还可提高黄河鲤的凝集抗体效价及攻毒后的存活率,其中,当菌株添加浓度为5.0×10~(11) cfu/kg时,受免疫的黄河鲤免疫保护率最高.即投喂苏云金芽孢杆菌对黄河鲤血液免疫应答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2.
2011年6月3日~6月21日和8月2日~8月20日,调查了黄河干流山西段鱼类组成的现状及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全段共采集鱼类42种,隶属5目9科,其中以鲤科鱼类最多,共24种,占总种数的57%。渔获物数据表明,该流域小型鱼类较多,小型化现象明显,优势种为鲤、残、鲶、鲫,和麦穗鱼。物种组成差异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河段鱼类群落有明显的空间分异,风陵渡、刘家畔、关河口、圣天湖物种丰富,多样性水平高,群落结构稳定,而军渡和老牛湾物种少,群落较为简单。与历史资料相比,黄河干流山西段鱼类物种数减少,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水体污染、大量水工建筑以及过度捕捞等因素是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3.
鱼类精子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鱼类人工繁育中,研究者主要关心的是卵子质量,长期以来对精子质量未引起足够重视.而精子质量同样会影响繁育效果的重要因素.鱼类精子质量的评价指标有多种,如精子活力、运动时间、密度、形态、受精率和生理功能等.其中最传统的评价指标是精子活力,其测定方便,能较准确地预测受精率.将精子运动时间和活力综合考虑可更好地反映精子的运动能力.而精子受精率则是精子质量的直接反映,但会受到卵质等因素的影响.质膜完整性、线粒体功能、染色质结构完整性等可体现精子的质量,但测定方法较繁琐.近年来,鱼类精子质量检测技术迅速发展,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ASA)、流式细胞术(FCM)分析、低渗肿胀(HOS)、单细胞凝胶单泳(SCGE)等技术的建立,使得测定指标更多样、客观、准确.本文逐一介绍了评价精子质量的各种指标,并对各指标的测定方法、测定原理、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详细叙述,旨为我国鱼类精子质量评价研究提供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994.
超低温冷冻对日本鳗鲡精子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超低温冷冻保存(-196℃)对日本鳗鲡精子内总ATP酶、肌酸激酶(CK)、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酶活性的影响。运用试剂盒分别测定了冷冻前后日本鳗鲡精子内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超低温冷冻保存后,日本鳗鲡精子的活力下降,精子内GR活性显著升高(P<0.05),酶活性从冻前的358.52±45.65 U/L上升到646.30±70.30 U/L;其它几种酶的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总ATP酶、CK和SDH的活性分别从冻前的3.14±0.61 U/ml、17.10±3.51 U/ml和32±5.94 U/ml下降到1.83±0.43 U/ml、7.33±1.74 U/ml和21±1.41 U/ml,LDH、SOD和CAT活性分别从冻前的2 266.67±313.25 U/L、220.47±32.94 U/ml和48.51±5.94U/ml下降到1 195.91±198.51 U/L、84.16±22.11 U/ml和21.8±4.14 U/ml。超低温冷冻对日本鳗鲡精子酶活性和精子活力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95.
鱼类免疫球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球蛋白在(Immunoglobulin)B淋巴细胞中合成,高特异性和高亲和性.动物的免疫系统在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环节动物蚯蚓(Pheretima)只有吞噬细胞的吞噬防御,硬骨鱼类和软骨鱼类以上才出现Ig(IgM)和细胞免疫,两栖类时开始出现IgG,哺乳动物(如兔)出现了IgM、IgG和IgA,至人类则有IgM、IgG、IgA、IgD和IgE五种不同的Ig.  相似文献   
996.
篮子鱼生物学与养殖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篮子鱼共有27种,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的印度洋-太平洋及地中海东部海域.篮子鱼具有食性杂、养殖周期短、营养价值高等优点,可摄食藻类,混养时能提高单位水体产量.近年来篮子鱼生物学研究不断深入,人工繁育逐渐开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综述了篮子鱼形态结构、生长特性、食性与营养需求等生物学特征,总结了篮子鱼池塘养殖与网箱养殖技术,并对人工养殖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进行了阐述,预计篮子鱼可以开发成为优良的杂食性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997.
以海带为原料提取海带粗提物,以褐藻酸钠制备古罗糖醛酸寡糖与甘露糖醛酸寡糖,研究比较海带粗提物、褐藻酸钠、古罗糖醛酸寡糖、甘露糖醛酸寡糖及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吸湿、保湿性及抗氧化性。试验结果表明,海带粗提物、褐藻酸钠、古罗糖醛酸寡糖及甘露糖醛酸寡糖具有较高的吸湿性与保湿性,且古罗糖醛酸寡糖、甘露糖醛酸寡糖、褐藻酸钠及岩藻聚糖硫酸酯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998.
Cu2+对牙鲆肌肉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置于不同浓度的Cu2+溶液中10d,测定其肌肉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Cu2+浓度的增高,CAT、SOD、GSH-PX的活性均表现为低浓度诱导,高浓度抑制;当处于低浓度Cu2+溶液中时,牙鲆肌肉中的SOD较CAT和GSH-PX敏感,因此其可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Cu2+低浓度暴露的一种生物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999.
为防止渔网破损造成养殖鱼类逃逸,有必要对网衣进行破损检测。为了克服人工检测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下的缺点,实现渔网的精准实时监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网衣破损检测方法,可利用传感器代替人工监测。该方法首先从渔网的数值仿真模型获取大量的仿真传感数据,然后将数据用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训练与测试,最后生成可进行网衣破损识别的数字孪生体。数字孪生体可根据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来判断网衣是否发生破损。在数值模拟中,考虑各种波浪条件以及网衣的破损情况。在训练人工神经网络中,将有效波高Hs、谱峰周期Tp以及横纲竖纲的拉力值作为输入变量,将网衣完整状态以及破损状态作为输出。经过测试分析,该识别模型根据传感器数据识别网衣是否破损的平均准确率为94.32%,由此可见,数字孪生技术能准确检测到渔网的损坏,可以作为网衣破损检测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热风干燥技术对鱿鱼胴体进行了2组不同工艺方法的试验研究,对2种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干燥工艺方法对鱿鱼干燥效果产生显著影响。采用第2组试验方案进行干燥,可以明显改善干燥中存在的干燥速度不一致、干燥不均匀问题;与第1组试验方案相比缩短干燥时间约2 h,制品的质量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