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4篇
  免费   495篇
  国内免费   592篇
林业   728篇
农学   394篇
基础科学   260篇
  625篇
综合类   3655篇
农作物   570篇
水产渔业   354篇
畜牧兽医   1381篇
园艺   674篇
植物保护   280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370篇
  2021年   333篇
  2020年   350篇
  2019年   329篇
  2018年   238篇
  2017年   403篇
  2016年   263篇
  2015年   407篇
  2014年   425篇
  2013年   453篇
  2012年   633篇
  2011年   653篇
  2010年   630篇
  2009年   571篇
  2008年   519篇
  2007年   503篇
  2006年   400篇
  2005年   367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探讨南方红壤旱地不同施氮量下花生农艺性状、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变化,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以高含氮肥料为材料,设置8个处理:不施氮肥(N0)、200%施氮量(N200%)、150%施氮量(N150%)、100%施氮量(N100%,纯施氮180.48 kg/hm2)、80%施氮量(N80%)、60%施氮量(N60%)、40%施氮量(N40%)和20%施氮量(N20%)。结果表明:与N0处理相比,施氮肥提高了花生荚果产量,增产幅度为12.94%~24.62%;荚果产量、单株果重和饱果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分枝数和百仁重随施氮量变化不明显;株高和百果重以N80%效果最佳。土壤碱解氮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花生荚果产量与饱果率、有机质和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碱解氮与饱果率和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而与pH呈显著负相关。由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第1主成分性状,即产量因子,如荚果产量、单株果重和百果重对花生生长有重要的作用。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百果重和饱果率通径系数较大,所以在提高花生荚果产量中应重视这2个性状。综上所述,从花生产量、农艺性状和成本考虑,以N80%处理(纯施氮144.38 kg/hm2)的荚果产量、株高、单株果重、百果重、百仁重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92.
为论证镉污染土壤种植茶树的安全性与可行性,通过盆钵茶园试验研究了湖南9个主栽茶树品种在不同镉含量土壤中对镉的吸收积累特性和茶汤中镉元素的浸出率。结果表明,在pH值4.1的土壤中,通过根系吸收的镉元素从根系到主干,再到侧枝枝干和茶树叶片的转运过程中,各器官的镉含量依次递减,茶树嫩芽(叶)中镉的富集系数仅0.13~0.24;茶树种植在土壤镉含量低于3.0 mg/kg的土壤中,茶叶没有出现镉超标现象;镉元素在茶汤中的平均浸出率为9.87%,利用膳食暴露风险评估模型对茶叶和茶汤中的镉含量进行风险评估,表明供试茶叶样品中的镉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  相似文献   
93.
为了摸清定向出菇新技术对香菇(Lentinula edodes)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传统免割保水膜袋法为对照,开展了定向出菇新技术的出菇试验。试验选用2个香菇品种L808和兴农1号,统计香菇产量,测量子实体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定向出菇新技术在产量上的表现因品种而异,对于品种L808,采用2种栽培方式,其产量持平;而对于品种兴农1号,采用定向出菇技术栽培的产量显著高于传统免割保水膜袋法;新技术在单菇重、菌盖直径等子实体形态特征指标方面优于传统的免割保水膜袋法。研究表明定向出菇新技术可用于香菇栽培。  相似文献   
94.
野茼蒿黄脉病毒的田间寄主范围及其基因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野茼蒿黄脉病毒(Crassocephalum yellow vein virus,CraYVV)的田间寄主范围及其群体基因结构特征,分别采用克隆和测序技术对采自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7种杂草和2种作物进行CraYVV的分离和鉴定,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分离到的CraYVV进行基因组结构、重组及基因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在赛葵、龙葵、臭牡丹、水茄、豨莶、野茼蒿和一点红7种杂草以及茄子和草莓2种作物中均分离到CraYVV,共获得20条CraYVV全长序列;CraYVV所有分离物分属2个株系,将其命名为YJ株系和JH株系;JH株系具有地理隔离特征,与YJ株系存在一定的遗传距离;重组分析显示,CraYVV是由烟草曲茎病毒(tobacco curly shoot virus,TbCSV)和云南烟草曲叶病毒(tobacco leaf curl Yunnan virus,TbLCYnV)重组产生;遗传结构分析显示,CraYVV中C1基因变异最显著,其次是C4基因和基因间隔区。表明CraYVV能侵染5科9种杂草和作物,具有较广的寄主范围,且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能够侵染草莓、CraYVV能够侵染茄子,显示来源于杂草的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在自然条件下能够侵染作物。  相似文献   
95.
‘明农月华’红掌是以‘森萨’为母本,‘白王子’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紫色盆花新品种。株形直立紧凑,生长势强,具有丛生特性。平均株高56.0 cm,冠幅46.8 cm。叶片深绿呈卵心形;佛焰苞中等卵圆形,粉紫色且富有光泽,肉穗花序直立,呈紫色,高于叶。从组培苗出瓶至形成成品约15个月,常年开花,花期持久,抗病性强,适应性好。  相似文献   
96.
以苦瓜自交系K7-359(P_1)和K7-422(P_2)分别作为母本和父本,通过杂交获得F_1,F_1自交获得F_2群体,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苦瓜种子长度、宽度和单粒质量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苦瓜种子长度和单粒质量的遗传均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C-0模型),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4.91%和76.55%,说明对苦瓜种子长度和单粒质量的选择宜在高世代进行;苦瓜种子宽度的遗传符合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D-0模型),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9.30%和3.86%,主基因遗传效应主要以加性效应为主,说明对种子宽度的改良可以采用组合育种的策略,且适宜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97.
为明确水茄Solanum torvum植株叶片邹缩、褪绿是否由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侵染引起,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田间采集具有疑似感染症状的水茄植株叶片样品,应用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简并引物和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通过生物信息软件分析比较其核苷酸序列特征,并对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从采集的疑似病叶中共克隆获得了5条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DNA-A全序列和3条DNA-B全序列,经全序列分析发现,侵染水茄的2种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分离物分别属于中国南瓜曲叶病毒(squash leaf curl China virus,SLCCNV)和野茼蒿黄脉病毒(Crassocephalum yellow vein virus,CraYVV)。SLCCNV水茄分离物的基因组具有典型的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双组分结构特征,与来自泰国的SLCCNV分离物(AB330078)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最高达到99.0%;CraYVV水茄分离物的基因组具有典型的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单组分结构特征,与来自云南省景洪市的CraYVV分离物(EF165536)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最高达到97.6%。表明水茄是这2种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的新寄主,并首次发现双组分和单组分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可复合侵染水茄。  相似文献   
98.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植烟土壤养分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豫中烟区生产上有机肥的选择及合理配施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芝麻饼肥、生物有机肥和高碳基肥与化肥配施对土壤养分及烟叶常规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不同处理变幅分别为7.35~10.63g/kg和36.45~80.86mg/kg,有机肥+化肥处理均显著高于纯化肥处理;碱解氮和微生物量氮不同处理变幅分别为50.29~58.95mg/kg和42.23~60.69mg/kg,生物有机肥+化肥和高碳基肥+化肥处理碱解氮含量均显著高于纯化肥处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微生物量氮均显著高于纯化肥处理,各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3种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与纯化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蔗糖酶活性生物有机肥+化肥和高碳基肥+化肥处理显著高于纯化肥处理;与纯化肥处理相比,3种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烤后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升高,烟碱含量降低,常规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提高;除新植二烯外的香气物质总量各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较纯化肥处理增加;各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较纯化肥处理烟叶的均价和产值均显著提高。豫中烟叶生产中以高碳基肥与化肥按1∶1配施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
为验证玉米脂肪酸值快速、简便、直观、准确的测定方法,以现行的国家标准GB/T 20570-2015《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附录A中手工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为基础,采用盐酸返滴定法,对外观颜色相近的28个玉米样品及外观颜色明显差异的11个不同玉米品种的脂肪酸值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8个外观颜色相近的玉米样品脂肪酸值手工滴定法与盐酸返滴定法的最小差为0.06 mg/100g,最大差为1.98mg/100g(小于2 mg/100g),2种方法测定脂肪酸值结果基本一致;二者的标准差分别在0.03~0.95mg/100g和0.11~0.82 mg/100g,RSD分别在0.22%~4.47%和0.62%~3.16%(RSD均小于5%),方法稳定性好。外观颜色明显差异的11个玉米品种脂肪酸测定值在手工滴定、电位滴定和盐酸返滴定3种方法间存在显著线性相关性(R2≥0.993)。盐酸返滴定法测定玉米脂肪酸值其精密度和稳定性均能满足测定要求,滴定速度快,终点颜色易判断,测定结果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新疆南疆地区马奶子葡萄叶长、叶宽、叶长×叶宽及叶面积之间的关系,为田间快速估测葡萄叶面积提供方法。【方法】以南疆地区马奶子葡萄品种的叶片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叶片的叶长、叶宽、叶长×叶宽及叶面积值,分析不同指标和马奶子葡萄叶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建立的叶面积估测的二元回归方程,是估测马奶子葡萄叶面积最佳的回归方程,估测的平均差异率仅为2.103%;建立的二元回归方程y1=12.990x1+2.501x2-66.109为最优方程。【结论】马奶子葡萄叶片的叶长、叶宽、叶长×叶宽与叶面积均存在极显著相关,运用回归法估测马奶子葡萄叶面积,既不破坏树体,又具有简便易测、可靠性强、准确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