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5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63篇
林业   79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44篇
  72篇
综合类   555篇
农作物   74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197篇
园艺   59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61.
立桶式家用热泵热水器冷凝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华南地区的气候特点,用同样管径和长度的高导热耐腐蚀不锈钢管绕成等径螺旋盘管和非等径螺旋盘管作为家用热泵热水器的沉浸式冷凝器,并对其传热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环境条件下,加热90 L立桶式静态水至50℃,非等径螺旋盘管的综合效果优于等径螺旋盘管;加热3 L/min流量的立桶式动态水,采用非等径螺旋盘管的平均出水温度比等径螺旋盘管大约高1℃.  相似文献   
62.
兰花组织培养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从台湾引进的兰花品种在组培苗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褐化、黄化、污染、死亡等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采用适宜的外植体材料和适宜的无机盐成分、蔗糖浓度和激素水平,适当调节pH、光照和温度,使用适当的外植体消毒剂种类、浓度和处理时间,按照获取无菌外植体的基本操作和外植体灭菌操作规程等措施,可有效减少兰花组培苗的褐化、黄化、污染和死亡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3.
总结了“十五”期间赣州市农科所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和江西省农业重点研究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工作体会和今后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4.
田间试验结果,0.1%氟虫腈粉剂和1%奋斗呐粉剂防治红火蚁,药后3~10天工蚁校正防效分别为78.32%~92.08%和65.84%~66.48%;药后10天,灭巢校正防效分别为92.07%和64.86%,0.1%氟虫腈粉剂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优于1%奋斗呐粉剂.  相似文献   
65.
诱导型启动子Rd29A引导的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20%的耕地和近半数的灌溉土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盐害威胁,抗盐育种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常规育种周期长等明显的局限性,利用抗盐转基因可以迅速获得抗盐材料,明显缩短育种周期.利用PCR技术克隆获得Rd29A这一干旱、盐碱等逆境诱导表达的特异性启动子,与叶绿体转运肽和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构建pBinRdMCS重组质粒,用于林木转化.通过克隆Rd29A启动子构建逆境诱导的高效表达载体,可对林木抗盐转基因育种提供理论指导. 图5参8  相似文献   
66.
四川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粮食生产是四川农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四川省农经总站对岳池、仁寿、渠县、泸县、平武、简阳、新都7个县(市、区)的120户农户连续11年的定点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四川水稻、小麦、玉米和红苕等4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成本、产值和收益等,提出了提高粮食生产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67.
对翘嘴鲐、大鳍鳗和斑鳜肝脏进行了比较解剖观察,描述了3种鱼肝脏的的外形特征、门静脉、肝管及胆囊.在3种鱼比较解剖的基础上,讨论了鱼类肝脏的位置及外形特征,翘嘴鲐肝脏的2种特有结构,鱼类的肝门及门静脉;进一步探讨了3种鱼肝脏解剖学的进化水平.  相似文献   
68.
汉源铅锌矿区植物对Pb和Zn的积累及耐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采取野外调查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汉源3个典型矿区内17种优势植物中Pb和zn的吸收富集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7种植物对Pb和Zn的吸收有较大差异,其中:星毛角柱花、籽粒苋的地上部分和曼陀罗的地下部分对Pb的积累较好,积累含量分别为331.63、226.44和253.13mg·k^-1;新樟的地下部分和银柳的地上部分对zn的积累能力较强,积累含量分别达到1068.40和823.32mg·kg^-1:蔗茅的地下部分以及大乌泡的地上部分对Pb和Zn均表现出较强的富集能力,其Pb积累含量分别达到455.75和673.52mg·kg^-1,其Zn含量为1317.62和893.34mg·kg^-1。同时,籽粒苋、卷柏、蜈蚣草、冬青对Pb和ZII以及新樟对Pb的生物迁移系数均大于1,尤以新樟对Pb和卷柏对Zn的生物迁移系数最为突出,分别高达15.88和8.44。虽然所有植物均未达到超富集植物临界含量要求,但其部分体内已形成耐性,成为Pb和Zn耐性植物,其中蔗茅、大乌泡、新樟、籽粒苋和曼陀罗5种植物,可以作为潜在的Pb和Zn污染修复物种。  相似文献   
69.
利用无接触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互感数学模型,研究了多负载时系统的功率传输问题.提出了一种解耦控制策略,在能量拾取侧中增加一个Boost电路.在负载轻载时,以较低开关频率控制Boost电路中功率开关管的通断.当功率开关管关断时,系统向负载传输功率;当功率开关管导通时,系统屏蔽副边负载,实现原边线圈与副边线圈的解耦控制.针对系统有无Boost电路分别进行了PSpice仿真分析.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在多负载系统的单一负载轻载时实现副边线圈与原边线圈的电磁解耦,为多负载无接触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0.
华南地区17个农作物病原真菌菌株间拮抗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PDA平板对峙试验研究了华南地区17种农作物病原真菌菌株之间的共生关系和拮抗关系,结果表明菌丝对峙生长可分为5种类型。稻小黑菌核病菌株与大部分供试菌株有明显的拮抗作用,稻黑粒病新月弯孢霉菌株与大部分供试菌株不能共生,花生冠腐病菌株的菌丝能覆盖大部分供试菌株的菌落,茶云纹叶枯病菌株、桑炭疽病菌株和柚子炭疽病菌株的菌落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