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17篇
  免费   2888篇
  国内免费   7112篇
林业   7838篇
农学   11037篇
基础科学   6002篇
  10998篇
综合类   17722篇
农作物   3074篇
水产渔业   1917篇
畜牧兽医   7980篇
园艺   2070篇
植物保护   4279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567篇
  2022年   1559篇
  2021年   2401篇
  2020年   2251篇
  2019年   2081篇
  2018年   1512篇
  2017年   2171篇
  2016年   2142篇
  2015年   2758篇
  2014年   2619篇
  2013年   3321篇
  2012年   3885篇
  2011年   4189篇
  2010年   3993篇
  2009年   3647篇
  2008年   3441篇
  2007年   3889篇
  2006年   3600篇
  2005年   3287篇
  2004年   1541篇
  2003年   1302篇
  2002年   1022篇
  2001年   1140篇
  2000年   1477篇
  1999年   1739篇
  1998年   1668篇
  1997年   1411篇
  1996年   1300篇
  1995年   1238篇
  1994年   1086篇
  1993年   1026篇
  1992年   850篇
  1991年   670篇
  1990年   591篇
  1989年   417篇
  1988年   352篇
  1987年   249篇
  1986年   129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52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46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4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942.
经电镜扫描寡齿新银鱼的第Ⅳ时相,第Ⅴ时相卵母细胞和受卵的卵细胞粘丝,结果表明,卵细胞表面具从受精孔发生的12根左右粘丝,此粘丝于受精孔处微弱弯曲,经侧部渐向受精孔相对处呈现很强扭曲或互相缠绕。卵细胞粘丝不仅出现在受精卵和第Ⅴ时相卵母细胞表面,而且清晰地出现在第Ⅳ时相卵母细胞的滤泡膜上。  相似文献   
943.
云南光壳稻亲和性品种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IR36等11个灿稻品种和秋光等8个粳稻品种为测验种,对毫梅、毫秕等12个云南光壳稻亲和品种的亲和谱和亲和力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2个云南光壳稻亲和品种中,品种毫秕对10个灿稻和7个粳稻测验种表现亲和,亲和组合百分率最高(84.2%),亲合组合百分率在60%以上的还有毫梅(75.0%)和镰刀谷(68.4%);亲和力最好的是大白糯,其与灿、粳测验种表现亲合的各组合的F1平均小穗结实率为7  相似文献   
944.
应用方差和协方差分析方法对1989年南方区试中籼迟熟组的8个品种的13个性状进行了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着粒密度、有效穗和千粒重的遗传基础较丰富,抽穗日数和小区产量的遗传差异则较小;千粒重、着粒密度、穗长和抽穗日数的广义遗传率较高,日产量和小区产量则较低,结实率的遗传变异系数和广义遗传率最低;产量与着粒数的相关较微弱,与有效穗,着粒密度等性状的遗传相关显著,与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环境相关值较大,有效穗、着粒数和千粒重三个产量构成因素两两之间的三种相关值均为负值,其遗传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标准;同一遗传型在不同环境条件中,穗粒数和有效穗与产量的关系较大。  相似文献   
945.
分析和研究了全生育期表现抗病的5个籼稻品种二九丰、三黄占2号、川植5号、扬稻1号和83007对3个水稻白叶枯病菌系HB84-17、PXO16和T7174的抗性遗传,对这5个抗病品种分别与感病品种沈农1033或金刚30杂交的F_1、F_2和B_1F_1群体植株对供试3个菌系的抗性反应和分离世代植株抗感分离比例的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5个籼稻抗病品种对菌系HB84-17和PXO61的抗性均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对菌系T7174的抗性均由二对独立遗传的显性基因控制,其中一对能控制对这3个菌系的抗性,另一对只控制对菌系T7174的抗性而对菌系HB84-17和PXO61表现为感病。  相似文献   
946.
温度在光敏感核不育水稻两个光周期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947.
本文报道了我国的3种枝角类雄体新记录,描述了形态特征。还对另2种枝角类雄体作了新的补充描述。  相似文献   
948.
用改良理查德液体产毒培养基培养棉花枯萎病菌,取其培养滤液作为毒素液。测试了毒素液对抗病、感病品种种子发芽、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的毒害作用和对幼苗的致萎作用以及对叶片电导率的影响。为毒素液应用于抗病资源的快速筛选与鉴定、体细胞抗性突变体的筛选等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49.
魔芋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魔芋幼芽和幼嫩芽鞘,经0.1%升汞灭菌20分钟后,接种在附加BA.NA(均为0.6m/1)的MS培养基上,在室温25土1℃,每天照光9小时的条件下培养三周,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转入附加4(mg/1)BA、0.25(mg/1)IBA,3(mg/1)GA_3的MS分化培养基上,四周后分化出芽和白色地下茎,其分化颖率为40%,再转移至附加2(mg/1)BA、1(mg/1)IBA、0.3%活性炭的MS培养基中,幼茎和叶片从芽鞘中抽出,茎基部分化出根,形成完整的小植株。  相似文献   
950.
高浓度细胞分裂素诱导棉花悬浮细胞程序性死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花悬浮细胞经高浓度细胞分裂素(2mg/L KT或4mg/L KT)处理后第4天大量死亡,培养物呈褐黑色;抽提总DNA,进行琼脂糖胶电泳,结果表明:2mg/L KT和4mg/L KT两处理中有明显的大小为140~180bp及其倍增量片段的DNA“梯”。进行PI和FDA染色显微观察可以看到:2mg/L KT处理中大部分细胞的细胞核较小,核质浓缩,呈棒形或弯月形;胞质浓缩,出现了不对称的质壁分离,且丧失了FDA染色活性。这些结果表明,由高浓度细胞分裂素处理引起的棉花悬浮细胞大规模死亡是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PCD)。不同的生理状态(UCSA和BAE)和不同生长时期(指数增长期和静止期)的棉花悬浮细胞对高浓度细胞分裂素的诱导反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