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4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758篇
林业   683篇
农学   822篇
基础科学   388篇
  765篇
综合类   2094篇
农作物   442篇
水产渔业   299篇
畜牧兽医   854篇
园艺   182篇
植物保护   35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220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287篇
  2012年   386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382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325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365篇
  2005年   310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274篇
  2001年   279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31.
为了明确施硼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效应,以不同的专用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硼浓度对小麦种子淀粉酶活性、发芽势、发芽率、根系活力、根尖结构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硼对小麦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有促进作用,其中硼浓度以20μmol·L-1促进效果最佳,高浓度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小麦根系活力、根长、芽长、根重和芽重均随硼浓度的升高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变化趋势,但对根比芽敏感,地下部生物量受影响程度低于地上部;一定的硼浓度能促进根尖分生区表皮细胞和外皮层细胞体积变大及数量增多。不同专用小麦品种对硼浓度响应的敏感程度有差异,中筋小麦扬麦16>弱筋小麦扬麦19>强筋小麦罗麦8号。  相似文献   
132.
关于水稻根负向光性光受体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水稻根负向光性的光受体,观察了光质对稻根的负向光性效应,用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水稻根冠浸提液的吸收光谱,并对根冠中的蛋白质进行了SDS PAGE电泳分析。蓝紫光能显著诱导稻根负向光性,而红光无效;根冠浸提液的吸收光谱在350 nm和450 nm各有一个吸收峰;根冠中有120 kD的光受体特征的蛋白条带。推测稻根负向光性的光受体可能为蓝光受体。  相似文献   
133.
施氮时期对扬稻6号颖果发育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相同施氮量下不同施氮时期(分蘖期和孕穗期)对扬稻6号颖果发育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增施氮肥(尿素)特别是孕穗肥能显著提高稻米精米率、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降低垩白粒率和直链淀粉含量;在分蘖期和孕穗期施氮肥能明显影响颖果发育,提高粒重,而后者的效果更为明显;在颖果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增施氮肥能显著降低颖果的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但对支链淀粉含量影响较小;不同时期增施氮肥特别是孕穗肥对淀粉体和蛋白质体的发育及结构均有显著影响,能显著改变籽粒中不同部位特别是腹部淀粉体和蛋白质的分布、数目和形状。与对照相比,淀粉体和蛋白质体的排列更紧密、相互间空隙较少、数量增加、密度增大,淀粉体形状多数呈晶状体。  相似文献   
134.
为直观揭示施氮对小麦籽粒灌浆的生理效应,以徐麦30(强筋小麦) 和扬麦13(弱筋小麦)为材料,采用树脂包埋样品进行半薄切片和Image 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从形态学角度研究了孕穗期施氮对小麦颖果腹部和背部胚乳细胞物质充实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后颖果腹部和背部胚乳细胞蛋白体数目增加,花后11、15和19 d最显著,同时蛋白体的聚集方式发生改变,对照组(不施氮)胚乳细胞内以小蛋白体为主,呈散状分布,而施氮组胚乳细胞含有许多大蛋白体或蛋白聚积体,分布较为集中。徐麦30蛋白体发育对氮素的响应程度高于扬麦13。施氮后腹部胚乳细胞淀粉粒排列更为紧密,细胞充实率增加,且扬麦13的响应程度大于徐麦30。施氮也增加了徐麦30背部胚乳细胞充实率,而对扬麦13的影响表现相反。  相似文献   
135.
悼念绿色革命之父布劳格博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劳格博士从事国际农业研究65年,主要贡献包括:(1)培育的矮秆高产小麦品种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绿色革命之父,他不仅是CIMMYT的创始人,也是整个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的创始者;(2)创立了世界粮食奖;(3)开展了以推广玉米新品种为主要内容的非洲农业革命.  相似文献   
136.
白粒小麦品种(系)穗发芽抗性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小麦穗发芽抗性机制,应用与抗穗发芽有关的功能标记 Vp1B3 Vp1b2 Dorm1并结合整穗发芽、籽粒发芽、籽粒+芒、籽粒+穗轴、籽粒+颖壳和籽粒+芒+穗轴+颖壳共6种发芽试验处理,分析了11个小麦品种(系)的穗发芽抗性机制。结果表明,红粒抗穗发芽对照京9428和京冬8号的抗性受粒色、Vp1Bc、颖壳或颖壳抑制物控制;9个白粒品种(系)穗发芽抗性均不同程度的受芒和颖壳或它们的抑制物控制;强抗穗发芽品系CA0431的抗性与 Vp1B3Dorm1和粒色无关,而与其他遗传因素有关;强抗穗发芽品系山东046432属于由Vp1BcDorm1控制的基因型;中抗穗发芽品种矮抗58的抗性与穗轴有关;Vp1Bb基因对CA95502的穗发芽作用有待进一步证实;芒和颖壳或它们的抑制物对白粒中感穗发芽品系CA9640、CA0459、CA0493和白粒高感穗发芽品系山东928802和CA0306的穗发芽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 Vp1Bb基因型与山东928802和Vp1Bc基因型与CA0306的穗发芽并无相关。  相似文献   
137.
小麦抗麦红吸浆虫品种遗传多样性的表型和SSR标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深入地揭示小麦抗麦红吸浆虫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从而为进一步选育抗虫品种提供依据,在对田间虫圃1 562份小麦品种(系)损失率鉴定的基础上,取47份年度间鉴定抗性结果较为一致的材料,利用表型和SSR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这些抗麦红吸浆虫品种农艺性状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表型聚类在遗传距离为0.68处将供试材料分为6个类群。19对SSR标记在47份不同抗性品种中检测到104个等位基因,能够将所有品种区分开来,每对引物可以检测到3~8个等位基因,平均5.47个。47个小麦品种间遗传距离为0.40~0.95,平均为0.71。SSR标记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0.74处将供试材料分为6大类群。Mental测验结果表明,表型同基因型距离矩阵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76,P〈0.05)。抗虫品种晋麦65号单独聚为一类,同其余品种具有较远的亲缘关系,可作为新的抗源用于抗虫育种,并在吸浆虫发生地块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8.
Rice is the second largest staple crop in the world and therefo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ood security. As a thermophilic crop, rice is sensitive to temperature changes. Thus, research on the chilling damage of rice is essential. The Sanjiang Plain is an emerging rice production area and is located at high latitudes in China, the world’s largest rice-producing country. Landsat data were used to extract rice-planting area from 1985 to 2015. MODIS 13Q1, which was uniformly distributed during the growing period of rice, was used to obtain NDVI values of paddies during 2002–2015. Dynamic Identification Index of sterile-type chilling damage and monitoring standard of delayed-type chilling damage were the proposed methods used in this paper, which were used to judge the chilling damage of ri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study region, the rice-planting area in 2015 is nearly 12 times larger than that in 1985. Delayed-type chilling damage occurred in 2002 and 2009, while sterile-type chilling damage occurred in 2005, 2006, 2009, 2010, 2014, and 2015. Comparing with the prevalent meteorological standard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dex and standard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re precise, applicable, and more sensitive than them. The method is a macroscopic and accurate method to identify chilling damage in rice and can als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to ensuring the stability of rice yield.  相似文献   
139.
白甲鱼、大鳍鳠和斑鳜肾的比较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白甲鱼、大鳍鳠和斑鳜肾的比较组织学研究钟明超(中山大学,广州510275)关键词肾,组织学,白甲鱼,大鳍 ,斑鳜COMPARATIVEANDHISTOLOGICALSTUDIESONTHEKIDNEYSOFVARICORHINUSSINUS,MYST...  相似文献   
140.

选择健康、均匀, 体质量为(6.74 ± 0.08) 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360尾随机分为4, 分别投喂含有0 mg/kg100 mg/kg200 mg/kg400 mg/kg绿原酸的饲料28 d, 随后将对虾从盐度为32的天然海水直接转移至盐度为10的海水中暴露72 h, 测定对虾肝胰腺TASGPxCAT活力和GPxCAT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 在天然海水养殖条件下, 绿原酸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TASGPx活性无明显影响, 但投喂含有绿原酸的饲料28 d, 对虾肝胰腺GPxCATGPxCAT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D0(P<0.05), D2GPx活性和GPxCAT基因表达水平最高, 分别为164.29 U/mgprot1.612.14。低盐度胁迫24 h, D0组对虾抗氧化反应表现在TASGPx活性和GPx基因表达水平较28 d显著升高(P<0.05), 分别增加了31.30%27.96%170%, 而绿原酸各组对虾肝胰腺TASGPx活性和GPx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D0(P<0.05), 说明绿原酸可有效缓解低盐度胁迫下对虾抗氧化系统酶活性的剧烈波动。低盐度胁迫72 h, 绿原酸各组对虾肝胰腺TASGPxCAT活性及CAT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D0。上述结果表明绿原酸能够诱导凡纳滨对虾的抗氧化系统功能, 在凡纳滨对虾抵抗低盐度胁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为开发绿色植物提取物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解决盐度胁迫对机体造成的氧化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