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16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4篇
  17篇
综合类   102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澜沧江囊谦段夏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11年夏季(6月)和秋季(9月)对澜沧江囊谦段的浮游植物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澜沧江囊谦段浮游植物共计4门、57种(属);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为33种(属),占总种类数的57.9%;其次是绿藻门,为13种(属),占22.8%,蓝藻门10种(属),占17.5%,甲藻门仅检到1种,占1.8%。夏秋两季澜沧江囊谦段均以喜低温的硅藻为主,绿藻、蓝藻种类秋季多于夏季,甲藻仅在夏季出现。浮游植物优势种以硅藻为主,占75.0%,种类有尖针杆藻(Synedra acus)、普通等片藻(Diatoma vulgare)、舟形藻(Navicula sp.)、桥弯藻(Cymbella sp.)、曲壳藻(Achnanthes sp.)、异极藻(Gomphonem sp.)、颤藻(Oscillatoria sp.)和席藻(Phormidium sp.)。浮游植物数量为13.26×104~375.59×104个/L,平均数量99.36×104个/L;生物量为0.0445~1.9972mg/L,平均0.4915mg/L。浮游植物数量和生物量均以硅藻最高,分别占总数量的61.2%和总生物量的71.3%。分析显示,各采样点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较高,均值分别为2.24、0.48;表明该河段浮游植物群落比较稳定,种类分布较为均匀,体现了贫营养型河流的特征,水域环境良好。  相似文献   
32.
为探讨三七在不同氮素水平下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以三七种苗为供体植物,小麦为受体植物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三七根系分泌物对小麦表现出化感抑制作用(敏感指数M3=-004)。从发育时期来看,小麦种子萌发阶段较幼苗生长阶段更易受化感抑制作用影响,且其发芽指数受抑程度随氮素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增强,即过氮>正常>缺氮;在小麦幼苗生长阶段,三七根系分泌物对其地上部化感作用以促进为主,对根部生长则以抑制作用为主;且三七根系分泌物对小麦的化感作用与培养液氮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3.
珍稀濒危植物丹霞梧桐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珍稀濒危植物丹霞梧桐(Firmiana danxiaensis)种子存在硬实休眠现象,自然条件下,发芽率极低。试验通过高温浸种(80 ℃)、变温浸种、机械损伤、酸蚀处理和激素处理等不同方法破除其休眠机制。结果表明,除激素处理对破除丹霞梧桐种子休眠无明显作用以外,其他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其萌发率;其中,酸蚀 20 min 效果最好,丹霞梧桐种子萌发率为 82.29%,发芽势 78.13%,发芽指数 4.59;高温浸种次之,萌发率为 77.52%,发芽势为 68.99%,发芽指数为 3.71。研究表明酸蚀 20 min 和高温浸种能显著促进丹霞梧桐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34.
With establishing the fundamental equation of prestressed circular membrane under Fppl von Kármán membrane theory, Hencky transform is extended and the general solution of axisymmetrical deformation of prestressed circular membrane under uniformly distributed loads is obtained. The central deflection, the radial and circumferential stresses of the membrane are given in the form of power series. And it is found that the solution approaches to the results from Hencky theory when the prestressing is far less than the loads; and the solution approaches to the results based on linear theory when the prestressing is far greater than the loads.  相似文献   
35.
黄瓜亲本遗传距离与F1产量优势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黄瓜亲本遗传距离 (D2 )与杂种产量优势的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表明 ,在D2 <1 0时 ,超中优势(H1)和离中优势 (H2 )与D2 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 762 和 0 .41 5 8 ,D2 >1 0时 ,相关系数为 0 .0 469和-0 .5 1 0 8,即在一定范围内 ,杂种优势随亲本遗传距离的增大而增强 ;试验根据双亲遗传距离大小选配亲本 ,预测杂种产量优势的准确率达到 75 % (H1)和 78.6% (H2 ) ;与配合力预测方法相比较 ,依据配合力选配的组合有 84.6%在遗传距离预测范围内。认为遗传距离可以作为黄瓜优势育种中亲本选配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36.
以矿区筛选抗性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TL-F2)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50、100、150、200、250、300 mg·L-1)Cu(Ⅱ)对不同生长阶段黑曲霉谷胱甘肽系统(GSH/GPx)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Cu(Ⅱ)浓度增大,A.niger TL-F2生长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呈降低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则增加;谷胱甘肽系统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呈现上升趋势,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力则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在金属浓度为150 mg·L-1时GSSG含量达到最大为365.68 μmol·L-1,GPx和GR活力分别在金属浓度为100 mg·L-1时达到峰值,GSH/GSSG比值也随Cu(Ⅱ)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结果表明:在Cu(Ⅱ)作用下A.niger TL-F2菌体内GSH/GPx系统产生氧化应激反应,通过调节GSH、GSSG、GPx和GR的增减来抵御过量活性氧(ROS)胁迫;GSH/GSSG比值也可直观地反映Cu(Ⅱ)对A.niger TL-F2毒性大小。  相似文献   
37.
不同渗灌覆膜方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以济麦20和鲁麦21号为材料,在露天不封底瓷管和防雨棚封底瓷管两种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渗灌覆膜处理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渗灌和地膜覆盖均可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但提高幅度因品种和渗灌深度不同而异.在露天条件下,较之地表灌溉不覆膜,20 cm渗灌加地膜覆盖处理可使籽粒产量提高13.67%~11.1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4.59%~12.08%;在防雨棚条件下,籽粒产量提高20.1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2.57%,40 cm渗灌籽粒产量略高于20 cm渗灌,但差异不显著.露天栽培条件下不同处理平均水分利用效率高达2.6063 kg·m-3 ·m-2,而防雨棚条件下仅为1.3482 kg·m-3 ·m-2,相对提高93.31%,籽粒产量提高102.90%,生物产量提高77.41%,收获指数提高13.99%,而总耗水量仅增加22.48 mm.试验结果说明深层土壤水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研究结果具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8.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提高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分类精度的若干方法:可提高精度的大气校正方法、多源信息融合方法、人工智能分类方法等.并对其中部分方法进行了优缺点评价.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绵羊品种对其脂肪组织中挥发性脂肪酸(C4~C10)组成的影响,为深入研究羊肉膻味的形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气相色谱技术,对小尾寒羊、滩羊和同羊皮下脂肪组织中的挥发性脂肪酸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气相色谱技术可在绵羊脂肪组织中检测到对羊肉膻味贡献较大的4-甲基辛酸和4-甲基壬酸。小尾寒羊、滩羊和同羊的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分别为261.109,169.124和271.898mg/kg;其中直链脂肪酸含量分别为217.792,143.036和229.059 mg/kg,支链脂肪酸含量分别为43.317,26.088和42.839 mg/kg。4-甲基辛酸和4-甲基壬酸是对羊肉膻味贡献较大的挥发性脂肪酸,其在小尾寒羊、滩羊、同羊脂肪组织中的含量分别为20.317和9.772,14.150和5.597,12.835和6.403 mg/kg。【结论】应用此方法可以检测到对羊肉膻味有主要作用的挥发性脂肪酸,且不同绵羊品种对其脂肪组织中挥发性脂肪酸的组成有一定影响,小尾寒羊脂肪组织中4-甲基辛酸和4-甲基壬酸含量有大于滩羊和同羊的趋势。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裹包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双乙酸钠(SDA)对贮存效果的影响。【方法】在裹包TMR中分别添加鲜重质量分数0,0.1%,0.3%和0.5%的SDA,于贮存后第0,3,7,15和30天,对裹包TMR的感官、营养成分、发酵指标和有氧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0.3%和0.5%SDA添加组的裹包TMR可以良好贮存30 d。SDA添加水平越高,裹包TMR的有氧稳定性越好。添加SDA对裹包TMR的感官和营养成分影响差异较小。与其他2个处理相比,0.3%和0.5%SDA添加水平可以显著降低裹包TMR的pH值(P<0.05)和NH3-N/TN值(P<0.05)。【结论】从经济效益和添加效果考虑,在裹包TMR中添加0.3%SDA为适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