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93篇
林业   74篇
农学   73篇
基础科学   91篇
  89篇
综合类   431篇
农作物   39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413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6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苏联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VNIIBP”毒株疫苗在10—20日龄鸡第一次气雾免疫时,单剂量不超过1.5或2个半数有效感染量(EID_(50)),35日龄后6个EID_(50)也很安全。与此同时气雾免疫鸡新城疫,第一次用BI毒株疫苗,第二次用Lasota毒株疫苗,均安全。  相似文献   
992.
高秆杂草对直播晚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我场直播晚稻亩产徘徊在200千克左右。影响产量的因素很多,据1986~1989年调查表明,直播晚稻2级以上草害田块占52.63%、3级以上占10.5%,年损失稻谷10~15%。本研究就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等高秆杂草对产量的影响进行损失测定,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93.
农田芦苇草防治技术初探折乐民,赵常胜(青海省植物保护站西宁市810000)(大通县农技推广中心)芦苇是青海省农田发生日趋严重的恶性杂草之一,初步调查全省受害农田面积达2万hm2以上,其中大通县发生面积达3000hm2以上。我省防治芦苇草传统方法是用灭...  相似文献   
994.
烟翅麦茎蜂是取食冬、春小麦的单食性害虫,在甘肃、青海一年发生1代,以4龄老熟幼虫在根茬中滞育越夏、越冬。经研究明确了此虫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以大面积轮作倒茬最为有效,药剂防治以40%甲基异柳磷乳油每hm23.75~4.5kg或3%颗粒剂60~75kg配制为毒砂土,在成虫羽化盛期地面撒施防治幼虫效果好,对成虫效果很差。  相似文献   
995.
本试验旨在研究通过超声波法提取的35%和75%乙醇洗脱沙葱黄酮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抗炎作用。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不同添加浓度(25、50、100、200、400μg/mL)的35%或75%乙醇洗脱沙葱黄酮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设空白对照组、LPS应激模型组、不同浓度乙醇洗脱沙葱黄酮组(分别加入25、50、100μg/mL 35%或75%乙醇洗脱沙葱黄酮溶液),采用Griess、实时荧光定量PCR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不同浓度乙醇洗脱沙葱黄酮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细胞因子及炎性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35%、75%乙醇洗脱沙葱黄酮在25~100μg/mL添加浓度内可极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P0.01)。与LPS应激模型组相比,35%、75%乙醇洗脱沙葱黄酮均可极显著极显著降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一氧化氮含量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相对表达量(P0.01),并均呈剂量依赖效应,且75%乙醇洗脱沙葱黄酮作用效果优于35%乙醇洗脱沙葱黄酮; 35%乙醇洗脱沙葱黄酮可极显著降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TNF-α、IL-6 mRNA相对表达量(P0.01); 75%乙醇洗脱沙葱黄酮可显著或极显著降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含量(P0.05或P0.01),极显著降低TNF-α、IL-6 mRNA相对表达量(P0.01)。由此可见,35%、75%乙醇洗脱沙葱黄酮可通过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调控细胞因子及炎性因子的分泌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96.
本试验以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炎症模型,旨在研究沙葱总黄酮的抗炎作用。应用CCK-8法筛选沙葱总黄酮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力具有促进作用的浓度,在此基础上设置对照组、LPS组(应激模型,1μg/m L LPS)、沙葱总黄酮低剂量组(25μg/m L沙葱总黄酮+1μg/m L LPS)、沙葱总黄酮中剂量组(50μg/m L沙葱总黄酮+1μg/m L LPS)、沙葱总黄酮高剂量组(100μg/m L沙葱总黄酮+1μg/m L LPS)。用Griess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IL-1β、IL-10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细胞中TNF-α、IL-6、IL-1β、IL-10、一氧化氮合酶(i NOS)m RNA表达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沙葱总黄酮的添加浓度在25.0~100.0μg/m L时均能显著提高细胞增殖率(P0.05);2)与对照组相比,LPS组能显著提高细胞上清液NO的含量(P0.05);与LPS组相比,不同浓度沙葱总黄酮均能显著抑制NO的产生(P0.05);3)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的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6、IL-1β、IL-10含量以及细胞中TNF-α、IL-6、IL-1β、IL-10、i NOS m RNA表达量均显著提高(P0.05);与LPS组相比,除了低剂量组IL-1β外,25、50、100μg/m L沙葱总黄酮浓度显著降低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6、IL-1β含量(P0.05),除了低剂量组IL-10外,显著增加IL-10含量(P0.05);除了低剂量组i NOS外,25、50、100μg/m L沙葱总黄酮浓度显著抑制细胞中TNF-α、IL-6、IL-1β、i NOS m RNA的表达(P0.05),有促进IL-10 m RNA表达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沙葱总黄酮对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97.
本试验旨在研究乳酸链球菌素(Nisin)对腹泻小鼠盲肠菌群结构和脂代谢的影响。选择7~9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50只小鼠(雌雄各占1/2),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环丙沙星组、氨苄青霉素组及Nisin组。除空白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小鼠连续3 d腹腔注射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O1悬液(2.50×1011CFU/mL)0.2 mL/只构建小鼠腹泻模型。连续注射3 d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灌胃灭菌生理盐水,其他组灌胃对应物质,每天2次,每次0.3 mL,连续灌胃15 d。第15天灌胃2 h后采样,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小鼠盲肠内容物中细菌结构测序分析,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小鼠血清、空肠、回肠和脑组织中金属肽酶含血小板反应蛋白1(ADAMTS1)、总胆固醇(TC)和胰岛素(INS)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Nisin使小鼠血清、回肠和脑组织中ADAMTS1的含量和回肠中INS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空肠和脑组织中TC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并使小鼠各阶段的体重显著增加(P<0.05)。Nisin组小鼠盲肠菌群丰富度最高(ACE指数=2 469.54、Chao1指数=3 340.29)且多样性最高(Shannon指数=7.56),而阴性对照组则最低。Nisin组中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及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菌门。阴性对照组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及拟杆菌门为优势菌门。由此得出,Nisin可提高盲肠菌群多样性,降低血清、回肠和脑组织中ADAMTS1的含量和回肠中INS的含量,增加血清、空肠和脑组织中TC的含量,从而影响腹泻小鼠盲肠菌群结构及脂代谢。  相似文献   
998.
为了探究天然发酵酸马奶中发酵乳杆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O8(E.coli O8)的抑菌机理,本试验从酸马奶中分离筛选出抑菌效果最佳的菌株,对其进行16S rDNA序列鉴定,经NCBI网站BLAST对比鉴定菌种;对菌株进行培养发酵,制备无细胞发酵上清液(CFS);通过排酸、排过氧化氢(H2O2)、不同蛋白酶处理等方法初步确定CFS中的抑菌活性物质性质及其含量;采用牛津杯法和二倍稀释法确定CFS对致病性E.coli O8 24 h生长曲线的最佳抑菌浓度;试剂盒法测定CFS对致病性E.coli O8的细胞膜和细胞壁通透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从酸马奶中分离出22株对致病性E.coli O8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对抑菌作用最好的菌株进行16S rDNA序列鉴定及系统进化树分析后确定其为发酵乳杆菌属;CFS中主要的抑菌物质为蛋白,含量为399.5 μg/mL;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25.0和49.9 μg/mL;CFS能使致病性E.coli O8的碱性磷酸酶(AKP)含量在1 h内快速升高,之后呈缓慢增长趋势,且使致病菌培养液中的蛋白含量明显升高。综上所述,发酵乳杆菌CFS的主要抑菌物质为蛋白,蛋白浓度越高抑菌能力越强;CFS通过破坏或改变致病性E.coli O8细胞膜和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其释放出AKP和胞内蛋白,从而在短时间内起到抑制致病性E.coli O8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为筛选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大肠杆菌O8(E.coli O8)具有良好抑菌作用的蒙药,本试验采用牛津杯法测定金银花、黄连、何首乌、地榆、五味子、秦皮、穿心莲、甘草、蒲公英、夏枯草、虎杖、柴胡、黄柏、苦参、石榴皮、板蓝根16味蒙药的抑菌圈直径,微量稀释法和平板法测定蒙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棋盘法测定敏感蒙药对E.coli O8和S.aureus的协同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结果显示,黄柏、金银花、黄连、五味子、蒲公英、秦皮6味蒙药对S.aureus的抑菌圈直径为10.22~22.44 mm,MIC为15.6~250 mg/mL;五味子、金银花、黄连、秦皮4味蒙药对E.coli O8的抑菌圈直径为11.29~26.41 mm,MIC为15.6~500 mg/mL;黄柏与黄连联合用药对S.aureus的FICI为0.36,为协同作用,黄连与地榆联合用药对E.coli O8的FICI为0.48,为协同作用。综上所述,金银花、黄连、五味子、秦皮、蒲公英、黄柏6味蒙药对S.aureus综合抑菌效果达极敏或高敏;金银花、黄连、五味子、秦皮4味蒙药对E.coli O8综合抑菌效果达极敏或高敏,黄柏、黄连、秦皮在抑制S.aureus的组方中可优先考虑,黄连与地榆在抑制E.coli O8的组方中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000.
对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猪肝中盐酸克仑特罗残留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通过对测定过程中各变量的分析,确定了不确定度来源,建立了数学模型,计算出了各变量的不确定度,最后计算出合成不确定度.当猪肝中盐酸克仑特罗残留量为5.10 μg/kg时,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15 μg/kg(k=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