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篇
  8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33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大麦黄花叶病是严重威胁冬大麦生产的重大病害之一.为促进抗黄花叶病基因在大麦育种中的应用,利用插入或缺失(inserticon-deletion,InDel)标记JSB056和JSB060对180份啤酒大麦资源进行基因型检测,结合病圃黄花叶病表型鉴定,并评价标记在育种中应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聚合2个InDel标记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检测准确率高达91.9%,是分子辅助选择育种中鉴定大麦黄花叶病抗性的较理想标记.  相似文献   
22.
盐分胁迫对大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八个大麦品种种子萌发期间进行NaCl 胁迫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aCl 胁迫浓度的增大,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逐渐降低,相对盐害率增加,种子萌发受到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80 mmol/L 的NaCl 浓度是大麦种子萌发的阀值.不同大麦品种对NaCl 胁迫的敏感程度不同,供试品种中以盐90260和C2118为萌发期较为耐盐的大麦品种.其它品种对盐分胁迫相对敏感.  相似文献   
23.
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大麦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从事大麦新品种的选育与改良工作已有50年的历史,选育了一批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大麦品种.本文重点介绍了我所九五以来育成的通过江苏省审(认)定的三个啤酒大麦品种和几个后续啤酒大麦新品系,并对九五以来大麦新品种的性状改良及选育技术作了分析,阐述了我所大麦育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4.
为研究播期和播量对大麦新品种盐麦7号青贮原料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设计2个播期(11月1日和11月10日)、3个播量(15.0、17.5、20.0 kg/667 m2),研究其对盐麦7号青贮原料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播期(11月1日)相比,晚播环境下(11月10日)冬前苗、干物质含量、粗淀粉含量显著下降,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及30 h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上升;随着播量的升高,基本苗、冬前苗、有效穗数、株高、产量、籽粒产量显著上升,酸性洗涤纤维和30 h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下降。总体来看,播期主要影响盐麦7号的青贮原料品质相关性状,播量主要影响盐麦7号的产量相关性状,盐麦7号在11月1日播种,播量20.0 kg/667 m2时可以获得较高的青贮原料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5.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苏啤3号大麦鲜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用于麦绿素生产的大麦种植提供依据,以苏啤3号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0、187.5、375、562.5 kg/ha)和种植密度(150万、300万、450万、600万/ha)对大麦鲜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密度对苏啤3号鲜叶产量、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均具有极显著影响.适宜的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均可提高苏啤3号大麦的鲜叶产量、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在施氮量375 kg/ha、密度450万/ha下,苏啤3号获得了较高的鲜叶产量(21 126.7 kg/ha)和叶绿素含量(2.373 g/kg);在施氮量562.5 kg/ha、密度450万/ha下,苏啤3号鲜叶蛋白质含量最高(17.58%).苏啤3号鲜叶Ca、Mg、Zn、Cu的含量,在种植密度间和施氮水平间也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其各元素的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密度300万/ha、施氮量375 kg/ha下,苏啤3号鲜叶Cu和Zn含量最高(10.24和26.96 μg/g),而Mg和Ca含量在施氮量187.5 kg/ha、密度300万/ha下最高(174.94和324.17 μg/g).综合来看,在375 kg/ha施氮量和450万/ha种植密度下,苏啤3号大麦鲜叶产量和品质最适宜于叶绿素生产.  相似文献   
26.
大麦盐害及耐盐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海龙  沈会权  陈和  陈健  陶红  陈晓静 《核农学报》2007,21(5):527-531,526
大麦是禾谷作物中较为耐盐的粮食作物。然而在盐胁迫环境下,Na+能把膜系统中的其他离子置换下来,使细胞过多地吸收Na+和Cl-,从而导致细胞膜系统受损、DNA降解、植物营养亏缺、生理干旱以及细胞死亡等伤害。大麦自身在受到盐分胁迫下,耐盐机制有:离子的选择性吸收、拒盐排盐性、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以及离子在植株体内的运输交换。进行大麦耐盐性选择时,萌发力、耐盐指数、Na+/K+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能力,都是比较重要的选择标准。基于大麦较好的耐盐性,可通过遗传育种改良、化学控制、耕作等措施和途径提高大麦的耐盐抗盐能力,减轻盐害,提高大麦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7.
不同盐分胁迫对中亚滨藜种子萌发及其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不同浓度(0、2、4、6、12、18、28、36 g/L)的盐溶液(土壤溶液、Na2SO4及NaCl)处理中亚滨藜种子,观察其萌发率和幼芽、幼根的生长情况,进行生态阈值分析,并将盐胁迫下未萌发种子转移至蒸馏水中,观察其在胁迫解除后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随盐胁迫强度的上升,种子的萌发率降低,萌发率和盐浓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从累积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角度考虑,均是Na2SO4的胁迫作用最小,NaCl的抑制作用略高于土壤溶液。低浓度盐分促进了幼芽和幼根的生长。盐胁迫解除之后,中亚滨藜种子仍具有很高的萌发能力,且发芽速度和整齐度提高。  相似文献   
28.
秸秆深层覆盖对水分入渗及蒸发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入渗和蒸发造成的影响,通过在土表下20 cm处铺设3cm厚秸秆隔层的土柱试验表明:在灌溉水分入渗时,秸秆隔层阻碍了土壤重力水入渗,降低了土壤重力水由土壤上层向下层入渗的速率;在土壤水分蒸发过程中,秸秆层隔断了土壤的毛细管,使秸秆层以下土壤水很难通过土壤毛细管作用而向地表运移并蒸发。秸秆深层覆盖可以使深层土壤水分的蒸散量减少2%~3%,对深层土壤的蓄水保墒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美国大麦种质资源对赤霉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引进美国的985份品种(品系)进行赤霉病抗性的鉴定,并研究其与部分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品系)间对赤霉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从中筛选出10份高抗大麦赤霉病的品系,包括2ND27705、CHEVRON、ID:LA-6、ID:LA-4、ID:LA-7、2ND27732、2ND28086、ID:LA-35、ID:LA-1、2ND29870;棱型、单穗穗粒数与大麦赤霉病抗性呈显著负相关,二棱大麦对赤霉病的抗性明显强于六棱大麦;抽穗期、株高、穗长与赤霉病抗性的相关性均显著。筛选出高抗和高感赤霉病品系,为其遗传群体的构建及赤霉病分子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0.
苏啤8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2004年以选育的中间材料盐97024为母本、苏啤3号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配组,采取系谱法经6年连续选择,2010年育成的啤酒大麦新品系。该品种在江苏盐城产量达到450.0 kg/667 m2以上。经测定,该品种麦芽浸出物(绝干)81.30%,蛋白质含量11.30%,α-氨基氮196 mg/100 g,糖化力(WK)369,库尔巴哈值42.80%,达到优级麦芽品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