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1.
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得名是因其只需要光温敏核不育系和恢复系两个育种材料.通过介绍两系法杂交稻的发展在全国呈现的良好态势,分析了发展两系法杂交水稻存在的问题,并对在黑龙江省有效利用现有常规粳稻发展两系杂交稻的广阔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2.
丹皮与赤芍提取物体外抑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永金  乔金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060-4061,4065
[目的]探讨丹皮与赤芍提取物的抑菌谱,为进一步开发这2种药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研究了不同浓度丹皮与赤芍提取物对6种食源性微生物和致病菌的抑菌效果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丹皮提取物对大肠杆菌(E.coli)、炭疽杆菌(B.anthracis)抑制作用较强,MIC分别为0.09和0.19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猪粪链球菌(S.faecalis)抑制作用较弱;赤芍提取物对李斯特氏菌(L.monocytogenes)和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有较强的抑制作用,MIC分别为0.10和0.19mg/ml,而对猪粪链球菌(S.faecalis)抑制作用较弱。[结论]丹皮和赤芍提取物对6种供试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3.
稻瘟病作为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对水稻产量具有严重影响。黑龙江省当前抗稻瘟病育种的策略应该是,在利用抗源龙粳14、龙盾104和Pi9的基础上,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聚合一至多个广谱抗性基因;同时加强对稻瘟病菌种群的监测和新抗源的发掘,有针对性地向主栽品种导入新的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24.
寒地水稻稻瘟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控制稻瘟病的发生与传播,降低农业损失,并且更加了解稻瘟病的防治时期,研究探索了寒地水稻稻瘟病的发生规律与生态,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25.
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防除水稻移栽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苄嘧磺隆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稻田除草剂。能有效防治1年生及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能被杂草根、叶吸收并传到其他部位。对水稻安全,使用方法灵活。为了解该药剂对水稻移栽田的除草效果及安全性,特做此试验。  相似文献   
26.
生物菌肥对库尔勒香梨腐烂病的发生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研究生物菌肥对库尔勒香梨腐烂病的发生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为探索防治腐烂病的新方法和改良土壤提供理论依据。笔者采用田间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腐烂病发生率,测定土壤矿质营养含量,并与对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施用光合元生物菌肥,香梨腐烂病发病率较对照降低了78.8%以上;0~20 cm土层的N、P、K分别提高了5.7、61.8、40 g/kg,B、Cu、Fe、Zn、Mn分别提高了1.24、0.94、6.64、3.22、0.16 mg/kg;20~40 cm土层的N、P、K分别提高了50.6、28.3、26 g/kg,B、Cu、Fe、Zn分别提高了0.32、0.45、8.63、0.76 mg/kg。因此,施用光合元生物菌肥可有效降低香梨腐烂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不同土层的有机质和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几种寒地水稻侵染性病害的症状识别、病原鉴定、侵染循环和发病条件,针对病害提出了可采取的防治措施。在纹枯病相关部分,额外提供了2012年纹枯病对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试验田水稻产量影响的调查数据。应重视水稻病害,加大水稻防病措施实行力度,以减少不必要的生产损失。  相似文献   
28.
29.
两系杂交水稻在我国南方生产上已大面积推广应用,但由于两系不育系只有在一定的温光生态条件下,其雄性不育基因才能表达,所以在实际的两系杂交水稻制种中存在着一定风险。本研究是在寒地稻区进行两系杂交粳稻的制种工作摸索,制种风险更大,大棚制种主要利用水稻育秧大棚的增温和保温功能调节大棚内温度,使棚内温度在两系不育系的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以上,不育系保持自花不育接受外来父本花粉结实,研究在寒地稻区用温室大棚进行杂交粳稻制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0.
不同密度群体对寒地水稻分蘖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对黑龙江2个主栽品种的分蘖、10株主茎干重、成穗率及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平方米穴数的减少,主栽品种的分蘖数增加;不同密度群体对10株主茎干重前期影响较小,后期影响较大,密度越稀的群体,后期每穴或每株主茎干物质积累越多,对空育131影响较垦稻12号大,成穗率差异不显著;不同密度群体下,空育131产量差异显著,垦稻12号差异不显著,空育131适宜密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