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以青番木瓜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扩增出木瓜凝乳蛋白酶基因CHY(chymopapain),构建带有His-tag的原核表达载体p EASY-E1-CHY。将该重组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重组菌株用IPTG诱导表达,在诱导6 h,IPTG浓度为0.05 mmol/L时重组蛋白表达量最高。SDS-PAGE凝胶电泳和West-ern-Blot杂交分析结果表明蛋白大小为45 k Da。用脱脂奶粉进行凝乳分析,证明此木瓜凝乳蛋白酶具有凝乳活性,此结果为今后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木瓜凝乳蛋白酶工程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大豆高脂肪组合F_4代脂肪含量遗传及亲本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高产或高脂肪的7个大豆亲本,采用NCII设计,配成8个组合,研究大豆高脂肪组合初世代脂肪含量遗传及亲本的关系.结果表明:F4代脂肪含量的变异大小与双亲脂肪含量的差异有关,双亲的差异越人,F4代脂肪含量的变异程度也越大双亲脂肪含世均高,且双亲熟期差异较大,F4代出现高脂肪材料的儿率高F4代脂肪含量与双亲的差值呈显著负相关;与父本的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母本脂肪含量及中亲值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利用PCR方法,从拟南芥中克隆了865bp的逆境诱导型启动子Prd29A.利用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方法,结合GUS染色,在豆科植物百脉根的幼苗中进行活性鉴定.结果表明:启动子Prd29A在正常情况下不表现活性,而在逆境(高渗、高盐)和ABA诱导下活性很高,这为该启动子在百脉根等豆科植物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fol E基因是高叶酸调控基因,来源于细菌,已证明在西红柿等植物中,提高了叶酸含量。本试验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法,将fol E基因在大豆受体材料Williams82中表达。共侵染了200个外植体,得到34株转化苗。通过对转化苗进行除草剂(135 mg·L-1)涂抹鉴定,获得14株除草剂抗性转化苗。PCR检测结果显示其中12株为阳性。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fol E全长c DNA已成功插入到大豆基因组中,并得到2个单拷贝株系。  相似文献   
15.
水稻耐盐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土壤盐渍化正吞噬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有限的土地资源,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农业生产的另一个全球性问题。提高作物的耐盐能力是植物育种工作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寄希望于基因工程培育耐盐品种。科研工作者已经鉴定和克隆出一批耐盐碱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的利用已成为培育耐盐水稻品种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耐盐相关基因转化,已经获得了一些耐盐性提高的转基因水稻。本文就植物耐盐机理、耐盐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转耐盐基因水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大豆高脂肪组合F3代脂肪含量遗传及亲本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大豆高脂肪组合早世代脂肪含量的遗传规律。选择高产或高脂肪的7个大豆亲本,采用NCII设计,配成8个杂交组合。结果表明:F3代脂肪含量的变异与双亲脂肪含量的差异有关,双亲的差异越大,F3代脂肪含量的变异程度也越大。双亲脂肪含量均高,且双亲熟期差异较大,F3代出现高脂肪材料的几率高。F3代脂肪含量与双亲的差值呈负相关,但不显著;与父本的脂肪含量呈极弱的正相关;与母本脂肪含量及中亲值呈一定的正相关,但也不显著。在F2代中,母本脂肪含量及中亲值与F2代脂肪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但F3代已经不显著了。说明母本脂肪含量及中亲值对后代脂肪含量的影响在逐代减弱。  相似文献   
17.
土壤盐碱化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和阻碍农业生产力的重要非生物胁迫之一.本文从离子毒害、渗透胁迫、活性氧胁迫和高pH胁迫4个方面综述了盐碱胁迫对植物的危害.为了应对盐碱胁迫,植物进化出一系列的调控机制以缓解胁迫危害.从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离子的吸收转运调节、活性氧清除机制和外源物质调节方面梳理了植物耐盐碱的生理机制;从植物盐...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抗虫水稻中Bt蛋白表达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转基因抗虫水稻中Bt蛋白表达量进行研究。[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定量检测转基因抗虫水稻生相同生长时期不同部位的Bt蛋自表达量。[结果]转基因水稻灌浆期不同组织中Bt蛋白表达绝对含量的高低顺序为:叶片>未成熟种子及颖壳>根>茎杆;在水稻不同的生长发育(分蘖期、抽穗期和灌浆期)阶段,转基因Bt水稻中Bt蛋白的含量有一些变化;一般在水稻生长后期Bt蛋白的浓度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大,对其抗性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结论]该试验对田间害虫的防治以及转基因水稻的育种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利用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构建重组质粒载体pGEX-HAL1,三亲本杂交转化根瘤菌,表达融合蛋白GST-HAL1。结果表明,与空白菌和未诱导工程根瘤菌相比,诱导后工程根瘤菌的耐盐水平有明显提高。通过检测不同温度、不同诱导时间和不同IPTG诱导浓度条件下融合蛋白的表达量,优化各个参数。在28℃的温度条件下,融合蛋白GST-HAL1表达量量明显增加;在IPTG浓度为1.0mmol·L^-1,诱导时间为3h的条件下,融合蛋白的表达量最高,培养基产生的融合蛋白为3.02mg·L^-1,占可溶性蛋白质的39.34%。本研究对今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新型生物肥料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转Cry1C*基因抗虫水稻的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害虫是影响吉林省水稻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为培育抗虫转基因水稻新品种,本研究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将人工合成的Cry1C*基因导入吉林省主栽粳稻品种吉粳88和吉利518中,共获得410个独立转化株.通过对转基因植株PCR检测,阳性率为67.2%; ELISA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株系Bt毒蛋白含量变化较大,变幅为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