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双向电泳技术是蛋白质组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该项技术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本文对双向电泳技术的最新进展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42.
利用欲淘汰的蛋鸡制备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和鸡新城疫病的高免血浆,对该病的治疗具有疗效确切,作用迅速,无副作用等优点,为治疗法氏囊病和新城疫病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3.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高等农林院校生物系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内容包括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教学两部分,其中实验课教学是植物生理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实验课教学相对于理论课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和启发性.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入手,在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就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44.
从新疆硝尔库勒盐湖分离纯化到一株极端嗜盐古菌TRM 51T,其菌落颜色为白色/粉红,细胞为杆状,能运动,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生长温度范围是28~50℃(最适温度37℃),NaCl浓度生长范围是2.1~4.3 M(最适浓度为3.1 M),Mg2+生长范围是0.03~1.0 M(最适0.3 M),pH生长范围5.5~9.0(最适pH8.0)。细胞可在蒸馏水中裂解,避免细胞裂解的最低NaCl浓度为8%(w/v)。TRM 51T主要的极性脂是PG(磷脂酰甘油)、PGP-Me(磷脂酰甘油磷酸甲基酯)、TGD-2(葡糖苷甘露糖苷葡糖二醚),基于16S rDNA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菌株TRM 51T与相近属Halopiger的成员相似性仅为94.2%~95.3%,与Haloterrigena类群的相似性为92.4%~94.6%,菌株TRM 51T基因组DNA的G+C mol%为63.2mol%。多相分类结果表明,菌株TRM 51T不能归入嗜盐古菌科的已描述属,建议成立新属级的新分类单元。  相似文献   
45.
任敏 《花卉》2020,(4):22-23
近年来,随着城市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在全世界广泛开展。我国昆明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植物品类丰富,气候清爽宜人。本文研究目的根据昆明突出的自然特色,通过园林绿化管理体系来达到提高全国城市化绿化智慧化管理水平的,采取城市智慧园林管理体系及平台建设分析,措施结果:于感知、管理、监督、服务为一体的体系,使得城市园林绿化更加稳定、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46.
任敏  何金环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771-1772
[目的]为苜蓿的抗旱栽培及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紫花苜蓿为材料,正常供水处理为对照,研究离体干旱条件下其根系和叶片的水分及ABA含量变化。[结果]正常供水条件下,紫花苜蓿根部ABA含量低于叶片;干旱胁迫3h后,叶片AB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之后呈下降趋势,而根部ABA含量呈增加趋势,干旱胁迫6h时根部ABA含量增加至最高,为对照ABA含量的3倍多。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苜蓿叶片相对含水量(RWC)下降,干旱胁迫3h后,叶片RWC从82.5%下降到56.4%;干旱胁迫6h时,叶片RWC仅为33.5%,而根部RWC变化较小。[结论]水分胁迫下,植物根部ABA可作为信号分子对植物地上部的生长发育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7.
通过合成lifeact序列,将其克隆到pEGFP-C1载体上,构建了pEGFP-C1-Lifeact质粒,转染原代CD4+T细胞,实现对CD4+T细胞F-actin的荧光标记,结合超分辨3D-SIM荧光成像技术,研究人外周血CD4+T细胞F-actin的精细结构,并对其动力学过程进行连续观察。结果表明,CD4+T细胞F-actin分布在细胞膜周围,处于解聚和聚合的动态平衡状态,与普通荧光显微镜相比,超分辩SIM成像F-actin结构更加清晰,分辨率提高2~4倍。  相似文献   
48.
鸡脾转移因子的制备及对雏鸡免疫应答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透析法提取鸡脾转移因子(TF)并对其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安全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小白鼠腹腔注射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转移因子(TF),和对10日龄未免疫健康雏鸡接种新城疫疫苗和不同剂量TF,观察TF对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的影响以及TF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作用.结果表明:TF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最高比例和最高吞噬指数均产生在中剂量组,分别为60%和1.9,TF能增强T淋巴细胞转化率,与对照组相比新城疫抗体水平可提高3~4个滴度.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山西省暖性草丛类、暖性灌草丛类、温性草原类、温性山地草甸类4类主要天然草地的70个大样地进行调查,测定草地地上、地下生物量,分析4个海拔梯度,6个纬度梯度和5个经度梯度的生物量变化规律,旨在掌握山西天然草地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充分了解山西草地生态系统及合理利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山西省主要类型天然草地生物量随海拔的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海拔1 200-1 600 m的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最高,分别为1 412.86和2 037.87g·m~(-2);而地上活体生物量和凋落物生物量则是在800m的海拔处最高,分别为301.5和105.97g·m~(-2)。随纬度从南向北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南边略高于北边(P0.05)。随经度从西向东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不同草地类型地上生物量存在较大差异,暖性草丛类草地的地上活体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余3类草地类型(P0.05)。暖性草丛类和温性山地草甸类草地的凋落物生物量显著高于暖性灌草丛类和温性草原类草地(P0.05)。  相似文献   
50.
以金银花+杭白菊、金银花+黄芪、金银花+黄芪+杭白菊3种间作模式为切入点,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金银花花蕾中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3种药用活性成分进行了测定,同时对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杭白菊+黄芪混播种植模式下各药用成分含量均达到最高,绿原酸、咖啡酸和木犀草苷含量分别是27.53、1.17和1.28mg/g;金银花+杭白菊+黄芪混播种植模式下3种土壤酶活性均达到最高,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为0.688、0.040和0.285mg/g。由此可见,金银花+黄芪+杭白菊间作是一种在豫北地区值得推广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