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3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酒泉地区植棉历史悠久 ,根据《甘肃省农作物病虫杂草调查汇编》(甘肃省农林厅 ,1 95 9)记载 ,2 0世纪 5 0年代枯萎病、黄萎病、棉蚜、棉叶螨等在敦煌、安西、金塔发生为害 ,棉铃虫在敦煌发生为害 ,但其发生范围、规模及危害程度均记载不详。新发生、发展的病虫害主要有棉铃虫、美洲斑潜叶蝇、白粉虱、棉黑根腐病等 ,天敌主要有瓢虫类、蜘蛛类、草铃类、食蚜蝇类、花蝽类、蚜茧蜂、姬蜂、鸟类等 60余种。其中发生范围广、危害程度大、防治难度高的有枯萎病、黄萎病、根病、蚜虫类、叶螨类、棉铃虫等 ,是棉花生产上的主要病虫害。1发生现状1 .…  相似文献   
12.
河西走廊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西走廊是甘肃省棉花主产区,棉花年播种面积6.7万公顷。近年来,随着棉花面积的急剧增加,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轮灌周期延长,缺水已经成为制约该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从新疆引进了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并结合本地栽培特点进行了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4—2005年在敦煌、金塔两县(市)示范27.2hm2,平均每公顷皮棉2122.5kg,与传统大水漫灌方式相比,产量提高9.9%,节水40.8%。1播前准备1.1深耕深翻。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机翻27cm以上,做到翻垡均匀、不漏耕,有条件的可将农家肥耕翻入土,安根水前将土地整平,保证土壤疏松,便于滴水渗入使作物吸…  相似文献   
13.
运城地区大中型提水泵站举步维艰任福成(山西省运城地区水利水保局运城市044000)运城地区地处山西南部,是山西省麦棉生产基地。为改变这里的农业生产条件,自50年代以来先后建成大中型提水灌溉工程21处,设计灌溉面积17.4万hm2,“有效面积12.29...  相似文献   
14.
酒泉市棉田大面积发生棉铃虫危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棉铃虫在我国各棉区普遍发生危害 ,而甘肃酒泉地区在 2 0世纪 5 0年代虽有分布记载 ,但一直未见危害棉花的报道 ,进入 90年代虽然在棉田零星发现棉铃虫危害 ,但危害程度很低。自 2 0 0 0年以来 ,棉铃虫开始危害棉田并呈逐年加重趋势。据本站 2 0 0 0年在敦煌市杨家桥中渠村调查 ,棉铃虫危害率 6.6% ,百株虫量 1 .7头。 2 0 0 1年敦煌市有 9个乡 (镇 ) 45 33hm2棉田受棉铃虫危害 ,其中七里镇、杨家桥、肃州等乡镇 1 33hm2 棉田受害较重 ,百株虫量高达 94头 ,棉铃平均被蛀率 7.2 % ,最高达2 0 .4% ,花、蕾平均被蛀率 1 3.8% ,最高达 31 .6%。2…  相似文献   
15.
河西走廊棉区植棉历史悠久 ,主栽品种多靠引进为主 ,以推广种植新疆的棉花品种新陆早系列为主。自从 1 9世纪 80年代 ,棉花枯黄萎病在本区发生危害以来 ,引进种植的品种范围扩大到内地 ,同时自育的高抗枯萎病品种陆续在生产上利用。1现状目前我区棉花生产呈多品种共存的局面 ,在生产上面积较大 ,且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种可归纳以下几种类型 :1 .1高抗枯萎病品种 :以自育品种敦棉 2号、691 - 0 8、酒棉 1号等为主 ,主要分布在热量条件好 ,枯萎病发生面积大 ,危害重的敦煌盆地 ,该类品种共同的特点是早熟性好 ,高抗枯萎病 ,收获期剖秆枯萎病发病…  相似文献   
16.
酒泉市棉铃虫一年发生 3~ 4代 ,从 4月下旬开始出现越冬代成虫 ,1、2代发蛾盛期分别为 6月底— 7月上旬和 7月下旬 ,从 8月底开始至 1 0月上中旬化蛹越冬。其寄主作物主要为玉米、豌豆、棉花、番茄、向日葵、大麻 ,其中棉花上主要以 2代幼虫危害为主。在 2 5 .6℃时 ,人工饲养条件下 ,卵期、幼虫期、预蛹期、蛹期、成虫期分别为 4.7、 1 4.1、 1 .5、 9.62、 6.2 d,整个世代历期 36d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棉铃虫在甘肃省酒泉各植棉县(市)已形成危害并呈逐年加重趋势,已由次要害虫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2 0 0 2年敦煌、安西、金塔等主产棉区有1 .5 7万公顷棉田受棉铃虫为害,给本市棉花生产的发展带来严重威胁。据观察研究,酒泉市棉铃虫一年发生3~4代,第1代幼虫主要在豌豆、玉米、小麦、番茄等作物上为害,从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是2、3代幼虫为害棉花最严重的时期,主要蛀食花、蕾及幼铃,尤其以2代幼虫对棉花危害较大。根据酒泉市棉铃虫发生特点与现状,近年在试验、示范基础上,总结出对棉铃虫农业、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1 .1…  相似文献   
18.
2006年甘肃省河西走廊棉区从新疆康地公司引进新陆早24号(2005年通过新疆审定命名)进行示范种植,并参加2006~2007年度酒泉市棉花新品种(系)区域试验,表现铃大,衣分高,纤维品质好,生长势强,但熟性偏晚.近年来,在甘肃省酒泉市的瓜州县西边乡镇及敦煌市的周边乡镇种植面积较大,尤其在瓜州县西湖乡表现良好,成为当地的主栽品种.作者针对其生育特点,结合试验示范,开展了新陆早24号在河西走廊棉区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为甘肃省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保障.现将其生育特点、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大区对比试验,对棉花在精量播种和常规播种条件下的植株、产量、经济性状及经济效益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用精量播种技术可大幅减少种子用量、增加棉花产量、提高纤维品质、省时省工,经济效益显著。并预测了技术应用前景,提出了关键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棉花新品种酒棉15号为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酒棉1号为母本、905为父本杂交,经定向选择、航天搭载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5 mm、整齐度指数86.5%、断裂比强度29.9 cN/tex、麦克隆值4.3、伸长率5.9%、反射率75.8%、黄度7.9、纺纱均匀性指数157,在2010年甘肃省棉花新品种生产试验中,皮棉平均产量为1 953.0 kg/hm2,比对照品种酒棉8号增产10.6%,抗枯萎病。适宜于甘肃河西走廊及生态条件类似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