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7篇
农学   32篇
  6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74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甘蓝型油菜无花瓣近等基因系的选育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近等基因是研究作物性状表现与功能的重要材料。利用高代群体分离法,育成了2对无花瓣油菜近等基因系,即NIL-PL01和NIL-APL01及NIL-PL02和NIL-APL02。近等基因系间除花瓣存在差异外,其它主要农艺性状基本一致,NIL-PL02和NIL-APL02具有浅紫色叶片和茎秆标记。NIL-PL01和NIL-APL01品质性状为双低,NIL-PL02和NIL-APL02为中芥高硫。利用随机引物对基因组DNA扩增结果表明,NIL-PL01和NIL-APL01之间多态性差异较小,遗传南质性达98.6%,该材料正用于筛选与花瓣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02.
新疆野生油菜、野芥和黑芥的遗传分化及系统演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利用HPLC法对284份种子硫代葡萄糖甙组成分析表明,新疆野生油菜依据中特征硫代葡萄糖甙组成可划分为9类,91.2%的新疆野生油菜种子主要含羟基苄硫甙,8.8%的新疆野生油菜种子主要含丙烯基硫甙,与黑芥和芥菜型油菜特征硫代葡萄糖甙组成一致。RAPD分析将新疆野生油菜、野芥和黑芥划分为3簇,表明新疆野生油菜、野芥和黑芥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距离,相对而言,新疆野生油菜与野芥间的遗传距离较近,与黑芥的遗传距离较远。新疆野生油菜可依据RAPD聚类分析结果划分为4簇,其中第1、2和4簇主要由来源于新疆塔城地区的新疆野生油菜组成,种子主要含丙烯基硫甙,第3簇为新疆巩留及其周边地区的新疆野生油菜,种子主要含羟基苄硫甙。研究为阐明我国芥菜型油菜起源进化途径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3.
中国白菜型油菜种质表型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保存于油料作物中期库中的1 962份白菜型油菜种质为基础材料,按照地理位置、表型性状分组并按比例取样,选择具有代表性的244份地方品种,对其13个表型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来源于山西省的冬油菜生育日数较长,来源于青海、内蒙古、甘肃等省的春油菜生育期较短;来源于四川省的半冬型油菜株高较高;来源于云南、四川省的半冬型油菜全株角果数较多;来源于西藏的材料千粒重较大。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我国白菜型油菜地方种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709, 高于国外材料(1.250);就不同生态类型而言,半冬型油菜多样性指数最高,其次为春油菜,冬油菜最低。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相似系数为0.204时,244份白菜型油菜地方种质划分为四簇,每簇包含的种质数分别为117、38、34和55;簇Ⅰ以半冬型油菜为主,簇Ⅱ、Ⅲ以春油菜为主,簇Ⅳ以冬油菜为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白菜型油菜分为春油菜、半冬型油菜与冬油菜三个明显的基因库,其结论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4.
通过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试验研究,选择适宜天水市山旱地马铃薯主栽品种天薯10号获得高产的有效配套栽培技术模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同地膜覆盖相比对照能提早出苗、成熟,表现出较好的抗旱保墒性和增产效应,增产率60.0%~96.7%。黑膜半膜覆盖栽培下的产量最高,为22 969 kg/hm2,比露地栽培增产11 297 kg/hm2,增产率为96.7%;商品薯率、株高、单株薯重、纯收入最高,生育期最长,病害较轻。  相似文献   
105.
紫色马铃薯是一种集营养、保健、观赏于一身的彩色马铃薯新品种,除具有细腻香面的上佳品质、色泽鲜艳的独特外观之外,又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C、淀粉等营养成分。它还含有一种功能独特,具有保健、药用价值的物质叫"花青素"。针对‘黑美人’紫色马铃薯在景宁当地种植过程中的生育期、抗逆性、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表现,综合实施科学栽培,初步掌握了‘黑美人’紫色马铃薯在土壤选择、种薯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对芦苇进行稀硫酸、NaOH和热水预处理技术研究,并对稀硫酸、NaOH预处理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表明,3种预处理方式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芦苇的可降解性,从预处理糖化率来看,稀硫酸预处理效果较好;而从酶解糖化效果来看,NaOH预处理后酶解效果最好,1.5%NaOH(w/v)、120℃、处理1h后酶解糖化率达65.2%.  相似文献   
107.
利用RAPD方法和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代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浙江省和湖北省89份白菜型油菜地方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其相关性研究.从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将两省品种划分为独立的两大类群.RAPD指纹图谱以DNA分子水平的聚类分析可以将89份白菜型油菜品种分为2类群和2个簇及3个亚簇,进一步反映品种间亲缘关系,表明地方品种间具有非常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8.
中国西藏芥菜型油菜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8对SRAP (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引物,结合20个表型性状对73份中国西藏及35份包含中国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和印度的芥菜型油菜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8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139个带谱,34个多态性条带,多态性带的比例为24.5%;SRAP分子标记结果的聚类分析将材料分为4个大类,材料按地区聚集现象明显;中国西藏地区材料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对西藏材料的8个重要表型性状的变异程度分析显示,变异系数最高的性状为全株角果数,达41.29%。表型性状聚类结果表明除中国西北材料外,其它材料按地区聚集现象明显。综合分子标记和表型性状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西藏芥菜型油菜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程度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有十分重要的关系。不同地区芥菜型油菜遗传多样性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中国西藏、中国西南地区、中国西北地区、印度。    相似文献   
109.
油菜不同类型品种磷效率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在鄂东南有效磷缺乏的红黄壤稻田土壤条件下,以我国1508份油菜品种资源预选核心品为材料,研究磷营养水平对不同类型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磷条件下不同类型油菜品种苗期植株生长量和籽粒产量差异较大,甘蓝型、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分别只有48%、43%和15%的品种能正常生育获得种籽,50%以上的品种于苗期和生长期死亡或不能正常开花结实。施磷处理的油菜能正常生长收获种籽,但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种的苗期干物重及籽粒产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10.
马克吐温的《镀金时代》真实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的特征。他丰富的人生阅历是他的创作源泉。从小说中能读到了他的写作背景、人物刻画方面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作品也就成为了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