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7篇
农学   32篇
  6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74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采用PVA-H3BO3交联法对茶叶粉末进行包埋固定化,制成的茶叶包埋颗粒作为净化材料填装到过滤腔中,制得茶叶包埋颗粒过滤器。使用该过滤器抽吸卷烟,进行感官质量评价,并对烟气常规成分及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样对比,茶叶包埋颗粒可有效降低刺激性,增加烟香,改善余味;烟气总粒相物和焦油量有所降低,分别降低5.80%、6.04%,烟碱变化不明显;烟气中致香成分、增加烟气浓度的成分及醇和烟气的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如苯甲醇、二氢猕猴桃内酯、2-乙酰基呋喃、5-甲基糠醛、巨豆三烯酮分别增加188.10%、151.65%、80.11%、63.97%、57.73%,而酚类等有害物质明显减少,如邻甲酚、2,3-二甲基苯酚、苯乙腈、2-甲基芴分别降低38.47%、24.46%、60.09%、65.40%。  相似文献   
162.
茶树花青素还原酶(CsANR)作为原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催化花青素为相应的2,3-顺式-黄烷-3-醇。为了研究该酶的酶学特性,本文采用原核表达及钴离子亲和柱纯化技术,表达并纯化出目的蛋白;重点对CsANR1酶学特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CsANR1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6.5;对底物矢车菊色素的亲和力高于飞燕草色素。Cu2+、Co2+、Fe2+、Mn2+、Zn2+和Hg2+等金属离子对酶有抑制作用,存放15d后酶活下降50%。  相似文献   
163.
用4个多花黑麦草品种进行株高性状相关的RAPD标记分析。结果表明:用基因组DNA作为RAPD检测多花黑麦草株高性状位点的方法是可行的。从110条引物中筛选出23条引物对4个多花黑麦草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174条带,其中166条带为多态性带,标记率为95.4%;检测出4个多花黑麦草品种基因组DNA的6个株高性状的标记(分布在5条引物中)。  相似文献   
164.
我国已搜集油菜品种资源5200余份,并进行农艺、品质性状及抗病性鉴定。筛选出抗(耐)菌核病资源21份,抗(耐)病毒病资源41份,抗(耐)霜霉病资源68份,高含油量及优良品质资源244份,并陆续提供各地利用。  相似文献   
165.
随着保护地园艺的快速发展,保护土壤免受次生盐渍化威胁的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施肥不当是造成土壤盐渍化的重要原因。在保护地园艺的生产过程中,多叶蔬菜是施氮量最大的种类之一,但与氮素对盐胁迫下多叶蔬菜的调控相关的研究目前较少。本研究以生菜(Lactuca sativa L.)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试验,重点研究了盐胁迫下不同氮素水平对生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采用双因素水平设计,在霍格兰营养液中,分别设计了4个不同浓度的氮素水平(0、110、220、330 mg/L)处理生菜,然后用0、100、200 mmol/L NaCl溶液分别进行盐胁迫处理。盐胁迫第10天分别测定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10~220 mg/L氮素水平对生菜的抗盐性具有明显的影响,能促进植株生长;能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强细胞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氮素及盐胁迫效应比较中,氮素和盐胁迫对SOD和POD活性的效应非常接近;而在MDA含量与盐害指数上,盐浓度为主效应;在可溶性蛋白含量中,氮素水平为主效应。氮素效应和盐胁迫效应均高于氮素-盐胁迫间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66.
以8年生杂种落叶松21个处理为对象,对生长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的结果显示:树高、胸径家系内存在较丰富的变异。其中,树高变异较大的前4个家系为日3×石51、兴5×兴9、兴9×日76-2、日5×长77-3,胸径变异较大的前4个家系为日3×石51、兴5×兴9、兴7×日77-2、兴9×日76-2。对比5年与8年生杂种落叶松生长性状变化的结果显示:兴6×和6、日11×兴2、日12×兴9这3个家系表现出较快的生长速度,年平均树高、胸径生长量较大。对杂种落叶松3次测量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8年生树高、胸径与5年、6年生长性状均为正相关,且均达到显著水平。对8年生杂种落叶松树高、胸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生长性状杂种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最终选择兴6×和6、兴7×日77-2、日11×兴2这3个家系为杂种落叶松优良家系,其平均树高与胸径遗传力分别为0.652、0.619,遗传增益分别为45.08%、39.97%。  相似文献   
167.
热胁迫过程中白菜型油菜种子DNA的甲基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过高的环境温度对植物造成热胁迫和热损伤,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种子的寿命。以白菜型油菜耐热品种庆元本地油菜和不耐热品种绍兴矮大秆油菜新收获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对油菜种子活力以及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和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经37℃和4℃处理2 h,发芽率和活力指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经70℃处理2 h后,耐热和不耐热品种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明显降低,37℃热诱导后再进行70℃热胁迫处理,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高于直接70℃处理的种子,表明热诱导可以显著提高种子的耐热性。甲基化MSAP分析结果表明,种子热胁迫过程中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降低,同时有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现象发生,并以去甲基化现象为主。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种子发芽势、发芽率、下胚轴长和活力指数与双链DNA内部发生甲基化的条带数呈负相关,而与双链DNA外部发生甲基化的条带数呈正相关。更为重要的是耐热与不耐热性材料在热胁迫中表现完全相反的甲基化变异模式,耐热品种去甲基化的条带数多于不耐热品种,但甲基化的条带数目则相反,显示DNA甲基化与种子耐热性有重要关系,在热胁迫过程中,种子可能通过DNA甲基化变化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应对高温胁迫。  相似文献   
168.
通过比较分析芸薹属多倍体复合种与其祖先二倍体基本种在花柱、柱头大小、角果长度、宽度、种子直径 及种子干重变化上的异同,发现多倍体复合种在这些发育性状上表现出处于两个祖先二倍体亲本之间,或只偏向 于其中一个祖先亲本。同一个多倍体品种在不同发育性状上具有不同的表现,即在某一发育性状上偏向于其祖先 亲本之一,而在另一发育性状上偏向其另一祖先亲本。  相似文献   
169.
用20个随机引物对55份来自湖南白菜型油菜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获得322个RAPD标记位点,其中220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率达68.3%.利用322个标记位点,用UPMGA法建立了湖南省55份白菜型油菜的亲缘关系聚类图,结果显示,总体上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在地理分布上靠得较近,聚类将55个品种分为Ⅰ、Ⅱ、Ⅲ簇,第Ⅰ簇49个品种,第Ⅱ簇2个品种,第Ⅲ簇4个品种.来自泸溪县的泸溪甜油菜和溆浦县的溆浦油菜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0398),亲缘关系最近. 用SPSS统计软件对农艺性状聚类,结果分为A、B两个大簇,分别由27和28个品种组成.对来自同一县的多个品种的RAPD结果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除汉寿县白菜型油菜的Shannon指数小于Simpson指数外,其他13个县的白菜型油菜Shannon指数均大于Simpson指数;新晃县白菜型油菜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为最高,洞口县白菜型油菜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为最低.  相似文献   
170.
A LiCl/DMAC solvent system was used to dissolve wood-cellulose with aims to broaden its application in preparing func-tional materials of modified wood-cellulose. We studied the dissolubility complexion of wood-cellulose in a LiCl/DMAC solvent system, made sure of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LiCl in a cellulose solvent, and further confirmed its dissolution mechanism via the measurement of infrared spectra of soluble products. The study results are as follows: first, LiCl salts, which can form intermediate complexes with cellulose,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iCl/DMAC solvent system, and their solubility performance is en-hanced by reducing the hydrogen bond effect between cellulose molecules; second, the non-aqueous solvent system is a better method for dissolving wood-cellulose in homogenous phase. As found in infrared spectra, the absorption intensity of hydroxyl groups (broad peaks: 3,400 cm-1) decreased greatly in cellulose macromolecules. This is because the degree of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hy-droxyl groups of cellulose macromolecules is reduced, due to the destruction of the hydrogen bonds. Lastly, wood-cellulose can be dissolved in a LiCl/DMAC solvent thoroughly and efficiently, and can provide a better solvent system for homogeneous synthesis in the preparation of new functional materials via modified wood-cellulo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