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辽西林分枯枝落叶层涵养水源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模拟法对辽西地区11种植被类型不同枯枝落叶层组合,对地表径流、截持水量和水分蒸发强度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L、F层组合的涵养水源作用中,以厚L、F最佳,其次为厚F层;不同树种间以毛榛最佳,其次为油松、沙棘,阔叶树种较差。枯枝落叶层持水后的水分蒸发过程,可用指数函数模型表示,中雨时枯枝落叶层的截持量很大。  相似文献   
12.
以萝卜幼苗为材料,研究了0.15 mol/L NaCl胁迫处理不同时间其根系的生长速度、活力、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相对电导率的变化,并观察了根尖细胞核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时间的延长,萝卜幼苗根系生长速度减慢,根系活力降低,胁迫时间超过48 h时,二者均迅速下降,表现得更为明显;萝卜幼苗根系POD活性和相对电导率则不断增大,胁迫48 h时达到最大,之后POD活性迅速降低,相对电导率随之降低;根尖细胞核由原来规则的圆形转变为各种不规则形状,出现不同程度的凋亡特征.  相似文献   
13.
果糖基转移酶是酶法生产低聚果糖的关键催化剂,固定化酶具有催化特性稳定、重复使用及节省用酶成本的优势,开展固定化果糖基转移酶催化特性的研究对其工业化应用提供数据依据。以海藻酸钠为载体,采用包埋法固定化果糖基转移酶,探究其最适催化温度、热稳定性,最适反应pH及pH稳定性、酶催化动力学等催化特性,并对固定化果糖基转移酶催化合成低聚果糖的应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包埋法固定化果糖基转移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为50℃,pH值为5.0,酶学动力学米氏常数Km值为0.03 mg·mL-1,采用该固定化酶以蔗糖为底物可制得48.03%纯度的低聚果糖。海藻酸钠固定化果糖基转移酶相对游离酶具备更好的与蔗糖底物的亲和性、更佳的温度与pH稳定性,具备更好的工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以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inn)为材料,利用SMART技术构建甘蔗叶片全长cDNA文库,从甘蔗叶片中提取总RNA并分离mRNA,用分离到的微量mRNA合成cDNA第1链,通过长距离PCR扩增得到足量的双链cDNA,同时比较了不同双链cDNA与载体的连接效率和转化效率。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甘蔗叶片cDNA文库库容和重组百分比分别是1.8×106个克隆和98.6%,插入片段长度主要集中在0.6-2.5kb,平均插入片段长度约为1.2kb。本研究为国内首次报道甘蔗全长cDNA文库,所构建的文库拥有较好的质量,为项目组进一步开展甘蔗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5.
虾青素(Astaxanthin)是类胡萝卜素的含氧衍生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功能;湖泊红球藻(Haematococcus lacustris)是天然虾青素的最好来源之一.为了明确用甘蔗糖蜜或葡萄糖为培养基碳源对湖泊红球藻生长及其合成虾青素的影响,在BG11培养基中分别添加浓度为0.5、1、1.5 g/L的糖...  相似文献   
16.
甘蔗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是高等植物体内控制蔗糖合成的关键酶之一。根据已报道的甘蔗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SoSPS2(GenBank登录号:AB001338.1)序列,采用RT-PCR方法从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FN95-1702)叶片中克隆获得SPS基因的cDNA片段。测序结果表明,该cDNA长3013 bp,其中第59-2953位是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964个氨基酸。与GenBank上已公布的序列比对分析表明,二者序列相似性达99.07%,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98.86%。  相似文献   
17.
灰木相思离体培养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木相思Acacia implexa是南方优良的多用途造林树种,但种子繁殖性状分离严重,试图通过组织培养找到新的繁育途径。通过对灰木相思成年优树幼嫩的带腋芽茎段的离体培养试验,探讨了灰木相思茎段不定芽分化、继代增殖和壮苗生根的最佳培养条件。采用正交试验对防止培养过程中出现玻璃化苗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适宜灰木相思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配方为MS(Murashige and Skoog) 1.0 mg.L-16-苄氨基嘌呤(6-BA) 0.2 mg.L-1萘乙酸(NAA) 1.0 mg.L-1玉米素(ZT),适宜继代培养的培养基为改良1/2 MS(NH4 ∶NO3-=1∶2) 1.0 mg.L-16-BA 0.05 mg.L-1NAA,适宜进行壮苗生根的培养基配方为改良1/2MS 0.1 mg.L-1NAA,移栽后成活率可达70%。表3参11  相似文献   
18.
果糖-6-磷酸,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酯酶(fructose-6-phosphate,2-kinase/fructose-2,6-bisphosphatase,F2KP)是影响生物碳积累和分配的调控关键酶,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激酶和酯酶两种催化活性的双功能酶。为筛选出高酯酶酶活性的改造酶分子,本研究通过定点突变与片段缺失方法改造蔗叶F2KP基因,将蔗叶F2KP基因的Asp442、His508和Arg446分别突变为Gly、Ala和Pro,并且将分别缺失F2KP基因的酯酶的大部分和激酶的大部分构建F2KP激酶重组片段和酯酶重组片段,将突变后的基因与表达载体pPIC9K双酶切后进行连接,构建重组质粒。经过菌落PCR和双酶切重组质粒均证明已将目的片段转到酵母表达载体pPIC9K内。  相似文献   
19.
甘蔗果糖-1,6-二磷酸酯酶的cDNA片段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光合产物大部分以蔗糖的形式供应和运输,其中果糖-1,6-二磷酸酯酶(fructose-1,6-bisphosphatase,FBPase)水解果糖-1,6-二磷酸(FBP)形成F6P和无机磷.根据GenBank登录的甘蔗细胞质型FBPase基因(GenBank登录号x89006)的序列设计引物,从甘蔗叶片cDNA文库和茎中扩增出FBPase基因的cDNA片段sfbp1和sfbp2,并构建到pMD18-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sfbp1和sfbp2长均是1180bp,包含完整的开放读码框,编码332个氨基酸.sfbp1核苷酸序列及其推演的氨基酸序列与甘蔗FBPase基因进行序列比对,相似性均是99%.采用DNAMAN比对分析sfbp1和sfbp2的cDNA序列及其推演的氨基酸序列,结果表明,相似性分别是99.93%和99.7%.采用ExPASy软件预测推演的sfbp1的分子量大小为36.074kD,理论等电点为5.83.  相似文献   
20.
利用Agilent甘蔗4×44k(perarray)芯片分析甘蔗叶片在甘蔗成熟期的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基因芯片杂交结果进行分析。芯片杂交结果符合质控标准,并且杂交数据重复性良好,结果可靠。在甘蔗生长过程中8个时间点上,共筛选出相关差异在2倍以上的基因20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17个,下调表达基因3个。这些候选基因分别涉及不同水平分子进程和多种代谢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