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6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4篇
园艺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在4个施氮水平下,比较了免耕抛栽水稻和常耕抛栽水稻的群体质量及产量。结果表明,在127.5~193.0 kg/hm2施氮水平内,结实率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降低,而穗数、穗前干物质生产量、穗后干物质生产量、总干物质生产量、茎叶干物质表观输出量、茎叶干物质表观输出率、植株高度、单茎茎鞘重和根系活力随氮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产量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其中,免耕抛栽水稻193 kg/hm2施氮处理产量显著高于127.5 kg/hm2施氮处理。常耕抛栽水稻的有效穗数高于免耕抛栽水稻,但免耕抛栽水稻的干物质生产量、茎叶干物质表观输出量、茎叶干物质表观输出率和植株高度、单茎茎鞘重及根系活力和颖花茎流量比常耕抛栽水稻高,免耕抛栽水稻的群体质量优于常耕抛栽水稻,免耕抛栽水稻平均比常耕抛栽水稻增产2.10%。  相似文献   
13.
2004年晚季在大田条件下,对免耕抛秧、常耕抛秧、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和稻草还田常耕抛秧的立苗速度与立苗期的根系生长及其产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免耕抛秧比常耕抛秧增产7.64%.稻草还田免耕抛秧与稻草还田常耕抛秧产量差异不大,但分别比常耕抛秧高10.72%和8.22%。免耕抛栽秧苗前期立苗速度较慢,后期立苗速度较快,总的立苗时间较常耕抛栽秧苗多1d。免耕使立苗期根系及分枝数量、根系的总长度和根毛区长度及根系氧化能力下降。但是.稻草还田增加了立苗期根系及分枝数量和根系长度,提高了根系氧化能力,因而对抛栽水稻立苗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在免耕条件下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了转基因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发展现状,拥有的发展优势及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转基因农作物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相似文献   
15.
优质两系杂交稻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培杂双七、培两优288、培两优275及培两优99等优质两系杂交稻组合。进行了育秧方式、壮秧剂育秧、肥水运筹等多个单因素大田试验。探讨了优质两系杂交稻高产途径和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对旱育秧和湿润育秧苗床温度变化及秧苗素质的比较表明;旱育秧苗床膜内日平均温度、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移栽叶龄小、叶片小,根系发达,植株矮壮;干物质积累多,充实度高,比叶重大,比根长小;增产幅度为6.92%~12.22%。  相似文献   
17.
2003年晚稻在荔浦县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早稻收割后第5天(即再生稻和落粒谷苗已长出)喷施农民乐747,喷药后间隔6~7 h回水抛秧,或收割早稻后当天每公顷施750 kg碳酸氢铵和375 kg钙镁磷肥封杀再生稻和落粒谷并作基肥,第2天回水泡田,第5天抛秧,这2个处理对再生稻和落粒谷苗有较显著的防除效果,并取得较好的产量。早稻收割后第5天喷药,当天回水抛秧处理每公顷产量6 570 kg,比收割早稻后当天喷药,第2天回水,第5天排浅水抛秧处理增产697.5 kg/hm2,增长11.88%。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施肥和耕作方式下强化栽培水稻的生长及氮素利用。结果表明,免耕条件下以尿素 猪粪强化栽培水稻的产量最高,而常耕条件下以单施尿素常规栽培水稻的产量最高,但各处理的产量差异并不显著。无论是免耕还是常耕条件下,单施尿素常规栽培水稻比单施猪粪强化栽培水稻植株积累更多的氮素量,但其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下降。两种耕作方式比较,免耕条件下水稻的氮素运转效率、氮素农艺效率显著高于常耕,但常耕条件下的氮素回收效率比免耕的高127.95%,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早季在田间用管栽试验对免耕水稻和常耕水稻的分蘖发生、成穗和结实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免耕水稻分蘖发生和成穗数分别比常耕水稻多8.12%和6.40%,分蘖优势明显。免耕水稻的分蘖优势主要表现在低位优势,其3~5节位分蘖发生数、分蘖成穗数及籽粒产量均比常耕水稻的高,其3~5节位单株一次分蘖发生数、成穗数及籽粒产量的增加量分别占全部节位单株一次分蘖数、成穗数及籽粒产量的增加量的75.00%,155.56%和146.91%。  相似文献   
20.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具有高产稳产、轻型节本、安全环保等优点,如何选择操作方便、经济有效、安全环保的灭生性除草剂是推广普及该项技术中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试验结果表明,目前推荐使用的灭生性除草剂———20%克无踪、10%草甘膦、农民乐747均可取得理想的除草灭茬效果和显著的节本增收作用。内吸型除草剂的灭茬效果优于触杀型除草剂,但触杀型除草剂见效快速,可因地制宜选择使用。免耕抛秧比翻耕抛秧每公顷每年直接节约的翻耕费用和增产的稻谷,20%克无踪分别为1 170元和97.5 kg,10%草甘膦分别为1 230元和124.5 kg,农民乐747分别为930元和280.0 kg。土壤和稻谷送检均未检出除草剂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