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4篇
  19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荸荠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优质高产的荸荠品种芳林种芽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结果显示:以MS为基本培养基,加6-BA1.0~1.5mg/L、琼脂4.0g/L、白糖30g/L,组培苗幼芽增殖系数为3~4;而采用相同浓度培养基成分,不加琼脂的液体培养方法.组培苗幼芽增殖系数为6~8,而且植株生长整齐健壮.叶色青绿.叶状茎也长得又快又高。  相似文献   
12.
提高甘蔗群体光合效率的栽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甘蔗良种选用、种植密度、蔗地覆盖、肥料施用、田间管理等方面对提高甘蔗群体光合效率进行了概述.认为必须充分利用甘蔗基因多样性,并加以遗传改良;采用先进的栽培措施,创造良好的栽培条件,改善甘蔗群体结构,提高群体透光率、叶面积指数、光合强度及光能利用率等,从而提高甘蔗群体光合效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的替代优势,以更新品种,筛选出更适合广西南宁市及周边地区种植的食苗菊优良品种。【方法】以大叶菊花脑为对照品种,通过栽培试验,对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和大叶菊花脑的形态指标、产量性状等进行比较。【结果】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的单枝商品嫩茎重平均为4.48 g,比对照重1.20 g,达极显著水平;其年产量为64245.5 kg/ha,比对照增产89.3%,达极显著水平;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的蛋白质、维生素、黄酮类物质含量均高于对照,而纤维素含量比对照低2.31%。【结论】桂特一号大叶菊花菜具有采收时间长、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是值得推广种植的保健蔬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广西热带、亚热带花生种植区适合施肥技术。【方法】设置不施肥、施化肥、化肥配施鸡粪、化肥配施猪粪、化肥配施牛粪5个处理,研究化肥基施和追施条件下对不同品种花生的生长、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粪肥的施用促进了磷钾养分向果实转化;追施化肥会让花生徒长,最终增产不明显或导致减产。在基施和追施化肥前提下,配施鸡粪能促进花生前期生长并显著提高花生生物鲜重,其效果最好,但配施牛粪的花生产量、品质综合表现最佳。桂花771的花生干荚果和干仁产量稍低于桂花30,但出仁率、脂肪含量更高,两者理论产油量相当。【结论】广西花生生产中施肥应全部用作基肥。  相似文献   
15.
野韭菜又名起阳草,其风味独特,香脆爽口,是有名的山野菜,具有强身强精、温阳补肾、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胃肠蠕动、治疗便秘、预防肠癌等多种功效。我国野菜新品种选育工作刚刚起步,市场急需优质栽培品种,选育出适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栽培的高产、优质的大叶韭菜,能促进野生蔬菜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同时,有助于提高野生蔬菜资源的利用率和附加值,保护优稀资源。桂特一号大叶韭是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和南宁  相似文献   
16.
姬菇二号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姬菇又名小平菇,侧耳属,其外形秀小、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商品性状优良,价格比一般的侧耳属都高,是近年来推广的珍稀食用菌品种之一.本所近年引进的姬菇二号,经两年的栽培表明,该菌株具有适应性强,性状稳定,出菇转潮快,耐运输,保鲜期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寻求大叶韭菜高产优质的最佳品种和施肥条件。[方法]通过栽培试验,比较桂特一号大叶韭菜和大明山野生大叶韭菜在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产量形成的差异。[结果]在不同施肥处理下,大叶韭菜单株产量、年产量差异均达到0.01显著水平,其中施有机肥的增产效果最好;在同一施肥处理条件下,2个不同基因型大叶韭菜间单株产量、年产量差异均达到0.01显著水平。[结论]施有机肥能明显提高2个不同基因型大叶韭菜的产量。桂特一号大叶韭菜高产优势突出,是值得推广的保健蔬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畜禽粪便的处理现状及其过剩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问题。利用蚯蚓堆制这一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畜禽粪便对于环境的压力,蚯蚓堆制处理产物——蚓粪、蚓体能够带来经济、生态、社会等多方面效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畜禽粪便的蚯蚓堆制处理技术高效、环保,符合生态文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虽然此技术工序已经十分完善,但技术细节有待进一步研究改进。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稻草和地膜覆盖罗汉果园后土壤水分、温度、养分和空气温湿度等生态因子的变化及其对罗汉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表明,稻草覆盖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调节土壤温度变化,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抑制杂草生长,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在高温季节,稻草覆盖能使0~20cm土层土壤温度降低0.3~5.7℃,棚内空气温度降低1.2℃,提高土壤含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是值得在罗汉果园中运用的栽培措施;在地膜覆盖条件下,7月份棚下空气温度为34.2℃,7月、8月地表土壤温度分别达到35.2℃和34.3℃,超过罗汉果生长的温度适应范围.地膜覆盖不适于在高温季节使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绿肥压青下粉垄耕作稻田土壤水分入渗规律对完善稻田保护性耕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2016-2017年,在广西农业科学院试验田设置粉垄保护性耕作与单免保护性耕作两种耕作模式,并设不施肥、常规施肥、单倍绿肥压青和双倍绿肥压青4种施肥处理,然后分别于早稻、晚稻收获后用土壤紧实度仪及单环入渗法测量稻田土壤紧实度及稳定入渗速率,并于晚稻水稻收获后用环刀法测定土壤容重,以了解绿肥压青下粉垄保护性耕作对当季稻田土壤入渗的影响,并就其对后季稻田的后延效应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肥压青下粉垄保护性耕作对当季和后季稻田0-15cm土壤紧实度的影响不明显,但是可以显著降低15-30cm土壤紧实度。同时显著降低了当季及后季土壤表层及耕层的稳定入渗率,使土壤入渗能力降低,提高了土壤容重,降低了土壤孔隙度,使土壤密实。绿肥压青下粉垄保护性耕作可显著降低后季稻田土壤稳定入渗率和紧实度,对土壤结构及水分入渗的后延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