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10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为筛选出适合割蔓再生栽培的小西瓜品种,给大田生产提供参考,对拿比特、红小玉、花仙子、黑美人4个小西瓜品种进行割蔓再生栽培比较试验,研究各品种生育期、再生能力、品质、产量等因素差异。结果表明,各品种割蔓再生栽培全生育期在160~172d;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头茬瓜为10.1%~10.6%,再生瓜为9.9%~10.2%;总产量以拿比特最高,折合667m2产量2917.5kg,黑美人最低,为2262.5kg;再生能力拿比特最强,花仙子最弱。在4个参试小西瓜品种中,拿比特的再生能力最强,总产量最高,品质较好,适合于割蔓再生栽培,可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旱地作物不仅依靠土壤的耕作层吸收养分及水分,而且也依靠下底层.因此,当某种原因抑制根系向下层伸张时,旱地作物的生育及产量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但目前在旱作栽培中,对下层土壤的作用——土壤学特性尚未完全搞清.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植物源杀菌剂0.5%小檗碱水剂对南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0.5%小檗碱水剂400倍对南瓜白粉病的防效达到76.7%,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0%三唑酮乳油1500倍的效果,并且对南瓜安全。  相似文献   
15.
药剂筛选试验表明,18.5%E2Y45悬浮剂每667m2用3.6~5.4ml防治3代二化螟药后3d防效达95%以上,药后20d保苗效果达91.7%以上,防效理想,持效期长,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6.
氮肥施用量对杂交稻田白背飞虱和蜘蛛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田间自然条件下,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杂交水稻上白背飞虱和蜘蛛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杂交水稻品种上白背飞虱的种群动态基本一致,拔节期密度最高。白背飞虱种群数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在3个主栽杂交稻品种中,氮肥对‘深两优5814’上的白背飞虱种群数量增加影响最大,在水稻拔节期和孕穗期尤其显著。施用氮肥稻田的蜘蛛数量明显高于不施用氮肥的稻田,在齐穗期以后氮肥对蜘蛛数量的影响减少。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水稻品种及其生育期对白背飞虱和蜘蛛的数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金华农区位于浙江省中部,其中市郊婺城区地处低丘红壤盆地,土地资源丰富,常年以种植水稻为主,相对效益较低。由于受台风影响小,近年来由浙南台州瓜农到本区租田种植大棚西瓜的面积不断扩大,瓜农们虽然从2月忙到10月,且一年换一个地方,但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在他们的带动下,本地农民也跟着种。2007年仅婺城区种植面积就达667hm^2。由于金华农区属红壤酸性土,加上春季气温变化大,夏季降雨集中,持续高温时间长,大棚西瓜长效栽培中常出现一些新问题,影响大棚西瓜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水稻直播田杂草发生规律与防除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6~ 2 0 0 0年在浙江省水稻直播田开展了杂草发生规律调查和农美利应用技术研究。调查表明 ,浙江省水稻直播田杂草共 4 1科 77属 131种和 2变种。根据杂草发生频率、密度和危害综合分析 ,稗草等 15种为优势种群 ,杂草群落中各种群的组成及其比率随地区、时间及耕作栽培制度而变化。杂草于水稻播种后 3~ 4d开始出土 ,至第 7d(单季晚稻 )或第 15~ 2 1d(早稻 )达到高峰 ,第 4 2~ 70d时又出现一个较小的出草高峰。禾本科草出土较早 ,其次为阔叶草 ,莎草和部分阔叶草出土最迟。田间试验表明 ,农美利、扫特、杀草丹、去稗安、拜田净、千金、威霸、二氯·苄对直播稻田杂草具有优异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20.
萤蔺(Scirpus juncoides Roxb.)属莎草科多年生湿生杂草,近年来在我市部分常年施用除草醚的低丘红壤稻区已上升为稻田主要害草之一。据调查,其出现频率早稻田为27.1~76.0%,晚稻田为11.1~80.5%。其中中等以上危害程度的面积早稻田占4.8~25.1%,晚稻田占4.3~30.2%。作者自1986年以来对萤蔺的生物学特性及防除技术进行了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